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文忠公尺牍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历官十四省,以忠诚正直、廉洁爱民而名满天下,受到广泛赞誉,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代理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卒谥文忠。因其......
-
〓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的演讲
1936年生,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李如龙提供)“龙”字的演变 (李如龙提供)■演讲人:李如龙 ■地点:厦门大学颂恩楼 ■时间:2014年11月10日编者按 从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挂牌至......
-
〓 诸葛三兄弟
三国时期,诸葛氏中有三兄弟被史家称为“龙虎狗”。《太平御览·人事部·品藻中》记载:“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雅。”这三兄弟分别是弟弟诸葛亮、哥哥诸葛瑾以及从弟诸葛诞。三人虽同出一氏,却分投三国:其中诸葛亮被刘备重用,为蜀汉丞相......
-
〓 京剧前后“四大须生”——余高马言,马谭杨奚
三十年代中叶,戏剧界曾有余、高、马、言“四大须生”之盛誉,到四十年代初,又有马、谭,杨、奚“新四大须生”之说(指北京而言,不包括南方各地)。三十年代,优秀老生演员群英荟萃、名噪一时,其中艺术造诣较深、影响较大的即为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四位。他们继承前人艺术精华,广征博采,兼容并蓄,敢于革新,各自创立了独具风格......
-
〓 什么是吟诵?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文人们诵读汉诗文的传统方式,从先秦开始,通过私塾、官学等教育系统,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流传至今。一百年以前,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会朗诵,朗诵是后来从西方和日本传入的。从一百年以前上溯到三千多年前,所有的中国读书人,都是吟诵的。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
-
〓 【历史文化名人解读之曾国藩四人谈】薪尽火传:曾国藩与李鸿章
时间:5月12日 地点:湖南省图书馆 我们从李鸿章说起。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学生,这个师生之谊大概是在曾国藩35岁的时候开始的。这一年,曾国藩得了肺病,在北京的报国寺静养。李鸿章以弟子的身份来侍奉他,这就得到了曾国藩的亲炙,成为他的弟子。 后来曾国藩回乡,因为太平天国起义,他就在湖南搞团练,要镇压太平军。李鸿章......
-
〓 寻找张择端《西湖争标图》的踪影——余辉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余辉 演讲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演讲时间:2016年12月逻辑学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逻辑学的本质是寻找事物的相对关系:用已知的材料推断未知的事实,寻找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线索。在古画的鉴定研究中,值得应用的是研究推理的科学即如何从前提推出结论,尤其是图像考据学需要借鉴逻辑学的思维方法,根据文献考据的成果,在某些零星......
-
〓 孔子的社会生活观——刘冬颖教授在龙江书院的演讲
演讲人:刘冬颖 演讲地点:龙江书院 演讲时间:2016年9月刘冬颖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届全国百名优秀社科普及专家;兼任中国历史文献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屈原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主持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主讲慕课《论语》人生课堂在“全国地方高校优课联盟”......
-
〓 藏书之颠扑不破的规律——韦力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
《百花诗笺譜》光绪三十二年天津文美斋刻本江声撰《尚书集注音疏》 乾隆五十八年江氏近市居刻本《三希堂法帖》 乾隆亮墨拓不带花边本光绪三年潘祖荫翻刻士礼居本《攈古录金文》吴式芬、陈介祺、许翰等撰草稿本黄丕烈《百宋一廛赋注》 清嘉庆十年黄氏士礼居刻本演讲人:韦 力 演讲地点: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三层会议室 演讲时间:2016......
-
〓 拓片收藏与鉴赏
▲清末收藏家陈介祺收藏并题跋的东周矢朐瓦盘全形拓片。 拓片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捶拓产生于隋,最早的用途是临摹习字。唐代这种习字方法被上层士大夫普遍采用。两宋时,拓片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并延续至今。拓片是集金石、考古、美术三位一体的艺术门类——将古代刻画、浮雕文物拓制于纸上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
-
〓 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张伯伟在“上图讲座·章培恒讲座”的讲演
主讲人:张伯伟,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聘教授,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曾任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诗学和域外汉籍,近著有《东亚汉籍研究论集》、《清代诗话东传略论稿》、《作为方法的汉文化圈》等等。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朝鲜半岛汉籍里的中国形......
