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佛学派儒学观的奠立、嬗变与成熟
内容提要:费正清虽不是美国本土最早接触中国儒学思想的人,但他却是美国本土儒学研究的真正开创者,他不仅建立起美国本土的儒学研究,而且还培养了一支职业研究队伍。这支队伍以其鲜明的学术研究特色而被称为“哈佛学派”。在上世纪中后期,“哈佛学派”的儒学研究代表了美国儒学研究的实力与水平,而且甚至也渐渐统领了西方学界的儒学研究。“......
-
〓 特别关注:从《抗倭英雄戚继光》说到历史上的戚继光
鸳鸯阵示意图 资料图片 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正在央视热播,引起人们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关注。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从少年时代便立下了报效国家的理想,并且一生追求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祖国。动画版戚继光播映后,曾在青少年及广大观众中引起极大反响,这次电视连续剧的播出,更引起广泛关......
-
〓 李景林:“人不知不愠”略说
孔子讲学图 张研钧/绘 儒家论学,有“乐学”之说。《论语·学而》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章论为学之道,即体现了一种“乐学”的精神。 今人从学,常常感受到的是“苦”而不是“乐”。这是因为,今人为学的态度,多将学仅仅作知识技能的理解,而此知识技能......
-
〓 马援铸铜马式
○上进铜马表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昔有骐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舆,亦明相法,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君都传成纪扬子阿。臣、援,尝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者之于行事,辄有验效。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不如察......
-
〓 中国古代雕塑之一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的一种视觉和触觉艺术。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到......
-
〓 春雨霏霏访青莲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五
四川江油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出生之地,《李太白集》中有17首诗与它有关。对于这样一个孕育了中国诗坛北斗的龙穴凤巢,我当然是心醉而神往之。终于有了一个机会,我去成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赴会途中我从绵阳下车,改乘“太白号”旅游列车前往中坝。中坝是江油县城所在地,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也霑了大诗人李白的遗泽,这个昔日偏僻的县镇如......
-
〓 释“徂殒”
【作者简介】李德鹏,安徽凤阳中学,曾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研究所。在吐鲁番出土文书随葬衣物疏中屡次出现“徂殒”一词,而《汉语大词典》并未收录该词,本文将就其进行考释,以明确其义。72TAM170:88《高昌延昌二年(公元五六二年)长史孝寅随葬衣物疏》①:“以此月□□,遇患徂殒。”(吐,2-65)67TAM88:12《高......
-
〓 学侣与政敌——嵇文甫先生论张居正与高拱之关系
内容提要:著名史学家嵇文甫先生提出明嘉、隆、万时期重臣高拱与张居正既是学侣又是政敌的论断。一方面高、张有其相似相同的从政经历、改革志向和学术思想,先后主持和领导了“隆(庆)万(历)大改革”运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激烈的权力之争,由于高的性格缺弱和张的性格优长,最终导致张胜高败的结局。尽管如此,学术上张居正渊源于高拱,政治......
-
〓 史海钩沉:“昙华林”小考
昙华林街区是武昌千年古城的根脉之一,也是武汉近代历史的缩影。近年来武汉市武昌区大力打造这条街区。然而,关于“昙华林”这一名称的由来却长期没有弄清楚。 昙华林作为地名见诸记载始于清代,但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很难确定。杨朝伟主编的《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指出:在光绪九年(1883)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
-
〓 三分春色一分愁白首相看拟奈何——苏轼在密州的思想与创作
摘要:公元1074年至1076年是苏轼的密州时期。在这两年中,苏轼思想进一步杂糅佛老,形成超然观与仕途进取心态并行不悖的现象;与思想变化同时出现的是,苏轼此间的诗词文创作开始形成明显的风格,创作已经臻于成熟,在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已经显现了他后期诗文创作的一般内容。关键词:苏轼;密州;思想;创作;超然;进取作者单位......
-
〓 追寻,曹雪芹的足迹:雪芹祖籍有“四说”
曹雪芹祖籍之争,近些年在红学研究中甚嚣尘上,从其高祖曹世选,溯及曹家的上祖祖籍地和宋代祖籍地,“辽阳说”、“铁岭说”双峰并峙,“丰润说”、“武阳进贤说”前呼后应,其时间、地域跨度绵延广阔,虽无最后权威定论,各地方却又自有一套文物资料、史事考据支撑,学术争论归争论,也不影响地方政府各唱各的文化戏。有专家认为,地方......
