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一代学人陈寅恪上世纪50年代后期沉寂后,于80年代悄然热起,至今未息。自1981年蒋天枢所著《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出版以来,20余年间,研究陈寅恪的文章、专著不断面世。然而尽管陈氏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不远,但有些事却已现扑朔迷离之状。如其入学复旦公学的年月、毕业与否,几乎没有一部研究专著所述与史实完全相符。细加分析,可知绝大部分专著中相关资料均来源于《事辑》。但颇令人遗憾的是,以上《事辑》所载恰恰是错误的。笔者根据复旦大学馆藏档案及相关史料,分析研究后,对上述问题作出考订论证,还历史以原貌。
【关 键 词】陈寅恪;复旦公学;入学年月;毕业与否
【作者简介】杨家润(1955.3-),复旦大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
孙瑾芝(1971.10-),复旦大学档案馆馆员。
【Abstract】Chen Yinque, representative of a whole genera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quietly became a hot topic again after a long silence in the 1950s, and enthusiasm about him has remained unabated. Since the publication by Jiang Tianshu of “A Chronology of Mr. Chen Yinque” in the year of 1981,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and monograph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published. Although it is but a short while ago when Chen lived and wrote, some of the episodes about him have become anybody’s guess, such as when exactly he had enrolled at Fudan Academy and whether he eventually graduated from it. Over such details opinions vary. A closer look reveals that most of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comes from said Chronology, which, unfortunately, errs over them. The present author, making use of the archive materials of Fudan University with an in-depth analytical research, has in this essay corrected what is erroneous and thus succeeded in presenting historical facts as they actually were.
【Key Words】Chen Yinque, Fudan Academy, date of enrollment, question of graduation
曾被誉为“教授之教授”的一代学人陈寅恪,上世纪50年代沉寂后,虽被文化界有大力者数数拈提姓名,但那是需要而已,沉寂是铁定了的。想不到的是80年代时却热了起来,且一发不止,直至如今。研究他的文章、专著不绝如缕,以致被人戏称为“陈氏显学”。
一个已故世近40年的学人,仍能赢得人们如此长久持续的关注,这在中国大陆或可说是屈指可数的吧。究其原因,除了人们对这位史学大师的人格、品性的景仰外,可否说亦是国人对学术人格尊严的反思与觉醒呢。
纵观研究陈寅恪的文章、专著(到目前为止),感到某些叙述与历史事实相出入处颇多。也许是著者疏于考证,也许是考而未得,故每有人云亦云之处。考而未得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恐怕在于无法见到原始史料,特别是档案。历史研究缺乏作为第一手原始史料的档案作基石,历史的真实性是难以保证的,所建的学术大厦亦难稳实。由于无奈,人们常常转求于第二手、第三手资料,人云亦云或属不得已而为之吧。以诗证史的研究方法,倘无陈寅恪那样的学养功底,以及娴熟各朝掌故文物的能耐,是无法做到的。况且还有诗无确诂之说呢。因此,如何真正实现开放档案的开放,以及确定档案利用与档案公布间的可操作界限,是档案界应当着重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文章、专著对相关内容的叙述
以下就陈寅恪何时入学复旦公学,是否毕业的问题来看看研究者是如何说的(就笔者所见,按出版顺序先后为序,一一列举)。