-
〓 什么是“北斗七星”及“魁星”?
北斗七星在现代天文学上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文曲星)、玉衡、开阳(武曲星)、摇光。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魁,后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其中,玉衡最亮,天权最暗。《史记·天官书》中称:北斗为帝车之象,天枢为七......
-
〓 过个别样的数九寒天
重庆的汉服爱好者们书写“九九驱寒图”迎接冬至。资料图片图②:清宫所藏消寒诗图。图③:道光皇帝手书消寒图。图④: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九九消寒图》。资料图片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许多朋友可能都听过类似的九九歌。上面这首,主要流传在河北地区,有些......
-
〓 情满黄土星满天
合阳面花艺人的作品陕西省合阳县地处关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的结合部,土地肥沃,小麦优质高产。合阳县洽川被称为中国爱情诗之源。据考证,《诗经》开篇之作的《关雎》,最早就流传于洽川。《诗经》305篇有30多篇与洽川有关。合阳农耕文化流传深远,底蕴厚重;民间艺术兴旺发达,其中,面花就是生活艺术的浓缩。面花,是用面粉和水捏制而成的民......
-
〓 宋学
汉学至郑君而集大成,于是郑学行数百年;宋学至朱子而集大成,于是朱学行数百年。懿彼两贤,师法百祀。其巍然为一代大宗者,非特以学术之闳通,实由制行之高卓也。以经学论,郑学、朱学皆可谓小统一时代。郑学统一,惟北学为然;所谓宁道孔、孟误,讳言郑、服非;若南学,则兼用伪孔、王、杜,而不尽宗郑、服;是犹未得为统一也。朱学统一,惟南......
-
〓 郑学
…。咸言先儒多阙,郑氏道备。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也。然而木铎行教,卒入河海而逃;兰陵传经,无救焚坑之祸;郑学虽盛,而汉学终衰。《三国志》董昭上疏陈末流之弊云:“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清修为首…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盖以汉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学者莫知所从......
-
〓 晚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教授的演讲
樊树志 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代表著作《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万历传》(1994)、《崇祯传》(1997)、《国史概要》(1998)、《晚明史(1573-1644年)》......
-
〓 “敦促”的用法
杜老师:请问“敦促”一词应怎样使用?谢谢!安徽读者 周文升 周文升先生:“敦促”的“敦”有“督促”义。《汉语大字典》中对此举例说:“《易·复》:‘敦复,无悔。’高亨今注:‘敦本督责促迫之义。敦复者,受人之督责促迫而返。其复虽由于被动,然能复则无悔。’”“敦促”中的“促”有“催促”义。例如催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中说:“......
-
〓 炼闲身以磊石栽花,也当陶公之运甓(上联)
下联:销暇日于楸枰纸局,且同谢傅之围棋此联是李渔于清康熙十年(1671)在苏州写的赠联。上联的“磊石”,把众多的石相委积。《鲁灵光殿赋》:“磊石可相扶。”“陶公”,指曾任东晋征西大将军、精勤吏职的陶侃。“运甓”,典出《晋书·陶侃传》:“侃在州(时任广州刺使)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
-
〓 古代工艺品吉祥寓意
吉祥图案:吉庆如意。图中戟、磬谐音吉庆,如意插在瓶子中,寓意平安如意。 中国古代艺术品品种材质繁多,经过历史文化的浸润与积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有画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这两句话是说古代艺术品的各种纹饰、造型、画面,都具有吉祥的内涵和寓意。这种寓意大多采用汉字谐音的方法,最普遍的吉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