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孔老”还是“老孔”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主要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之交响与变奏。他们分别引领的儒道两派,已各领风骚数千年,显然,其影响还将持续下去,这一点不会有人反对,但是历史上“孔老”一词非常流行,而“老孔”却非常少见,如方勇先生在《六论新子学》中论述的那样,这就造成了现有哲学史、思想史叙事中“孔先......
-
〓 太虚境在有无间——丰子恺《红楼杂咏》漫谈
1970年,丰子恺创作了组诗《红楼杂咏》,包括三首《调笑转踏》及三十一首七言绝句,分咏红楼人物,反映出丰氏对《红楼梦》一书的理解。三首《调笑转踏》依次吟咏宝玉、黛玉、宝钗三位主角,而其余三十一首绝句则分别吟咏一位人物。三十四首诗作中,除七绝其三十一标有“石狮”字样,其余各首皆无题目,然熟悉《红楼》者并不难猜出所咏何......
-
〓 中国哲学“原人”问题的学术史考察
“原人”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这个概念在学术领域却有诸多不同诠释。厘清这一重要概念并对其进行学术史考察,进而揭示“原人”问题的基本特征,对于深化“原人”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原人”概念的厘清 就现有文献看,“原人”作为一个概念首出于《孟子·尽心下》所载万章所言:“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
-
〓 关于提升古籍整理出版能力的几点思考——从《老学庵笔记》的版本说起
编者按4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揭开了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新篇章,对出版界的影响将深远且持续。本报特刊发程毅中、李岩、宫晓卫三位资深出版人的文章,建言献策新时代古籍规划、整理、出版的具体工作,同时更进一步明晰,新时代古籍工作中,出版人的责任和担当。 需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与存藏机构、出版单位......
-
〓 辛丑话牛:“牛”字里的意趣
把“牛”等12种动物跟纪年法匹配,始于汉代,有两千年历史了,可谓一种古老的中华文化。“牛”字也在发展演化中包孕了丰富而有趣的含义。“牛”指人固执或执着。例如田汉话剧《关汉卿》中说:“他的牛脾气您还不知道。”其中的“牛脾气”指固执的性格。老舍的《骆驼祥子》里,虎妞对祥子说:“我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
-
〓 春秋多佳日 登高赋新诗——《桃花源记》(并诗)主题新论
公元421年(南朝宋永初二年),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之一的陶渊明创作了《桃花源记》(并诗)。《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面独立成篇的序言,它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环环相扣地告诉读者一个神奇故事:这个渔人意外找到并做客桃花源!要知道,近600年来没有人发现。这怎不令人神往和惊叹! 《桃花源记》(并诗)问世迄今已经......
-
〓 “欲学作画先学做人”——浅谈中国画与美育
传统中国画领域有句老话——“欲学作画先学做人”,这难免引起人发问,作画与做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实际上,不仅是绘画,在传统中国文艺领域,无论是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还是戏曲、曲艺、杂技等,都有“学艺先学做人”的教诲代代相传。以中国画论里“画品如人品”为例,这不仅是社会教育功能在艺术道德上的一种倡导,也是其作为美育的一......
-
〓 中国戏曲:向世界展示独特的东方美学
戏曲是中国的本土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中国戏曲与西方表演艺术的差异很大,有着独特的个性。它如何走出国门,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所接受和喜爱,以至于成为世界舞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展现中国人精神面貌的窗口,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展现中国人的精神内涵中国戏曲在长期的发展中,积......
-
〓 汉字形素组合的独有潜能
文字类型学是以文字符号所表征的语言单位作为比较基准的类型学分支。世界上的文字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音符文字和词符文字。音符文字具有表音或记音功能,其基本文字符号用于记录语言中的元音、辅音或音节;词符文字具有因义构形、形声合体的特点,其基本文字符号主要用于表示语言中的语素或词。音符文字和词符文字都能表征有声言语,因此它......
-
〓 交融古今,通达天下:潇贺古道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潇贺古道是秦、汉王朝基于大一统目的而修筑的水、陆通道,由潇水—新道—临水(贺江)构成。古道位于湘粤桂三省的交界地带,陆路段经道县、江永、江华等地,穿过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的富川县后达临贺(今贺州八步区),北接湘江支流之潇水,南连西江支流之贺江,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因此相连,是古代中原连通岭南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海陆丝......