1. 蒋天枢著《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光绪三十一年乙己(1905),先生十六岁,在日本。疑本年寒假先生与兄衡恪、隆恪俱返南京。先生患脚气病,须异地疗养,遂回国,在家休养年余”(1967年第7次交代稿)[1]。“光绪三十二年丁未(1907),先生十八岁。先生插班考入复旦公学,似在本年春”。第7次交代底稿(笔者注:指陈寅恪文革中被迫作的交代材料。以下均同):“插班考入上海吴淞复旦公学高中程度)”。[2]“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先生十九岁。读书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宣统元年己酉(1909),先生二十岁。复旦公学毕业。”“秋先生经由上海赴德”。[3]第7次交代稿:“由亲友资助赴德,考入柏林大学”。[4]
2. 《清华校史丛书人物志》黄延复文《陈寅恪事略》。“1907年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09年毕业,秋赴欧洲留学,读于德国柏林大学”。[5]
3. 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1904年陈寅恪第二次赴日本,进入东京巢鸭弘文学院读高中,次年秋因脚气病回国,旋入上海复旦公学攻读。1909年复旦公学毕业,即再次远游,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语言文学。”[6]作者于此注云:均引自陈寅恪1956年5月21日所填《干部经历表》(笔者注:经查中山大学原档案,无复旦公学毕业字样)。这类表格属个人档案中的一部分,人们通常称之谓人事档案。按规定,个人简历应由本人填写。陈寅恪因目疾失视,故由其夫人唐筼代填(蝇头小楷),但内容为陈氏所口述。陆氏此著,1995年12月出版后,很快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的关注,成为畅销书,未及半年便再次印刷。其原因除陈寅恪热效应外,关键点在于该著所引史料来源可靠,内容原始性、真实性高。全书530余页,引文即有500余处,而出自档案者竟达200余条,这在以往的传记类书刊中是绝无仅有的。但在引用档案时,作者未注意对可能引起麻烦处而作必要的处理,结果惹起司法纠纷,被判决原版不得重印。这是人们应当在引用档案时引起重视的。
4. 汪荣祖著《陈寅恪评传》。“光绪三十三年(1907),寅恪考入吴淞复旦公学,为插班生,系高中程度。”[7]“宣统元年(1909年)寅恪自复旦公学毕业后,即由亲友资助赴德国留学。”
5. 刘以焕著《国学大师陈寅恪》。“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春先生考插班生入上海复旦公学就读。”“先生在复旦公学就读三年(从光绪三十三年,即1907年,至宣统元年,即1909年),于乙酉(笔者注:应为己酉)(1909)毕业,是年二十岁。”[8]
6. 叶新著《近代学人轶事》。“1907年,他插班考入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前身)。1909年,他赴欧洲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学习,1913年春入巴黎大学。”[9]
7. 汪荣祖著《史家陈寅恪传》。内所述陈寅恪入学复旦公学年月及毕业于复旦公学,与其所著《陈寅恪评传》所述内容完全相同[10]。
8. 潘益民著《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1907年条谓:“是年,寅恪回国,进入上海吴淞的复旦公学就读。”[11]1909年条,无复旦公学毕业说,唯有“秋,衡恪回南昌西山谒祖父母之墓并祭扫前妻范孝嫦之墓。是时,寅恪‘得亲友资助’,去德国柏林大学”。[12]
9. 王川著《学界泰斗》。“1907年,他在上海,插班考入复旦公学。”[13]“1909年,寅恪从复旦公学毕业。”[14]
10. 刘克敌著《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1902年春,年仅十三的陈寅恪与大哥陈衡恪赴日本自费求学,成为一位少年留学生。两年后,陈寅恪利用假期回国,与二哥(笔者注:指陈隆恪,按陈家大排行应称五哥)一道考取官费,再次东渡日本。可惜仅仅一年左右,便因患上严重脚气病被迫归国。之后,他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并于1909年毕业。”[15]
11. 刘斌等著《寂寞陈寅恪》。“陈寅恪回国后,在家调养了一年多,于1907年插班考入上海复旦公学,系高中文化程度,同班同学中有后来著名的气象科学家竺可桢和留学德国获海德堡大学史学博士的徐子明。”“1909年,陈寅恪从复旦公学毕业。”[16]
二、《事辑》所述相关内容之依据及分析
以上所举11例中,9例肯定陈寅恪1907年考入复旦公学,2例未明确年月。关于1909年复旦公学毕业说,9例作肯定,2例未述及。上举各例中,成书最早为蒋天枢所著《事辑》[17],1981年出版。最晚为刘斌等所著《寂寞陈寅恪》,2007年出版。从分析可知,例中关于陈寅恪与复旦公学的资料绝大部分引自于《事辑》。推究其原因:一、蒋氏所著《事辑》乃海内第一本全面披露陈寅恪身史之专书。作者为陈寅恪任教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的学生,毕业后师生间鱼雁常通,联系不断。建国后,蒋天枢曾二下广州访师问道,未改程门立雪之虔诚与恭敬。可以想见,于陈氏身史,自当比他人知之为详。且获乃师信赖,托付以藏山事业。有陈寅恪“拟就罪言盈百万,藏山付托不须辞”的赠诗可证[18](蒋天枢没有辜负老师的托付,终于在1980年代初完成了一套七种九册的《陈寅恪文集》的整理编辑、付梓工作)。二、蒋天枢是位极为严谨的学者,《事辑》所有条目、内容,他都力求资料来源有可靠依据,并为之尽了最大的努力。因此《事辑》极具权威性,为后来研究者广为引用,属情理中事。然而,蒋天枢很清楚该书的不足处,他曾明言:“今兹所辑录《事辑》,仅限于见闻,阙略特甚。忆及昔年去广州时,曾请师追述往事,从旁记录。师谓将来拟自撰文,因而未敢再请,追悔曷及。”[19]可见,蒋天枢最终未能见到陈寅恪的自书身史材料。
