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汉服爱好者们书写“九九驱寒图”迎接冬至。资料图片
图②:清宫所藏消寒诗图。
图③:道光皇帝手书消寒图。
图④: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九九消寒图》。
资料图片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许多朋友可能都听过类似的九九歌。上面这首,主要流传在河北地区,有些历史,从清代就开始了。它生动记录了从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包括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九九歌南北方都有,由于各地气候寒暖不一,歌词也就有些区别。
具体从什么时代开始流行九九歌,难以确证。宋人陆泳《吴下田家志》收录了一首《数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鹭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七九六十三,布衲两头担;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起出。”
这首《数九歌》十分生动有趣。一九二九太寒冷,彼此见面打招呼,就只有“口呼”没有“招手”了。而正式的作揖更是免了。三九最冷,寒风吹得篱笆发出筚篥一样的声响。四九依然寒气逼人,睡觉的时候都把脑袋缩起来,像鹭鸶鸟一样。五九之后,天气转暖,各家大门都开了。到了六九,穷人都出来显摆显摆了。七九的时候,和尚们的布衲衣也穿不住了,搭在肩头。八九的时候,猫狗都开始寻找阴凉之地。而九九之后,农耕就开始了。这首歌谣的简单形象,历数冬至之后九九八十一天的典型场景,发掘了许多生活中的幽默滑稽,多少使人消除了一些对寒冬畏惧。
这首宋代记录的歌谣至少流传到了明代。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和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录的《数九歌》与此大同小异,可见它是多么地受人欢迎。
消寒诗图
有一些《数九歌》甚至借数九的形式传播丰富的历史知识,它们还被文字记录下来,进入了宫廷。明代太监刘若愚《酌中志》提到宫中年年都要由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每九诗四句,自‘一九初寒才是冬’始,至‘日月星辰不住忙’止。”不过,刘若愚认为其中都是瞽词俚语,没有详细记录。巧的是,清代宫廷继承了这一传统,使我们得以了解《消寒诗图》的详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宫杂档中,有一幅《消寒诗图》。全文沿着葫芦形图案书写下来,故名“诗图”。其诗云: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王翦一怒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这幅《消寒诗图》,从远古的“三皇”时代一直叙述到大清,掺杂了大量的历史传说和戏曲故事。像“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红拂私奔”是唐代传奇小说情节,而“探母回令”则是戏曲《四郎探母》的故事。可见这幅《消寒诗图》中的诗歌不是文人学士所作,它原本是民众寒冬无事说唱历史的歌谣,可能由一些宫中的杂役或太监带进了宫廷。进了紫禁城,身价自然不凡,才使我们今天有幸目睹当年的百姓歌谣。
九九消寒图
百姓用口头歌谣消寒,文人雅士则用书画艺术消寒,这就是《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书法,一类是图画。
先说书法的。造一个九字单句,字字都是九笔画,用双钩描出字体轮廓,挂在房内,冬至后每天描一笔,经九九八十一天,笔尽诗成,冬去春来。例如“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庭前春幽挟草巷重茵”都是用九笔画的字组成诗句。写得最好的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据清吴振棫(1792—1870)《养吉斋丛录》记载,它是道光皇帝御制。皇帝写完,再由懋勤殿双钩成幅,加上标题“管城春满”。“管城”是毛笔的别称。“管城春满”的意思是笔下生春。
再说绘画的。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梅花位列“岁寒三友”,用梅花瓣代表数九寒冬,真是十二分的熨帖。
文士笔下的丹青,到底不如佳人晓妆的胭脂。杨允孚《滦京杂记》说:“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脂粉气十足的《消寒图》大大激发了他的诗兴:“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染红的梅花当然还是梅花,可是此时窗外的杏花却已经开放。有民谣可以为证:“九九杨落地,十九杏花开。”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版式设计:宋嵩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