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门关上话唐诗
玉门关既是丝路重要关隘,也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题材和各种文化传播的集散地。唐代有关玉门关题材的诗歌达百余首,这些诗作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玉门关题材诗歌丰富了唐诗表现天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地理空间。玉门关在地理位置上勾连中原与西域,既是著名的军事要塞,也是丝路贸易的中转站和多民族文化的交汇点,见证着唐与西域乃至域......
-
〓 大数据里的唐宋诗词世界
人们习惯用史料来描述文学史的高峰状态,而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我们或可尝试用大数据来显示和验证,并透视数据背后的文学史意义,进而反思数据存在的问题和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唐宋诗词世界华茂繁荣,大数据可带我们领略其中新的风采。唐宋诗词的多个“第一”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座高峰。据统计,东汉到隋末近六百年,诗歌总共才五千......
-
〓 阿拉伯历史上的瘟疫与防疫
回首数千年的文明史,瘟疫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瘟疫以其对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有时甚至成为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转折点,决定国家兴衰存亡,文明盈虚消长。阿拉伯人生活的西亚北非地区史称“五海三洲”之地,地域广袤、人口繁盛、文明交汇、宗教共生。然而,恰因其紧扼水陆交通要道,宗教圣地众多,人员流动频繁,先后在此地建立政权的阿拉伯帝国......
-
〓 围棋与中国思想传统
围棋是竞技,是游戏,是艺术,是形下之器,又被赋予了形而上的“道”的意义,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文化传统,一切知识都要在“道”的面前检验其存在的合法性,以此证明自我价值。立象比德,技进乎道。当然,这“道”,既是儒家的仁德之“道”,道家的自然之“道”,也是中国文化的和谐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围棋成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
-
〓 王维山水诗的超逸与情志
作为古代山水诗的高峰,盛唐诗人王维对山水别具一格的描绘备受历代评论家推崇。王维山水诗中传达的空灵、渺远而又独具情致的意境,及其外在超逸的气韵和情志上的“仕隐两得”,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具有代表性。王维山水诗旷达超逸的一面,充分表明自然山水对传统文人情志的节制与调平作用。山水诗的空灵与质朴 王维生于世家,自幼受过良好的......
-
〓 春节:从“中国时间”到“世界时刻”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持续拓展为全球共享的国际性节日,既是“中国时间”更是“世界时刻”。春节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饱含着华夏儿女的团圆温情,承载着海外华人的思乡深情,深化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相知友情。春节文化面向世界“走出去”,有效促进着文......
-
〓 天人相分与相合:解读柳宗元思想的一个视角
如果按照传统天人关系的区分的话,柳宗元属于“天人相分”阵营的思想家,但其“相分”却有不彻底性。概而言之,其天人关系论是批判天人感应之“相分”与强调人与自然交融之“相合”的统一,而这也体现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天人不相预”:天人相分与对感应论的批判 经过汉儒的神学化改造之后,儒学中天人感应的观念愈发......
-
〓 再谈嘉祐“太学体”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一向被视为古文运动中的分水岭。本年,文坛领袖欧阳修借知贡举的权力,排抑险怪艰涩的“太学体”,扭转了科场、太学中的不良文风。北宋的古文写作,由此转向了平易流畅的典范风格。《宋史》卷三百十九《欧阳修传》载: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
-
〓 交融古今,通达天下:潇贺古道的历史与人文价值
潇贺古道是秦、汉王朝基于大一统目的而修筑的水、陆通道,由潇水—新道—临水(贺江)构成。古道位于湘粤桂三省的交界地带,陆路段经道县、江永、江华等地,穿过都庞岭与萌渚岭之间的富川县后达临贺(今贺州八步区),北接湘江支流之潇水,南连西江支流之贺江,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因此相连,是古代中原连通岭南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海陆丝......