若就见闻论,亦或有因时空之关系,而不一定完全与事实相符的。古有三传曾参杀人,慈母投杼而走的故事。再者,撰是书时,各大学皆无档案馆建制,亦无开放档案之说。那时档案利用,于个人而言,实在是一个无法跨越的禁区。因此,蒋天枢根本无法得见中山大学所藏档案,亦没法见到复旦大学所藏档案,也就不可能将见闻与档案相互印证。故《事辑》不免有缺憾处,如其中对于陈寅恪入学复旦公学年月及毕业于复旦公学的叙述即是。
尽管《事辑》作者于1907年陈寅恪插班入复旦公学条下有据“1967年第7次交代底稿”的注,但这显系陈寅恪忆误,难以为凭(这与他1956年自填简历相矛盾)。此种情况,在回忆类文字中常见之。周谷城先生晚年回忆,说他是1942年到复旦执教的,但档案中清清楚楚记载着,到校时间为民国三十二年九月(他当年自填教员登记表)[20]。《事辑》于陈寅恪1909年复旦公学毕业条下未注出处。蒋天枢下此断言,恐怕是合理推测所致吧。因为当年的复旦公学为高等学堂,毕业生的学业程度为“大学预备”(稍高于高中程度,不少人毕业后或赴欧美留学,或考国内大学,如1909年毕业的张彝赴美国留学,1910年毕业的金问洙考入北洋大学)。既然陈寅恪入学时已有高中程度,就读两年后,理当属毕业离校了。纰漏恰恰就出在推测上,据档案记载,陈寅恪所在的丁班,毕业时间应为1911年。当年复旦公学未行学分制(时国内学校尚无学分制吧),也无跳级之规定,章程中却有学业成绩不合格留级的条款。1908年夏季期考,陈寅恪平均成绩为94.2分,列丁班第一名[21]。但仍按常规,秋季升入丙班。如依1909年毕业说,他必须连跳二级升入甲班才行。因此,1909年毕业不可能,亦无依据。
三、档案对相关内容的记载
1. 《复旦公学章程》[22]第二章、分斋及学级。(一)本公学遵高等学堂定制,正斋(学科为二类:一,政法科、文科、商科大学之预备;一,理科、工科、农科大学之预备)三年毕业。惟我国行学未遍,程度不齐,故于正斋前另立备斋二年。第三章、学科程度。(二)正斋第一部(政法科、文科、商科大学之预备)学科程度如左:伦理学,国文,英、法文、英、法文或德文,历史,地理,数学,伦理,心里,理则,法学,簿记学,体操,音乐,拉丁文。(三)正斋第二部(理科、工科、农科大学之预备)学科程度如左:伦理学,国文,英文,法文,英、法文或德文,数学,物理,化学,地质,矿物,动物,植物,测量,图画,体操,音乐,拉丁文。第五章、入学程度。(二)凡欲入正斋者,应有中学毕业程度,或所学科目稍有欠缺,亦可通融插班。惟须自认于卒业限内,能补习完备为合格。(三)凡考取者,各就其所学程度插班,不限先后资格。第八章、考试升班及卒业。(七)凡评定分数均以一百分为极则。学年总分数在六十分以上者方得升级(一学年为一级)。(八)凡未能升级者,下学年仍重习该学级之学科。
根据有关资料披露,陈寅恪留学日本期间以习日文为主[23]。故考入复旦公学后按程度插班,未能入正斋,而入备斋之初级。当年与他同班同学有数人还是附生(清代秀才)。
2. 宣统元年复旦公学釐订章程去消了正斋名称,改称大学之预备,学制三年。所学课程已较深,如第一类学科第三年的课程为:伦理(摘讲宋元明诸儒学案),经学(讲钦定八经),国文(练习各体文学兼考究历代文章流派),英文(文学史、古文),德文或法文,拉丁文,法学(国际公法、民法、宪法史、政治史任习两种),体操。备斋则改为附设中学,学制五年。中学第五年课程为:伦理(摘讲五种遗规、读有益风化古诗歌),经学(周礼),国文(读文、作文、兼讲中国历代名家大略),历史(欧洲中古及近世史),英文(高等说部、修词学、作论),算学(立体几何、平三角),物理(普通),动物或植物学,体操[24]。
3. 1908年春,复旦公学在校学生有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级,共241人。甲、乙、丙三级为正斋生,丁、戊、己、庚为备斋生。陈寅恪、竺可桢、夏传洙、钱智修等38人为丁班生。学生姓名册内设有姓名、年龄、籍贯、住址、三代(曾祖、祖、父)姓名、入学年月等详细栏目。
如:“陈寅恪 十九 江西义宁 伟琳 宝箴 三立 南京中正街 乙己七月
高丙炎(嵩山) 二十四 江苏丹徒 士洪 同庾 汝楫 扬州苏唱街 丙午正月
钱智修(经宇) 二十六 浙江嵊县 宏道 谟楷 崇鼎 长乐镇 乙己七月
竺可桢(烈组) 十九 浙江会稽 宏毅 大冈 嘉祥 东关镇 戊申正月
任传鹤(守梅) 二十 江苏震泽 振勋 酉 兰生 同里镇 丁未七月”[25]
这里清楚地记载着陈寅恪入学复旦公学年月(乙己七月)。己酉秋季(1909年)学生名册中已不见陈寅恪,同班的高丙炎、钱智修、任传鹤均在册[26](竺可桢则已于1908年秋即离校去北方)。是时,丁班已由丙班升乙班,该班于1911年夏季毕业。
4. 辛亥革命前,复旦公学先后有四届毕业生(第一届1908年,第二届1909年,第三届1910年,第四届1911年),计57人。其中有与陈寅恪同学的高丙炎、钱智修、任传鹤等,但无陈寅恪[27]。
5. 陈寅恪自填《本人简历》“1904春起,1905秋止,在日本东京巢鸭弘文学院高中读书,因脚气病回国。1905年秋起,1909年秋止,在上海吴淞复旦公学读书”。[28]这与复旦大学所藏档案记载的入学年月与离校年月完全吻合。
从陈寅恪的游学经历可知,他并不看重文凭、学位。他游学欧美,入柏林大学,进巴黎大学,到哈佛,游英伦,为的是求取知识,研究学问,不在于毕业文凭与学位。故前后留学15年有余,未拿任何学校毕业文凭,也未取任何学位。但却精通十数国语言文字,文史哲古今中外贯通,学界景仰为大师,与文凭学位可说无甚关系。他们那一代学人,游学而不为文凭者大有人在,且后成为学术界重镇者,亦在在可举。
四、考证结论
1. 根据以上档案,综合分析后可确定陈寅恪入复旦公学的确切时间为1905年秋。1907年入学说不正确。
