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鸡年说“鸡”
中国邮政发行的《丁酉年》生肖特种邮票中鸡的形象之一,由韩美林创作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俗称鸡年。咱们“汉字故事”应个时景,不妨鸡年说“鸡”。“守夜循职报晓声,见食相唤不相争。冠文距武且兼勇,十二生肖占有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有“德禽”之誉,被赋予文、武、勇、仁、信五种美德。将人的德行投射到动物身上,足见人们对鸡的......
-
〓 正始石经
《正始石经》建于公元241年(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名。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正始石经》又名《魏石经》、《三体石经》。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遗址在今河南省偃师县佃庄乡。东汉末年战乱之后,魏文帝黄初元......
-
〓 鎏金铜熏炉
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有一个状若山丘的高大土冢,虽历经千年风雨,其封土仍高达24米,气势非凡。1978年秋,胶济铁路复线在附近开工,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考古工作者对此墓五个陪葬坑进行了为期3年的发掘整理,共出土文物1.2万余件,包括陶器、铁器、漆器、铅器、青铜器、金银器等,其中有精美罕见的矩形龙纹铜镜、铁盔铠......
-
〓 世界上最早的纸
放马滩地图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西汉天水放马滩地图,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其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其原料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的一座汉墓里,这张纸在无意间被发现了。在当时的发掘......
-
〓 德化窑妈祖坐像
以中国东南海为中心形成的妈祖信仰,历史已上千年。妈祖又被称为天妃、天后娘娘等,在对其真人真事的演变中,最终被奉为海上的保护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妈祖信仰成为航海者的精神寄托。收藏于福建博物院的明“德化窑妈祖坐像”(见图),便是历史的见证者之一。“德化窑妈祖坐像”通高19.1厘米,底径长13.9厘米,从坐像大小......
-
〓 “和”“与”“及”的用法
杜老师:“和”“与”“及”都能做连词,请问在表示词语之间的联合关系时,使用“和”“与”“及”有什么不同?南京读者 蒋羽鸿 蒋羽鸿读者:连词“和” “与” “及”比较起来,“和”用得最广泛,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很常见。“和” 可以连接名词性成分,也可以连接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表示平等联合。例如:(1)老师和学生都赞成这个意......
-
〓 “藉”的几种用法
杜老师:在报刊上看到“藉此机会”的写法。请问其中“藉”的用法是否正确?谢谢。南京读者 谢延年 谢延年:“藉”有jiè和jí两个读音。“藉”字读jiè时,常见的用法有:1、表“垫在下面的东西”,也就是“垫子”,如“草藉”“以草为藉”。2、动词,表(用东西)“垫、衬”,如“枕藉”(很多人交错地倒或躺在一起)、“藉茅”(......
-
〓 中华武术三大流派——少林、武当、峨眉
少林派少林是中原武术中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以出于中岳嵩山少林寺而得名。关于少林派的起源,据北宋《景德传灯录》等书所载,南北朝时,后魏孝文帝大和年间(477一499),达摩大师从梁国北来,面壁于嵩山少林寺,历时九年而功成,遂传《易筋》、《洗髓》二经,创立少林武术。这个说法,为多种典籍所载,唐代李靖又写......
-
〓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
-
〓 鹅湖之会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交锋
淳熙二年(1175),著名的学者吕祖谦为了调解朱熹和陆九渊之间的学术争执,出面邀请两派学者同往信州名胜鹅湖寺聚会论学,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一、争辩双方1、朱熹,南宋著名的学者,字元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号紫阳,江西人。他最大的成就在于理学。他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程颐的学说,利用了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关于“性”和“气......
-
〓 联合国中文日
4月20日是第五个联合国中文日,也是中国农历的“谷雨”。联合国中文日的设立旨在推广中文在联合国工作中的使用。其日期被定在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是为了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联合国中文日是联合国语言日的一部分。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言日,目的是在联合国系统内推动语言和......
-
〓 “藉此机会”中“藉”的用法对吗
有时在报刊上看到“藉此机会”的写法,其中“藉”的用法是否正确呢?“藉”字读jiè时,常见的用法有:1.表“垫在下面的东西”,也就是“垫子”,如“草藉”“以草为藉”。2.动词,表 (用东西)“垫、衬”,如“枕藉”(很多人交错地倒或躺在一起)、“藉茅”(用茅草垫着)。3.表“抚慰”“安慰”,如“慰藉”。4.用于“蕴藉”(表......
-
〓 浔阳三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东晋隐居文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合称。萧统《陶渊明传》:“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
-
〓 二十四史的版本
在中国古代,大规模刻印经史始兴于五代,第一次把诸多正史加以汇刻,是宋绍兴十四年(1144)四川漕井宪孟在眉山校刻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眉山七史”,又称“蜀大字本”,因版印模糊,又被称为“九行邋遢本”。现存眉山原刻,仅《宋书》残册一种。原刊加上元、明递修者称“三朝本”......
-
〓 诺贝尔文学奖和《聊斋志异》——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的演讲
马瑞芳聊斋对联 蒲松龄纪念馆提供崂山道士·清代《详注图咏聊斋志异》插图 演讲人:马瑞芳 时间:3月1日 地点:常州市委龙城讲坛 莫言的诺奖致词直接受聊斋故事影响,《聊斋志异》构思模式对莫言小说的影响更是随处可见。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上称自己是“讲故事的人”,深受故乡讲故事前辈蒲松龄影响,......
-
〓 两千多年前的“防蚊神器” 史海钩沉说“蚊帐”
谁也没想到,在我国城市家庭渐行渐远的蚊帐,竟成为中国运动健儿的“防蚊神器”,在里约奥运会上大受外国运动员追捧,更被国外一些媒体称为中国的“国家法宝”。说起最早有文字记载的“蚊帐”,有人说出自《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 抱衾与裯。”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在《郑笺》中就将“裯”释为床帐。理由是裯、帱,音义相同,是同源字......
-
〓 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翻译与传播:问题与挑战——张隆溪教授在北大的演讲
北京大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北大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现任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现在唯一健在华裔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及韦斯理大学杰出学人讲座教授。 演讲人:张隆溪 地点: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 时间:2014年11月 首届国际汉学翻译家大......
-
〓 广陵王玺
“广陵王玺”金印图为“广陵王玺”印面。图片由南京博物院提供。南京博物院现藏有一枚刻有“广陵王玺”的金印。该印由纯金铸成,精巧玲珑,光灿如新。印体呈方形,上立龟钮,龟首扬起,龟足撑地,龟背铸有六角形图案,龟甲边缘、双眼、四足等部位錾有圆珠纹。印体边长2.3厘米,厚0.9厘米。印通高2.1厘米,重122.8克。印面阴刻篆文......
-
〓 无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这是明末学者、诗文家、左都御史的刘宗周题御史台联,选自清·梁章钜《楹联续话》卷一。刘宗周(1578-1645),字起东,号念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上联是说,没有贪欲,心地就像水一样纯洁清澈。这里的“无欲”,指没有贪欲、贪求。《论语·颜渊》:“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意思是说:假如你无贪欲,就是赏......
-
〓 “尚且年幼”宜改成“尚年幼”
杜老师:某媒体说:“父亲牺牲时自己尚且年幼,对细节的记忆已模糊不清……”请您解释一下 “尚且”用得是否妥当?谢谢!重庆读者 申幼学申幼学读者:“父亲牺牲时自己尚且年幼”,是想表达“父亲牺牲时自己还年幼”。句子中的“尚且”宜改成“尚”,因为“尚”做副词时,表示“还”的意思。例如:(1)老李这个想法思路很好,但尚不成熟,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