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然而却……却……”说法不妥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高粱秆是当地人司空见惯的柴火、饲料或肥料,然而却有一位有心人,却用它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请问其中“然而却有一位有心人,却用它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的说法是否妥当?谢谢!山东读者 范立同范立同读者:“然而”常用来表示转折的意思。例如:(1)窗外飘起雪花,然而群......
-
〓 世界上最早的纸
放马滩地图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西汉天水放马滩地图,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其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其原料为大麻,是西汉早期麻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的一座汉墓里,这张纸在无意间被发现了。在当时的发掘......
-
〓 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商传研究员在浙江义乌商城讲坛的演讲
商传1945年生,河北保定清苑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从事明史、社会史文化研究。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著作有《永乐皇帝》《明代文化史》《走进晚明》及论文《明初商屯质疑》《关于明代民屯的几个问题》《〈明太祖实录〉三修本评价问题》等,参与并主持《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中国通......
-
〓 京剧前后“四大须生”——余高马言,马谭杨奚
三十年代中叶,戏剧界曾有余、高、马、言“四大须生”之盛誉,到四十年代初,又有马、谭,杨、奚“新四大须生”之说(指北京而言,不包括南方各地)。三十年代,优秀老生演员群英荟萃、名噪一时,其中艺术造诣较深、影响较大的即为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言菊朋四位。他们继承前人艺术精华,广征博采,兼容并蓄,敢于革新,各自创立了独具风格......
-
〓 什么是公卷通榜
公卷通榜,是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于考前将平日所做诗文送至朝廷中的硕学名儒手里,经他们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这样,考生在未考之时,就已有了一定的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公众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
-
〓 黄金台
资料图片 在今天的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有个地名叫台上。据说,这就是当年燕国黄金台的遗址(注:确切遗址已不可考,说法有多处)。黄金台并不是用黄金打造的,而是燕昭王为吸引天下英才而建的专用场所,类似于今天的引智基地或猎头中心。黄金台之名得于后世,始见于南朝诗人鲍照的诗句:“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 说到......
-
〓 林文忠公尺牍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历官十四省,以忠诚正直、廉洁爱民而名满天下,受到广泛赞誉,曾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代理陕甘总督、陕西巡抚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卒谥文忠。因其......
-
〓 什么是阴阳家?
“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但两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到战国时代,阴阳和五行渐渐合流,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模式,便是以“阴阳消息,五行转移”为理论基础的宇宙观。阴阳家以阴阳五行为其基本线路,所以称为“阴阳家”,也称“阴阳五行学派”或“阴阳五行家”,先秦学派之一。司马谈《......
-
〓 从漂泊到归来——叶嘉莹先生在天津图书馆的演讲
插图:郭红松叶嘉莹 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
-
〓 锁院是怎么回事
这是科举制度盛行时代的一种特有的考官回避制度。由于科举考试主要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以及名次的先后,并进一步决定该考生一生的生活轨迹,这就要求科举考试必须做到最基本的公开、公正、公平。为了防止徇私舞弊,历代都规定了各种考试规则,锁院以防请托,就是历史上实施的一种防止科举考试中发生徇私舞弊行为的有效方法......
-
〓 晚明: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复旦大学历史系樊树志教授的演讲
樊树志 193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留校任教,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攻明清史、中国土地关系史、江南地区史。代表著作《中国封建土地关系发展史》(1988)、《明清江南市镇探微》(1990)、《万历传》(1994)、《崇祯传》(1997)、《国史概要》(1998)、《晚明史(1573-1644年)》......
-
〓 现存最早的“袖珍本”四书
在古籍版本中,有一种版式狭小的图书被称为“巾箱本”,后来又有“袖珍本”之称。瞿冕良的《中国古籍版刻辞典》介绍说: 巾箱是古代装头巾用的小箱子。凡书的版型特小,可装在巾箱里面(形容其小的程度),可称为巾箱本。语见宋戴埴《鼠璞》。 袖珍本,小型书本。因版式较小,可藏于袖中,便于携带,故名,其实和巾箱本是......
-
〓 露是今夜寒,喜看菊花开
香山红叶菊花茶寒露吃芝麻醉江蟹寒露是个水汽类节气。“寒”表示露水更浓,天气由凉转寒。寒露时节,鸿雁南迁,菊花开放,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速度很快,昼夜温差增大,有些地方开始出现霜冻。俗话说,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人们把夏天的衣服收拾起来,穿不上了。至于习俗,则是千里不同风。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
-
〓 金榜题名为何荣耀
金榜,是指科举时代殿试揭晓时所用的黄榜。金榜题名,也就意味着“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知”时刻的到来。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3记载:“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宋代柳永的《鹤冲天》也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也作“金榜挂名......
-
〓 什么是政书?
政书,是中国历代记录“典章制度”的书籍,政书之名源于明代钱溥的《秘图书目》。政书可分成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以“十通”、《历代兵制》、《营造法式》为代表﹔另一种是记述单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要,如:《唐会要》、《五代会要》、《西汉会要》、《东汉会要》、《宋会要辑稿》、《春秋会要》......
-
〓 “白发挽在脑后”宜写成“白发绾在脑后”
杜老师:某媒体报道中说:“付彩云今年77岁,满头的白发挽在脑后。”请您解释一下其中的“挽”字用得是否妥当?谢谢!陕西读者齐陇花齐陇花女士:表示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宜用“绾(wǎn)”。例如:(1)他用红线绾(wǎn)成个同心结。(2)小李用一缕丝线绾(wǎn)成个中国结。(3)她现在总是把头发绾(wǎn)在脑......
-
〓 宋学
汉学至郑君而集大成,于是郑学行数百年;宋学至朱子而集大成,于是朱学行数百年。懿彼两贤,师法百祀。其巍然为一代大宗者,非特以学术之闳通,实由制行之高卓也。以经学论,郑学、朱学皆可谓小统一时代。郑学统一,惟北学为然;所谓宁道孔、孟误,讳言郑、服非;若南学,则兼用伪孔、王、杜,而不尽宗郑、服;是犹未得为统一也。朱学统一,惟南......
-
〓 “卯”字的本义应为“杀”
徐中舒主编 《甲骨文字典》卷九“卯”条为:“从二欠相对,象二人张口相向之形,为向背之向初字。与《说文》卯字篆文略同。”这其实解释的是“向”字初文,误系于“卯”条下。《说文》这样解释“卯”字,“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凡卯之属皆从卯。”段玉裁做了发挥,“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律历志。......
-
〓 中国古代的三类刻书业
古代的刻书系统将书籍刻印分为官刻、私刻、坊刻。这一理论始自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官刻包括中央与地方官府刻书,私刻一般指官员、士人、乡绅等个人刻书以及寺院、道观、家族祠堂等刻书(也有将寺院刻书另分一类的),坊刻指书铺商人刻书。三者之中,除坊刻以赢利为目的以外,其他两者都不以赢利为目的,或者只求保本微利。(一)官刻由国家机......
-
〓 什么是“北斗七星”及“魁星”?
北斗七星在现代天文学上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文曲星)、玉衡、开阳(武曲星)、摇光。前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魁,后三颗星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其中,玉衡最亮,天权最暗。《史记·天官书》中称:北斗为帝车之象,天枢为七......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