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论李斯的政治失意与文学得意
内容提要:李斯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争议的一个悲剧人物。千载之下,有人关注他的“仓鼠哲学”,认为那是他人生悲剧的根源;有人说他是经天纬地的治国能臣,堪比管仲,周公旦;他屈从赵高,参与“谋逆篡位”,成为万劫不复的罪臣,自己最后却逃脱不了“具五型,夷三族”的悲惨下场。他人性的丑恶,却不能掩盖他惊世文学才华,《谏逐客疏》“一言以兴......
-
〓 宋代宰执(宰相、执政)名号变更简表
宰执名北宋初神宗元丰后徽宗政和后南宋初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同宋初同宋初,但称“三公”同政和之时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同宋初同宋初但称“三孤”同政和之时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门下侍郎、中书令、尚书令不除人 (即因品级高,不授于人)左辅、右弻 不除人改称左丞相、右丞相参知政事(副相)尚书左仆射 尚书右仆射 ......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九):张之洞家书
张之洞家书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其名字或出自《庄子·至乐》中的“张之洞庭之野”。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
〓 天降仙猿:福禄双至唯寿曜
《马勺脸谱·白猿》李继友 李 舸作羊逐清风留淑景,猴腾瑞气开玉宇。在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猴排名第九,但在动物界中,猴却属于最高等的类群——哺乳纲灵长目,颇具“万物之灵,众生之长”的意味。作为与人类的基因序列最相似的物种,自古以来猿猴便得到了人类的普遍关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都有各自的猿猴文化。猴子活泼机灵的形象更一直......
-
〓 清代的入学典礼
唐 阎立本《孔子弟子像》(局部) 资料图片清代地方志中所记载的官学“送学礼”,是中国历代典籍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入学典礼。“送学礼”所体现的尊师重道、爱生崇礼的特性,颇值得今人关注。一送学礼是清代地方官为官学新生举行的入学典礼。清代学校以府、州、县为基本单位,各建立一所学校,称为“儒学”。在本省学政主持的每三年一次的岁试和......
-
〓 郭双林:张学良“告别信”考释
在纽约拍卖的张学良“告别信”手迹(中新社发)图为1937年1月6日张学良所写大本日记手迹图为1937年1月5日—8日张学良所写袖珍本日记手迹(郭双林摄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据媒体报道,纽约邦瀚斯拍卖行近日举行“海岚·里昂西安事变历史文件”拍卖会,这批历史文件包括一些从未公开展示的重要文档,其中成交价最高的一......
-
〓 《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文心雕龙》是国学四部中的重要典籍,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思想文化的重要经典,其中有着深沉的人文精神。刘勰继承了儒家的人文忧思与使命意识,坚守素志,垂文炳曜。同时佛学对于他的人格境界与文学精神也起到了深层的浸润作用。《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对于当今中国的人文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中亦可见出国学对于当代的......
-
〓 相策历代遗法总要
自相土运,其天机,孙阳、明其骨性,秦赞、莅其前后,许卫、详其毛色,悲伐、在其股膺,韩管、议其唇□齿,麻朝、訾其颊胲,女厉、辨其目眸。昔,轩辕得之,过寒门。穆满得之,游昆仑。周王得之,平东邻。汉帝得之,定西秦。我高祖得之,四夷至。开元得之,五辂备。敢问:“毛虫三百六十,其谁力多于是乎?”夏、殷以还,经传莫纪。周制厩马,始......
-
〓 昌谷山水长吉诗:李贺故里诗作探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十四
时下,河南给人们的印象是造假多、骗子多,网上甚至流传这样一句口碑:“河南除了骗子多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以至河南人气愤地写了一本书:《河南人招惹谁了?》。但在历史上尤其是唐代,这里却是经济发达、文明昌盛、人文荟萃之处。杜甫、白居易、韩愈等文学大家皆生于斯、长于斯,洛阳被称为东都,为天下财富的集散地。洛阳西南、今日显得......