2. 陈寅恪离开复旦公学的时间为1909年暑期后。
3. 陈寅恪复旦公学未毕业,毕业离校说不正确。
4. 陈寅恪在复旦公学就读时间为1905年秋至1909年暑期,整整4学年。
《复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封二载丁雁南短文《国学大师——陈寅恪校友》,笔者将档案所记载相关处转告之。此信息确实在该文中有所反映,但似未引起研究者注意。在2006年、2007年出版的研究陈寅恪的专著中,相关涉及处仍未见有更改。为此笔者特作此文,祈有裨益于后来者。亦意在尊重事实,恢复历史原貌。
注释:
[1]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蒋天枢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p24、25。
[2]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蒋天枢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p26。
[3]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蒋天枢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p28。
[4]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蒋天枢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9月第1版p29。
[5] 《清华校史丛书人物志》黄延复文,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第1 版p169。
[6] 《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5月第2次印刷p14。
[7] 《陈寅恪评传》汪荣祖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次印刷p29。
[8] 《国学大师陈寅恪》刘以焕著,重庆出版社1997年6月第2次印刷p88。
[9] 《近代学人轶事》叶新著,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p188。
[10] 《史家陈寅恪传》汪荣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p28、29。
[11] 《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潘益民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p28。
[12] 《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潘益民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p30。
[13] 《学界泰斗》王川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p26。
[14] 《学界泰斗》王川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p27。
[15] 《陈寅恪和他的同时代人》刘克敌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p4。
[16] 《寂寞陈寅恪》刘斌等著,华文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p44。
[17] 《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均简称,《事辑》
[18] 《蒋天枢传》朱浩熙著,作家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p183。
[19] 《事辑》p175。
[20] 历史档案第2494卷,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21] 历史档案第2卷《复旦公学等第名册》(戊申夏季期考甲乙清册),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22] BK·82《复旦公学章程》,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23] 《陈方恪先生编年辑事》潘益民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p24。
[24] 历史档案第3卷《宣统元年复旦公学釐订章程》,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25] BK·77《1908年秋、1909年秋复旦公学学生名册》,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26] BK·77《1908年秋、1909年秋复旦公学学生名册》,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27] 历史档案第2669卷《1913年至1922年复旦公学、复旦大学同学录》,复旦大学档案馆藏。
[28] 中山大学档案馆藏档案(干部经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