-
〓 农业遗产与农耕文化
传统农业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先民由农业生产经验总结凝练出的三才理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等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世界观、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
-
〓 考古还原青藏高原丝路的样貌
【考古中国】 ●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出土大量来自唐朝、中亚和西亚的丝织品、金银器,以及各类宝石珠饰,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北部的“青海道”曾经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甘肃天祝县吐谷浑王族墓地、青海都兰热水墓地、乌兰泉沟墓地和西藏当雄吐蕃墓地的发掘,又进一步强化“青海道”对高原文明形成所作出的重大贡......
-
〓 上图藏《八大家文抄自怡集》的文术观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古代散文之经典作家,其定名成于明人茅坤选编之《唐宋八大家文钞》(以下简称茅《钞》)。万历七年,茅《钞》在杭州刊行,此后家弦户诵,渐重于世。茅《钞》的流播助推了选评唐宋八大家文章的风气,各种同类型选本前后涌溢。这些选本在编选旨趣、选文好尚以及文道观念上虽有所区别,然其讨论,大抵不出道与文两大范畴。上海......
-
〓 戏曲传承人口述史:留存戏曲文化生态记忆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由于传统戏曲艺人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人不识字,民间流行的剧本、曲谱很少,千百年来戏曲一直依靠口传心授这种原始方式传承。戏曲艺人既是戏曲表演的主体,也是戏曲传承的主体。他们的记忆里保存着最本真的戏曲信息,包括师徒传承、唱腔流派、独门演技、剧本台词、演出心得、日常交流等。现在,愿意学习戏曲的年轻人越......
-
〓 明代诗文与西北边镇
边镇,意谓边境地区的要塞重镇。明代以其政治形势的特殊性,对外边警不断,军费始终是国家财政支出重项。在诸多行边的身影中,驻边官员、入幕书记、逃难僧侣、谪戍迁客都曾在边镇留有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文学遗存,而奇异的自然景观、备边演武与战争场景、独特的民风民俗也使所产生的文学样貌极具特色,呈现出与明代其他地域迥然有别的文化......
-
〓 《六十种曲》的版本递嬗与序言收录
明毛晋编《六十种曲》,主要收明代传奇,间有南戏、杂剧。于崇祯年间分六套刊行,三年内陆续出齐。每套第一种扉页题“绣刻演剧十本”,后以《六十种曲》之名合刊重印。今存首套弁语和二至五套题辞,即通常所说的序言,尚未发现有第六套题辞。海内《六十种曲》收藏最富者莫过于吴晓铃,先生身后将所藏赠予首都图书馆,包括《六十种曲》零刻38种......
-
〓 献言新时代的古籍规划出版工作
建议建设一个国家级长远工程,构建基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海量存储的云端文献资源库,集存中华五六千年历史文献,暂名“中国国家历史文献资源库”。4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将为新时代的古籍工作开拓新境界,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且十分重要的贡献,......
-
〓 近代国人海权观念的演变
古代中国海洋意识比较淡漠,这主要缘于海洋与多数国人生产生活方式的相对疏离。古代中国发展路径基本上以内陆农耕文明为主,与游牧文明时有碰撞交流,偶有走向海洋之举,皆大抵源于君主个人种种目的或某个阶段特殊需求,缺乏走向海洋的根本动力。秦皇汉武之际的海洋探索不过是为君王“求仙访药”的独奏;郑和下西洋也因“远航的御用政治性注定了......
-
〓 时代呼唤符号美学的繁荣发展
“美学”溯源 “美学”作为学科名称最早是在十八世纪提出的,原词“Aesthetics”指向三个研究对象“感性的研究”“美的研究”“艺术的研究”。在十八至十九世纪上半期古典美学阶段看来,艺术的目的就是表现理想的美,艺术即美。在古典美学的代表作——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美”几乎是“艺术”的同义词,而且都来自“感性”与......
-
〓 诗情画意 山水精神——园林的古典与现代
园林被称为可赏之诗、可游之画,既是空间的艺术,又是时间的艺术。20世纪以来,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和美学观念受到现代社会的种种冲击,在空间营造、理水叠石、园林雕塑,甚至照明和材料的使用等造境方式上,都面对新的社会情境。那么,什么是古典园林?传统渊源深厚的古典园林如何面对现代生活的新历史境遇?古典园林如何能够实......