-
〓 沈括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四个美学命题
摘要:宋代学者沈括对中国书画艺术有精湛的见解,他曾在《梦溪笔谈》中提到绘画美学的四个重要命题,值得关注:一曰“山水之法,以大观小”;二曰“书画之妙,神会奥理”;三曰“飞动之象,了然在目”;四曰“远观山水,如睹异境”。沈括画论的这四个命题内涵丰富,它对于我们研究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也足以使沈括在中国美学史......
-
〓 《红楼梦》与古琴文化考论
【内容提要】《红楼梦》第86回出于黛玉之口的琴论,乃脱胎于明代琴家杨表正的《重修真传琴谱》。以此为基础比较发现,这既是续书者对于杨氏琴书的隐性评价,又折射出续书者在琴学认识方面的保守趣味,以至于黛玉讲述琴事时唯重心性教化的道学气、学究腔等。考释80回前后的琴事表现,联系高鹗的思想情趣和小说认知,从而探索原著与续书的深层......
-
〓 古史辨运动概观
【作者按语】本文原是拙著《审核古文<尚书>案》(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出版)的最后一章(第十一章):“余论:古史辨运动概观”。该书第十章“结语”写完后,感到有必要对五四时期“整理国故”中“古史辨运动”的方法构成作一概观。这一段学术史非我所长,于是现读了一些相关的书和文章,收获很大。本想在“结语”部分加一......
-
〓 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逻辑?
一、两种相反的解答及其症结中国古代究竟有没有逻辑?这是一个自近代西学输入起就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对这个老问题的回答因时代的变迁和文化心态的变化,使我们今天得以有新的理解和解释。以往不少学者,尤其是许多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然而,笔者认为这一个问题的回答绝非可以一言了之。因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涉......
-
〓 《诗经》《楚辞》修辞特点探析
摘要:《诗经》和《楚辞》分别作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修辞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语言角度分析,《诗经》以四言为主、篇幅短小、用词凝练,运用词头词尾、叠音词,语言朴素,不事雕琢,呈现出简洁精练、和谐中正、平实自然的修辞特点。《楚辞》以六言为主,篇幅较长,多状貌语和虚字,运用楚地方言、取材奇花异草,感情热烈却不乱......
-
〓 传统人物画“形”的意义演化
“形”是造型艺术的基本元素。就传统人物画而言,“形”是传统绘画美学观以及艺术风格演进的外部反映,反过来,“形”的发展又是决定绘画艺术前进的内在动力。在传统人物画从萌芽、发展、成熟乃至衰落的整个过程中,“形”作为画家个体精神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受到绘画审美标准更迭以及绘画功能转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从“形”与“神”的关系上得......
-
〓 古代戏曲本体意识的三种主要类型
摘要:中国古代戏曲本体意识是在戏曲初始形态形成过程中萌生的,并随着现实主体对戏曲艺术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系统化、明晰化,最终形成以诗词为主的“曲体论”、以“意趣”为主的“情、真论”和以“人生即戏,戏即人生”的“戏曲——现实同构论”三种基本类型;古代戏曲本体意识的三种基本类型,是现实主体从三个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戏曲探索......
-
〓 晚清士绅的文化权力与政治
内容摘要:士绅集团是影响晚清政治的一支举足轻重的文化及政治势力,其文化权力来源于科举制度下他们掌控儒家思想的解释的独特地位。晚清主要政治运动及其结果都可以从士绅争取文化权力的斗争中得到解释。如太平天国反孔的文化立场遭到了士绅的激烈抵制是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晚清的自我改革运动由于侵犯了士绅的文化权力而遭到失败;近代乡......
-
〓 淅川乌骨鸡民俗文化与传说
淅川乌骨鸡是产于河南省淅川的珍稀鸡种,体型小巧,耐粗饲,抗病抗逆性强,善飞跃,产蛋少,为国内外惟一一个产绿壳蛋的白羽乌鸡品种,集蛋用、肉用、药用于一体,2011年入编《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淅川乌骨鸡历史悠久,兴兴衰衰,旧时主要以药用为主,民间用于营养和治疗一些慢性和虚损性疾病。改革开放后,大量“洋”鸡品种引进......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