-
〓 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
西南茶马古道的青藏、川藏、滇藏三条主要线路,均穿过我国第一、二级地理阶梯的过渡地带,这里河流交错,群山纵横,峡谷盆地星罗棋布。复杂的地理环境及生物的多样性,滋养了西南茶马古道沿线的20多个民族,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能够领略汉族的温厚、藏族的壮美、彝族的刚健、羌族的古朴、白族的亮丽、佤族的奔放、纳西族的浪漫、哈尼族的热情......
-
〓 语言与健康关系密切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近年来,有关部门研制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国家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开展了“健康中国行动”,卫生健康的工作重心由“疾病治疗”向“全民健康”转变,工......
-
〓 追光文学巨匠·纪念郭沫若诞辰130周年·郭沫若:潜心积累 绽放风华
2022年11月16日是郭沫若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日。回望他的学术生涯,郭沫若留下了大量成果:38卷《郭沫若全集》包括文学编20卷、史学编8卷、考古编10卷。1926年3月南下广州后,郭沫若的兴趣不再是文学创作,但为何仍然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考察一下他的经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其中主要原因是他善于积累情......
-
〓 学科交叉融合视野下的经学研究
中国古老的经学,目前在正式学科建制之外,此种现象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而且有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身处其中的经学研究者在饱受煎熬的同时,也不得不适应伴随这一窘境而来的研究方法上的改变,并有责任直面这种改变所带来的成功或失败。 经学在传统中国的地位本如《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序》所言——“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历代学......
-
〓 沈约与钟嵘诗学思想的异同离合
唐人李延寿在《南史》中提到梁代诗论家钟嵘曾向沈约求誉而遭拒,因此在撰著《诗品》时将他与并世诗人相较,指出“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又微,故称独步”,言外颇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意味,借此来报复当初所遭受的冷淡待遇。身为文坛领袖的沈约为人谦退,常以推贤进士为务,不少同侪后进都得其奖掖提携。相形之下,钟嵘......
-
〓 另辟蹊径辨真伪——再谈岳飞写作《满江红》词的可能性
伴随着《满江红》电影的热映,岳飞《满江红》词真伪的问题被再度提起。迄今为止,无论是证实还是辨伪,都还没有发现岳飞写作《满江红》词的直接证据。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从各种角度进行考证。不仅是《满江红》词的作者,就连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乃至《金瓶梅》的作者,也众说纷纭,多是旁征博引,“围点打援”。这样的研究并非没有意义,也......
-
〓 光明学术笔谈·郝春文:用新范式和新视角开辟敦煌学的新领域
■本期主持 郝春文(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燕京人文讲席教授) ■本期主题 未来敦煌学发展的路径和需要关注的问题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来到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听取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介绍,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
-
〓 热点观察:吟诵乡愁诗句,慰藉思乡之情,建设美丽乡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文学之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助力乡村发展。乡愁诗作为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联系游子与家乡的纽带,也是各界人士心系乡村、关注乡村发展的桥梁。今年春节,不少人经历了“就地过年”,深切体会到乡愁的浓烈,对乡愁诗也有......
-
〓 盛开在唐诗里的雪莲花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繁荣,不仅使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而且大量的西域物产也随之进入中原。今天带有“胡”字的物产多数来自广阔的西域,包括西亚、中亚地区,如胡桃、胡麻、胡椒、胡蒜、胡葱、胡瓜(黄瓜)、胡荽(香菜)、胡芹、胡萝卜、胡豆(蚕豆),还有豌豆、鹰嘴豆、石榴(安石榴)、椰枣(蜜枣)、菠菜(波斯菜)、菠萝、甘蔗、......
-
〓 语言论坛:《新华字典》为何没有凡姓必收
编者按 从1950年启动编纂至今,《新华字典》已走过70年征程,印行超过6亿册,被称作“国民字典”。8月10日,第12版《新华字典》发布,增添了包括“初心”“粉丝”“二维码”“点赞”等在内的100多个新词。这部新中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辞书,对普及全民族文化知识、促进汉语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受到一代又一代......
-
〓 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没有大满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中为什么没有大满?目前能看到三种解释。一种从农业生产角度加以解释,认为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段,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但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