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大武乡窝托村,有一个状若山丘的高大土冢,虽历经千年风雨,其封土仍高达24米,气势非凡。1978年秋,胶济铁路复线在附近开工,偶然发现了一座古墓。考古工作者对此墓五个陪葬坑进行了为期3年的发掘整理,共出土文物1.2万余件,包括陶器、铁器、漆器、铅器、青铜器、金银器等,其中有精美罕见的矩形龙纹铜镜、铁盔铠甲等文物,因文物数量之多、品级之高,一时轰动全国。
在五号陪葬坑琳琅满目的各式兵器中,两件大小相近、闪闪发光的“鎏金铜熏炉”吸引了考古工作者的目光。这两件熏炉,稍大者通体为铜铸,外表鎏金;口径9.3厘米,通高14.4厘米;弧形盖,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2条盘龙,首尾衔接,线条流畅多姿;炉身为豆形,曲腹,腹部有微凸起的一周纹带,有效地克服了因腹壁素面而导致的单调感,并承饰一对铺首衔环;腹部刻有“左重三斤六两”“今三斤十一两”;底部外缘刻“今二斤三两”,另刻有多字,已显模糊。该熏炉整体造型圆浑典雅,镂雕纹样生动,铸作工艺精美,属同类器中的上乘佳作,现藏于淄博市博物馆(见图)。另一件藏于淄博市临淄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
如此庞大的墓葬和奢华的陪葬器物,其墓主人是谁呢?从出土文物的形制、特点来看,它们是西汉初年的器物,器物铭文中“齐大官”“齐食官”的字样更提供了佐证。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大官和食官是专门掌管皇帝、皇后以及太子们饮食的官。汉初,诸侯王国“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由此推断这些器物是由齐大官和齐食官掌管的齐王宫室专用的饮食器皿。此件“鎏金铜熏炉”的主人同样属汉初齐王,但究竟是第一代齐王刘肥还是第二代齐王刘襄,有待于主墓室发掘后进一步印证。
熏炉也称香炉、熏笼,在熏炉内焚香,透过盖上镂孔,轻烟缭绕,香气四溢,颇助于营造肃穆、高雅的气氛。香熏始于何时,学界对此尚存争议。有学者认为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即已开始焚香。汉代初期,随着交流的加强,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等罕见外来香料通过“海上丝路”传入中土,从而大幅度地开拓了香源范围,上层社会的崇香风气渐渐影响至民间。南北朝时期,某些地区已有专营香料的香市。到宋代,还有人写过为诸种香料分类定名、详述其产地、性能和使用方法的专著《香谱》。香料的性质不同,品位不同,其用途也不同:有的入药治病;有的用于烹饪以调味;有的用来酿酒;有的和入泥中涂抹室壁,如所谓“椒房”;有的用于庙堂祭祀……
汉代,百家传记迭出,有关香熏活动的记述丰富起来,从文献和考古发掘的相互印证来看,整个汉代社会尤其是汉朝宫室,已然进入了一个香熏活动的上升期。汉代蔡质所著的《汉官典仪》就有香的记载:“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熏。”汉武帝时期,国力鼎盛,外邦进贡者络绎不绝,香料在当时成为进贡的重要内容。由于许多香料燃烧时香气更浓烈且更易扩散,故焚香便成为最流行的用香方式,熏炉也便随之兴盛。
旧记谓汉代始有熏炉,此种说法主要依据《西京杂记》关于长安巧匠丁缓制作“被中香炉”和“九层博山炉”的记载。但该书讲的是丁缓制作熏炉的高超技艺,并未说由丁缓始作。如今战国熏炉在考古发掘中已多有发现,观察其构造的成熟程度,不排除春秋时期已存在熏炉的可能。但汉代熏炉焚香的风气特盛则是事实,存世的汉炉也比较多。广州、长沙等地的西汉早期墓葬中已经出土了不少豆形熏炉;广州地区400余座汉墓中,共出土熏炉112件;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有为了熏衣特制的熏笼。此时熏炉被做成各种形状,有豆形、鼎形、簋形、博山炉,还有仿鸭、龟、虎、麒麟等动物形体的兽形熏炉,周邦彦词中的“锦幄初温,兽香不断”,李清照词中的“瑞脑消金兽”,说的就是这类兽形熏炉。
熏炉最早多是陶瓷烧制,后来制作材料发展为金、银、瓷、玉、铜多种质地,但因青铜坚牢且散热性能好,故以青铜质地为大宗。这件汉齐王熏炉,采用青铜制作,造型简洁,镌刻精美且实用,彰显出高贵大气的王室气派,更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鎏金,成为同类器中的佼佼者,甚至有专家说,它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经接近现代机械加工所能达到的水平。
两千多年前,这件“鎏金铜熏炉”陪伴着齐王深埋地下。如今,它又作为罕见的一级文物精品,为后人展示着汉初的精湛工艺,它所承载的汉代文明和历史文化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为淄博市博物馆馆员)
知识链接
鎏金工艺
“鎏金”是古代金属工艺的装饰技法,又被称为“涂金”“金涂”“镀金”等。据文献记载,“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金汞合金再加入盐矾,涂抹到物体上,经过加温、捶打、烘烤、压磨后,就成了金光闪闪的鎏金。由于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性好且不易被氧化,所以经过鎏金处理的器物,历千年而不朽。
在我国,鎏金工艺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从目前出土的文物资料来看,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掌握了鎏金的工艺技术。由于黄金是难得的贵重金属,而“鎏金”制品表面上看去与黄金无异,因此“鎏金”工艺一经现世便迅速发展起来并长盛不衰。在古代中国,鎏金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兵器、钟鼎、玺印、饰品、车马饰、饮食器以及宗教造像等上面。
(吕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