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图说话:过年
传统意义上的拜年有两个意思:一是除夕之夜,接过神,全家从长到幼依次拜年(磕头);二是正月初一出去给亲戚朋友拜年,都拱手作揖,互相道贺:“恭喜、发财、过年好!”就是平日不熟的人,也要互相问好。正月初八还有“祭星”风俗,以求一年顺利平安。 国家一级美术设计师盛锡珊古稀之年后,用数十年积累的大量北京风俗及人文景......
-
〓 一字之差相去甚远
时下,报刊文艺评论中,频现“不瘟不火”误作“不温不火”,一字之差相去甚远。如京华某报副刊评说电影《李双双》主演张瑞芳时,如是写道:“张瑞芳却认为,必须把李双双的大气泼辣都表现出来,人物个性不能不温不火,表演要放得开……”无独有偶,蓉城某报副刊《文艺评论》版中评川剧《卓文君》中亦有“不温不火”的评说:“……使得该......
-
〓 “化装师”不宜写成“化妆师”
《光明日报》曾刊发《追求唯美与诗境》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与北影制片厂的化妆师王希忠协商一致,主角,神仙精怪,帝王将相都需要造型……”句中“化妆师”应为“化装师”。 “化装”指演戏时装扮,有时也指为了某种原因装扮。如: (1)演员已经化装好了,正在等待上场。 (2)他化装成外地游客去了解......
-
〓 知味斋:重阳饮食考
饮菊花酒图王弘力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将九看作阳数,两阳相重,故称“重阳”。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处在寒露与霜降之间,我国大部地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古人认为此时登高秋游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孙思邈《千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
-
〓 河汾之学——不放河汾声价倒,太平有策莫轻题
河汾之学是隋末大儒王通在河汾之间讲学的活动,这个讲学活动对后来的贞观之治有着直接的影响。王通,隋河东郡龙门县万春乡(今山西万荣县通化乡)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其家世代以儒学传家。文帝仁寿元年(601),王通十八岁,举秀才高第,次年,授蜀州司户,辞不就官。仁寿三年,王通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见隋文帝,上《太平......
-
〓 山东17个项目入围!“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质量机会清单发布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等主办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示范性交流展示活动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全国186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高质量发展机会清单。来自山东的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鼓子秧歌”,菏泽市巨野县“工笔牡丹画”等17个项目入围,数量居全国第二位。现场,潍坊青州市王府街道作为全国5家现场发布机会清单的代表......
-
〓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习近平: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协调。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这段话出自2020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
-
〓 什么是十八般兵器?
在古典小说和传统评话中,常说武艺高强的人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和般武艺是指使用“十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十八般兵器”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在我国古籍记载里认为,刀、枪、弓、箭为黄帝所造;“二八般兵器”是战国时代军事家孙膑、吴起所创。其实这些兵器的出现比黄帝、孙膑、吴起时代要久埃尔富特是多,至少在中石器时......
-
〓 中国古代官制常识
史:商代设置,原为驻外武官,后成为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记事。马:商代设置,负责征讨和射猎。戍:商代设置,督率“族”、“众”,从事守边和征伐。小史:周代掌管邦国之志和贵族世系。小臣:商和西周时朝廷官员,亦称少臣,常奉王命从事占卜、祭祀、田猎和征伐。卿士寮:官署名,商末、西周时设置,其长官称为卿士,执掌国家政务。太史寮......
-
〓 吴中四杰
明初诗人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因四人或是吴中人,或在吴中生活多年,并以诗名著世,故时人比之于初唐四杰而称之为“吴中四杰”。四人由元入明,诗多怀旧、题咏之作多抒发故国之思和生民之痛。四人创作风格不尽相同,以高启的文学成就最高,有人称其为明代诗人之冠,高启才华横溢,善学古人,各体兼优,诗风浑朴似汉魏,尤擅长于七言歌行。杨......
