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虎观会议
——儒学与谶纬的钦定结合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东汉初年,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所谓谶是当作神灵启示人们的一种预......
-
〓 “街头巷陌”宜写成“街头巷尾”
杜老师:某媒体刊文说:“(主流价值观)写进了传诵的诗句中,融入了街头巷陌的谈天……不显山露水却又随时能引发共鸣。”请问其中“街头巷陌”的写法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黎代翔黎代翔读者:“街头巷尾”泛指街巷的各个地方。例如:(1)曰:“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曰:“街头巷尾。”(《五灯会元·临济宗·太子道一禅师》)(2)......
-
〓 “涵容”不表“包含”义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这是‘最’义级层涵容‘多个体’的典型例子。”其中的“涵容”用得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黎学理黎学理读者:“涵容”是客气话,表示“包涵、宽容”的意思。例如:(1)接待不周之处,尚望涵容。(2)自非涵容,少赐优假。(王安石《谢提转启》)(3)镇所失只在文字,当涵容之。(《宋史·韩维传》)(4)世祖以......
-
〓 “化装师”不宜写成“化妆师”
《光明日报》曾刊发《追求唯美与诗境》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与北影制片厂的化妆师王希忠协商一致,主角,神仙精怪,帝王将相都需要造型……”句中“化妆师”应为“化装师”。 “化装”指演戏时装扮,有时也指为了某种原因装扮。如: (1)演员已经化装好了,正在等待上场。 (2)他化装成外地游客去了解......
-
〓 白河书斋藏明万历二十一年金陵胡承龙刻本《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精力、历时27年写成的自然科学巨著。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金陵胡承龙刻本又称“金陵本”,为该书最早版本,也是经过李氏家族亲自校订过的原始刊本,为后世众多版本之祖本,存世极罕。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本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本于2010年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
〓 唐五代的衣食住行——黄正建研究员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黄正建 演讲地点:中央民族大学 演讲时间:2015年8月黄正建 1954年生。祖籍江苏兴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主要为唐史和敦煌学。出版有专著《唐代衣食住行研究》和《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
-
〓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中医四诊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出自《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
〓 【隋】展子虔·游春图卷
【隋】展子虔 游春图卷《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八玺全 展子虔(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历北齐、北周至隋。他承魏晋南北朝绘画技法,开隋唐山水画之新风。 此图卷描绘的是春日踏青的情景。图中山石以细线勾勒,以石青、石绿沿山体填色,并以泥金晕染山脚,成为中国山水画中“金碧山水”之先声。画中表现出的空间与造型意识,远近......
-
〓 什么是禅宗“一花五叶”?
“一花五叶”指禅宗宗派的源流。“一花”指禅宗之源——由达摩传入中国的“如来禅”;“五叶”指禅宗之流——六祖慧能门下的五个宗派。语出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禅宗、密宗)之一,最具有民族特色。它以慧能南禅为主脉,首创......
-
〓 建安七子
——雅好慷慨,梗概多气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期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录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
〓 无事且从闲处乐 有书时向静中观
此联是清代画家、诗人方薰的自题联。上联言无事时以悠闲自得为乐。“闲”一般有幽闲、安闲、休闲、闲适、闲达、闲雅之意。明人谢肇淛对此有一段精彩论述:“所谓闲者,不徇利、不求名,澹然无营,俯仰自足之谓也。而闲之中可以进德,可以立言,可以了死生之故,可以通万物之理,所谓‘终日乾坤欲及时’也。今人以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口厌梁肉,......
-
〓 西藏博物馆发现元至元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
西藏博物馆普查申报的元刻藏文译本《释量论》,是个十分耀眼的亮点。此书也译作《量释论》《量评释》,又称《广释量论本颂》,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学大师法称,译者是俄·罗丹西绕。由忽必烈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发愿、皇室出资开版雕造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师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师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仁钦......
-
〓 莲鹤方壶(春秋)
资料图片 春秋后期青铜器,高122厘米,宽54厘米,重64公斤。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方壶形体巨大。壶上有冠盖,长颈,垂腹,圈足。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镂雕莲瓣盖上立有一只展翅欲飞、引吭高歌的仙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上出器口,下及器腹。壶体四面以蟠龙纹为主体纹饰,腹部四角各攀附一飞龙。腹部......
-
〓 何谓备榜
即“副榜”,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张榜公布时所用的附加榜示。元朝实行科举制度以后,国学生岁贡制度也部分被纳入科举考试体系。据《元史·选举志》记载,当时所贡生员,“每大比选士,与天下士同试于礼部,策于殿廷,又增至备榜而加选择焉”。“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
-
〓 河汾之学
——不放河汾声价倒,太平有策莫轻题
河汾之学是隋末大儒王通在河汾之间讲学的活动,这个讲学活动对后来的贞观之治有着直接的影响。王通,隋河东郡龙门县万春乡(今山西万荣县通化乡)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其家世代以儒学传家。文帝仁寿元年(601),王通十八岁,举秀才高第,次年,授蜀州司户,辞不就官。仁寿三年,王通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见隋文帝,上《太平......
-
〓 战时状态:南宋历史的大局——张邦炜先生在河北大学的演讲
引 言 做什么事情,研究什么问题,大局观念、大局意识都很重要,应当对全局具有全面观察、全面把握、全面分析的能力。 近年来,学者对于历史研究中的碎片化问题有不少讨论。有的主张历史研究理当以碎片为基础,不必担忧“碎片化”,有的主张拒绝碎片化,回归整体史。见仁见智,各有道理。我不大赞成“回归”二字。从前的所谓“整......
-
〓 “经部”包括哪些典籍?
“经” 有“五经”、“九经”、“十三经”之说。“五经” 指的是先秦时代《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五种儒家经典。秦始皇焚书,除《周易》作为术数之书得以保留外,其余四种皆被焚毁。汉儒凭自己的记忆将其恢复,将其定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五经之名正式确定下来。唐代开科取士,其中“明经”科考试内容变为“九经......
-
〓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人物的先后顺序
中国古代神话人物繁复驳杂,现择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中华文明传承具有深远影响的部分主要人物给以简介。一、盘古、伏羲和女娲传说盘古开天辟地,自应为中国最早之神话人物;相传女娲和伏羲氏是兄妹二人。女娲造人、女娲补天,说明其应为中华早期女神;伏羲氏“始作八卦”,此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滥觞。又传其曾作网罟,说明其时当为早期渔猎时代。......
-
〓 金圣叹的“天下六才子书”
六才子书是由明末金圣叹所评定。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一说本姓张,名喟。吴县人。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博学能文,生性狂傲不羁,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清顺治十八年(1661),因“抗粮哭庙案”以倡乱罪处斩。 金圣叹在其《〈三国志......
-
〓 “白发挽在脑后”宜写成“白发绾在脑后”
杜老师:某媒体报道中说:“付彩云今年77岁,满头的白发挽在脑后。”请您解释一下其中的“挽”字用得是否妥当?谢谢!陕西读者齐陇花齐陇花女士:表示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宜用“绾(wǎn)”。例如:(1)他用红线绾(wǎn)成个同心结。(2)小李用一缕丝线绾(wǎn)成个中国结。(3)她现在总是把头发绾(wǎn)在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