-
〓 《文心雕龙》论诗重实求真及其对叙事传统的贡献
就词义的基本逻辑与大概而言,抒情与叙事,一偏于个体和主观,一偏于群体和客观,一向内指向心性情感,一向外指向社会群体。因此,中国诗歌的叙事传统,首先是诗歌在叙事中形成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如《诗》“六义”中的“观”“群”,诗教中的讽喻和规谏,诗与史的互文和互证,等等。与此相关,人们将诗看成严肃而崇高的文体,诗不苟作,诗......
-
〓 艺境观象:元宵灯火照楼台
春节过后,盼着,盼着,寓意月圆人团圆的元宵节便临近了。“元宵佳节同欢乐,处处感然无尽灯”。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自古以来,就有热烈喜庆的燃灯赏灯、舞灯观灯等习俗,因此又被称为“灯节”。古今绘画作品中,也不乏对这一美好民俗的生动描绘。1、月华灯彩近瑶池关于元宵节燃灯赏灯习俗的起源,学界颇多争论。有人......
-
〓 三种史料中的子产铸刑书
发生于春秋后期的子产铸刑书事件是中国立法史上的大事。直至今天,主流的中国通史、中国法制史著作都将此事看作中国历史上的首次成文法公布活动。这种观点以《左传·昭公六年》中的相关记载为依据,经唐代孔颖达阐释(孔疏)后几成定论。近百年来的法学家更是将其作为世界法律演进共同规律之典型例证,代表观点可见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的《法律进......
-
〓 中华文明独特的“文明”意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一格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
-
〓 中国古代文章学中的“文势”
在中国古代文章学中,“文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术语,它凸显了中国文章学的本土化特色,而很难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概念来比附或阐发。弄清“文势”之说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古人的文章批评视角,从而深入认识中国文章学。以“势”论文的缘起 魏晋时代的文论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陆机的《文赋》等,都没有对......
-
〓 论“宋韵”的美学向度
“宋韵”是一个界定于宋代的文化美学概念,意在统括提挈两宋历史的本质,并区别于古代其他时代如唐代。 “韵”是中国艺术与美学最虚灵的关键词之一,对它做出准确的界定并非易事,往往被学界视为畏途。通常,“宋韵”概念之解释路径主要有历史描述和理学寻迹,也有作美学界定的,目前看来都不尽如人意。我们尝试综合历史、哲学和艺术三条......
-
〓 论《庄子》的以“大”为美
我们常说汉赋以“大”为美,事实上,以“大”为美从先秦就开始了。《山海经》所记英雄神话里,如女娲、夸父身上就有这种倾向;春秋时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四十五章》)等;战国时期庄子寓言则达到一个高峰。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尤其精于历史、神话......
-
〓 清代翻译科举的兴衰嬗变
翻译科举是清代独有的专为旗人设立的一种科举制度。入关之前,满洲统治者就已开始以考试来选拔人才,入关以后,效仿明制设立文科举,后允许八旗子弟参加,并准识汉字者考试翻译。雍正元年(1723年),随着满语骑射的衰落及对满汉翻译人才的需要,正式设立了翻译科举。雍正乾隆朝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后经不断调整和完善,至嘉庆道光时......
-
〓 解衣般礴:庄子的写意精神
庄子曾用“解衣般礴”来描述一位画师的精神气质。一位国君召集画师们前来作画,大部分画师都神色庄重地润笔调墨,生怕怠慢了国君。唯有一位画师接到作画任务后,不慌不忙地返回住处,脱掉上衣盘腿而坐,国君要求作画的事情仿佛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国君却认为这位“解衣般礴”的才是真正的画家。 在这个故事中,庄子用......
-
〓 大雅重光——出土简帛《诗经》文献综述
编者按 由于先秦文献本身的散佚,后世对于《诗经》的理解主要建立在传世《毛诗》之上。近年的出土文献为当代学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先秦两汉儒家《诗经》学说的重要窗口,揭开其时《诗经》阐释纷繁复杂样貌之一角。这不仅有助于完整地梳理《诗经》学史的早期发展演变途径,而且有助于从更丰富的层面理解文义,探寻诗篇的早期意涵。 根据传统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