-
〓 雕虫小技其实是“神技”
河北满城汉墓,刘胜壶上的鸟虫书按照《成语辞典》的解释,“雕虫小技”是指微不足道的技能。语出《隋书·李德林传》:“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初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常用“雕虫小技”来自谦。其实,这是一种旷古绝今的“神技”呢!“雕虫小技”中的“虫”,指的不是昆虫,而是一种书法——“虫书”。“......
-
〓 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选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宋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 此樽是宋代汝窑作品中的佼佼者。它仿汉代铜樽造型,口型规整,仿古逼真,釉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只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也藏有一件 正在古陶瓷研究中心(延禧宫)“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
-
〓 什么是《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思君念国,忧心罔极
《九章》是《楚辞》篇名。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宋代洪兴祖则疑《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4篇非屈原作(《楚辞补注》)。明代许学夷也以《惜往日》、《悲回风》二篇......
-
〓 文明厚植沃土 新风助力振兴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10月15日)的《乡村行 看振兴》,我们来看各地积极推动乡风文明,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打造美丽乡村,提升村民文明意识。浙江杭州东梓关村,保护古村落,传承传统文化,留下美丽乡愁,成了村民们的共同理念;山东泰安的东西门村,曾经杂乱的老旧村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家家户......
-
〓 中国古代的三类刻书业
古代的刻书系统将书籍刻印分为官刻、私刻、坊刻。这一理论始自叶德辉的《书林清话》。官刻包括中央与地方官府刻书,私刻一般指官员、士人、乡绅等个人刻书以及寺院、道观、家族祠堂等刻书(也有将寺院刻书另分一类的),坊刻指书铺商人刻书。三者之中,除坊刻以赢利为目的以外,其他两者都不以赢利为目的,或者只求保本微利。(一)官刻由国家机......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金瓯永固杯(清)
资料图片 清代制造,金质,高12.5厘米,足高5厘米,口径8厘米。杯直口,圆体,鼎式,三足。杯身錾满缠枝宝相花纹,花芯以珍珠及红、蓝宝石等镶嵌而成。两侧有夔龙形耳,龙头上分别嵌饰大珍珠。三足呈象首式,象鼻卷曲为足尖,象牙纤细,镂空于旁。外口边錾刻回纹一周,并于一面中部錾刻篆书阳文“金瓯永固”铭,另一面錾刻“乾隆年......
-
〓 商晚期—西周:兽面纹方鼎
此鼎约为公元前11世纪物。 方腹规整,口沿略微外侈,平滑口沿上有U形耳,四足上饰蕉叶纹。鼎身四边与四面中心有扉棱将图案分割,扉棱上有直线和T形纹饰。鼎腹四面饰有饕餮纹,双目圆睁,利角上扬。方鼎口沿下方环饰一圈龙纹。器表呈深绿色。三字铭文为“□父丁”,罗振玉先生曾记录过与此类似的铭文。 鼎是中国古代的......
-
〓 守护民间美术 传承文化根脉
皮影表演 韩业庭摄/光明图片威风凛凛的龙头蜈蚣风筝、憨态可掬的彩塑娃娃、精致绝伦的剪纸窗花……为期一个月的“国风有形——中国美术馆虎年迎春民间美术精品展”近日落下帷幕。这次展览展出的年画、剪纸、皮影、彩塑、风筝等民间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与风俗。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
-
〓 聚焦苏派砚雕文化,常熟博物馆新展“墨田文心”
“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常熟博物馆藏砚一百余方,涵盖西晋自宋乃至近现代,其中不乏名品佳作,如西晋青瓷三蹄足圆形砚、宋抄手端砚、明胡俨款神骥图鱼脑冻端砚、清孙原湘铭蕉叶白端砚、清绞釉云龙纹瓷砚、近代陈端友刻仿古铜爵纹端砚等。澎湃艺术获悉,“墨田文心——苏派砚雕文化展”近日在常熟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特遴选苏派砚雕佳作4......
-
〓 为什么说玄奘“西天取经”,是古丝绸之路上不朽的纪念碑?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占有重要地位。回顾历史,我们会想到张骞......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