-
〓 清代诗歌选本中的选家诗话
就批评形式而言,诗歌选本和诗话都是中国古典诗学批评的重要方式。不过,在诗歌选本的评点中直接附带选家“诗话”者则肇始于清初朱彝尊所辑的《明诗综》。据杨谦《朱竹垞先生年谱》载:“(康熙)四十一年(1703年),七十四岁,辑《明诗综》……以《静志居诗话》附焉。”后人对朱氏评论甚为重视,乾嘉时期姚祖恩自《明诗综》中辑出,编......
-
〓 化直露为含蓄,避粗俗而典雅 讨喜的谐音
出行扫码、返程上报已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吉祥码”“安康码”“京心相助”等防疫健康信息查询和报送平台已被大家熟知。“吉祥码”是吉林省健康码,“安康码”是安徽省健康码,“京心相助”是返京人员疫情防控报到平台。这些命名,都是利用语言的谐音,人为地加以创意而赋予新的寓意。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同音词,为......
-
〓 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
说起人本主义,学者们往往以西方来立论。他们从古希腊哲学谈起,探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关联,重点阐释自启蒙运动以来如卢梭、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等学者的人本主义观点,仿佛人本主义是西方学人、西方文化的专属品。人本主义是西方哲学、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吗?在笔者看来,人本主义并非是西方文化的本质特征,而恰恰......
-
〓 语言与健康关系密切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近年来,有关部门研制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国家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展了“健康中国行动”,卫生健康的工作重心由“疾病治疗”向“全民健康”转变,工......
-
〓 从三星堆到金沙:展现中国上古精神世界的知识图景
四川广汉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的考古发掘,让世人再次感受到中国考古学在新时代的巨大成就和感染力。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共享盛名的,还有坐落在今成都市城西的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具有许多和三星堆文明相同的文化因素,共同形成了中国西南早期青铜文化的基本风貌。三星堆以其谲诡奇异的青铜面具与人像,高大的青铜神......
-
〓 大地遗珍:河套地区的西夏史迹
诗人臧克家曾讲:“富庶的河套,是黄河所给的一点甜头。”河套就像一个酣睡在黄河臂弯里的婴儿,母亲河不仅赐予她物质上的富庶,更浇灌出灿烂辉煌的文明。虽然河套地区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占地很小,但在中华文明的坐标体系中却熠熠生辉。几乎每一个中原王朝和北方民族都曾涉足这一区域,并在此留下深深浅浅、星星点点的历史印记。河套地区党......
-
〓 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宇宙论
宇宙论是每一种具有成熟思维的古代文明都会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大话题,即人类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如何生成的、包括人在内的世界万物是如何构成的?早期中国与古希腊的哲学都有着发达的宇宙生成论和万物构成论。对这两大古文明体系的宇宙论进行比较,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中西文明的区别,从而充分认识中华文明自身的特征,有......
-
〓 从正史修撰看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谈唐修八史和元修三史
在中国古代历朝所修的正史中,唐朝初年所修八史即《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以及《晋书》《南史》《北史》和元朝后期所修《辽史》《金史》《宋史》,是在朝廷主持下的两次大规模修史活动,其修撰所得共十一部正史,近于今日所见“二十四史”的半数。从唐代史家撰成《南史》《北史》的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到元代史家撰......
-
〓 云梦郑家湖:见证秦汉大一统
【考古中国】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即“十大”)日前揭晓,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几乎是没有悬念地入选;而在此之前,这个项目还入选了2021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即“六大”)。 郑家湖墓地考古工作公布了许多重要发现,其中有珍贵的木牍文本,有罕见的板画图像,还有大批精美绝伦的秦文化漆器,共同填补了许多......
-
〓 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
文字是文明的基础,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纽带,它在无形中影响、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汉字记录中华文化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殷商甲骨文是我国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已经能够完整记录汉语。作为自源文字,在甲骨文之前,汉字还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