-
〓 孔子如何知天命与乐而忘忧——从卜筮之书《周易》中参悟宇宙人生哲理
《易》是孔子承传并且加以诠释的重要古代典籍。流传下来的《周易》由卜筮之书《易经》和解读《易经》的《易传》(又称《十翼》)组成。《易传》记载了儒宗孔子对宇宙人生奥秘(即天地人之道)的哲学认识。 孔子晚年时,对卜筮之书《易》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
-
〓 笔记中的鸡
陈仓宝鸡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曰:“此为媪述,常在地中,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首。”媪曰:“此二童子名为鸡宝,得雄者王,得雌者伯。”陈仓人舍之,逐二童子,二童化为雉,飞入于林。陈仓人告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立祠,名陈宝。雄者飞南集,今......
-
〓 《大学》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无名墓碑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无名墓碑大学 在中国传统经典中,《大学》是一本很特别又很有争议的书。其实说它是一本书,似乎不太确切。《大学》原本不是书,只是《礼记》四十九篇文章中的一篇,仅短短一千七百余字。相传《大学》是孔子的遗书,曾子独得师传并加以己意阐发而成。也就是说,《大学》之文成于被认为得孔子衣钵的曾子之手。然而在宋代......
-
〓 “中国”名称和中国历代疆域的演变
一、“中国”名称内涵的发展与完善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拥有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她都对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是我们祖国的名称,各族人民都为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而感到自豪。但是“中国”这个名称的内涵,是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的。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
-
〓 秋色长江万里来——清代回族诗人与杜诗
编者按中华文学与文化集合了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与文学智慧,已是当今共识,有关民族文学的良性互动关系,也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唐诗和中国文学与文化的杰出代表,诗圣杜甫对包括各少数民族诗人在内的后世文学影响十分巨大。孙纪文教授从历代崇杜创作实践与体悟认知尤为突出的清代回族诗人入手,探讨其崇尚杜诗的基本脉络与概况,揭示出文学......
-
〓 台湾高校国学类博士论文索引(1981—1990年)
1981年论文题目作者籍贯单位指导教师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沈谦江苏东台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王梦鸥教授两周金文音系考余廼永广东南海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周法高教授唐代诗歌与佛家思想黎金刚越南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汪中教授先秦儒家天人思想研究张子良台湾台东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林尹教授元代文学批评研究朱荣智台......
-
〓 盛唐气象的误读与重读
【内容提要】近几十年来,林庚的盛唐气象理论一直是唐诗研究的基本理论范畴。林庚以“青春浪漫”作为盛唐气象的基本内涵,认为李白是这种气象的典型代表。这是对盛唐气象的误读,他将盛世文化等同于盛世文学,由此误解了李白的个性和情感特质。盛唐文化对文学的作用是通过诗人这一中间环节实现的,而李白的浪漫并不是飘逸豪放,而是沉雄悲壮,与......
-
〓 传两湖余韵开三镇新风——湖北国学馆办学历程
湖北国学馆于1923年在武汉大学前身武昌高师校内创设。国学馆沿袭了两湖书院经、史、文、理四科的专业设置,湖北宿学之士如王葆心、黄季刚、姚晋圻、刘凤章均在馆内任教,培养出徐复观等杰出人才。惜于时局动荡,国学馆于1926停办。孙劲松老师的文章系统梳理了湖北国学馆的历史溯源、办学历程及武大国学院与其的传承关系。近年来......
-
〓 古文点校著作权问题研究
——兼评“中华书局诉国学网案”等近期案例*
近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涉及“古文点校”的著作权纠纷。所谓“古文点校”,是对古文进行断句、加注标点、划分段落和改正错字等工作。[1]当“古文点校”的成果被他人未经许可使用时,就产生了该成果是否能作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问题。对此,不同法院的观点完全不同。如审理“郑福臣诉大众文艺出版社等案”的法院和审理“中华书局有限......
-
〓 中国历代著名道观、道长简介(一)
总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将道家与道教混为一谈。其实道家与道教是两回事:道家是个学术流派,产生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代表人物是先秦诸子之一的老子和庄子,其主要学术著作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周的《庄子》,思想主张主要是“道”和“无为”,所谓“大道无形”(老子),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万物齐一”(庄子)......
-
〓 道信及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学术界对禅宗的成立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是长期流行的传统说法,即以菩提达摩在嵩山少林寺传法作为中国有禅宗的开始;一种是基于中国禅宗长期以唐中期慧能开创的南宗为主流的认识,便以慧能为实际创始人,以慧能从弘忍受法南下到曹溪传法作为禅宗的正式成立。笔者根据中外学者近70年来对敦煌禅宗文献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反复思索,认为以唐初在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