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桂陵之战——批亢捣虚、围魏救赵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齐国。他曾拜兵学家鬼谷子为师,......
-
〓 什么是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颇具影响的一个学派,主张以“法”治国,反对仁义;强调明刑尚法、信赏必罚;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主张君主专制,尊主卑臣。《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段评论说:“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
-
〓 什么是会要?
会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国家制度、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为主要收辑内容的一种史书。由于会要内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历史数据较为丰富,可以弥补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最早编成的会要是《唐会要》,由五代王溥(922年~982年)撰着,宋清两朝代也开始有类似作品,宋代的修史机构最多,有史馆、编修院、国史院、实录院、日历所、......
-
〓 冯远:悟对古今 咀华发新
《中国美术报》第322期 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深入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新时代做好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历史进程中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当代艺术家需要深刻领会、自觉践行的努力方向。 敦煌莫高窟257窟 内景临摹是直接有效的途径中国绘画艺......
-
〓 河北衡水古泽窑陶艺:创新传统器型 丰富民间手工陶艺文化
8月22日,河北省衡水市古泽窑陶器工作室,方利江正在准备陶泥。尚长治 摄 8月22日,走进河北省衡水市古泽窑陶器工作室,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泽窑传统陶艺制作技艺传承人方利江正在制作陶器。质地古朴的茶壶、精致细腻的茶杯、造型粗犷的人物,各式各样的陶器摆满了工作室。古泽窑取衡水湖古千顷洼古沼泽之意,以本地胶泥加高温陶泥为......
-
〓 旧时娱戏:中国古代赛马与马术运动
巩乃斯的春天 郐振明 赛马与马术运动在古代也称为“驰逐”或“走马”,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赛马活动的产生是以远古的游猎生活为基础的。在......
-
〓 什么是《九章》?——援天引圣,以自证明;思君念国,忧心罔极
《九章》是《楚辞》篇名。包括9篇作品。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这9篇的作者,王逸都定为屈原。宋代洪兴祖则疑《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4篇非屈原作(《楚辞补注》)。明代许学夷也以《惜往日》、《悲回风》二篇......
-
〓 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现在一般认为大抵出于东汉末年,然亦非一时一人之作。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语言朴素自然,描写......
-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冬至阳生春又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已至,农历壬寅年也行将结束。在冬至这一天,白天在全年间达到最短,黑夜达到最长。南朝崔灵恩《三礼义宗》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自冬至起,白昼逐日增长,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因此古人认为天地阳气自此时起开始兴作渐强。冬至......
-
〓 “石渠宝笈特展”书画选介:【唐】韩滉·五牛图卷
布展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五牛图》【唐】韩滉 五牛图卷《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七玺全 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贵胄和著名画家,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五牛图》是作者的传世名作,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
-
〓 周公东征——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周武王在克商朝后二年病逝。当时「天下闻武王崩而叛」,周公旦为了应付危难,一方面立武王的幼子诵为周成王;另一方面,自己又亲自摄政,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管叔、蔡叔也乘机散布流言,引起了成王对周公的怀疑。最后成王开启金滕之箱,看见策文,周公才获得信任。于是管、蔡勾结武庚起兵反周。是时武庚利用战机,联络庸、奄、薄姑、徐戎......
-
〓 在巴黎听昆曲,让中国好戏闪耀世界舞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水袖半掩面的杜丽娘又一次婉转吟唱起《牡丹亭》,只不过这一次,台下的观众变成了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法国时间9月14日下午,“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在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也拉开了今年的中国昆曲文化展览的大幕。14、15日连续两晚,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演员们带着南昆......
-
〓 元白诗派——诗到元和体变新
元白诗派是指贞元中期到元和年间的中唐诗坛,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作诗务实、尚俗和务尽。元白等人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新乐府诗创作,是承杜甫的新题乐府而来。他们借用古题或另拟新题来创作新体乐府诗,在诗里谈社会问题、政治问题,讽刺时政。元、白在元和年间所写的......
-
〓 重庆巫山发现一件文物,专家鉴定后直呼了不得,恐要改写人类历史
课本曾经告诉我们,山顶洞人是人类最早的智人,是最聪明的原始人类,被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可是,重庆巫山的惊世发现,恐怕要改写对原始人类的认知了。或许,山顶洞人并非是最早的原始人类,东亚人的祖先其实在重庆巫山。要了解巫山,得先从巫山博物馆开始。巫山博物馆收藏有一小段人类左侧下颌骨,下颌骨上还保留有两颗牙齿(馆内为复制品,原件......
-
〓 “春秋”“战国”的名称从何而来?
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公元前476年这三百六十几年诸侯的力量逐渐强大,周天子已经徒有虚名,无力控制各诸侯了。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是我国最早......
-
〓 传承传统文化、展示礼乐文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开幕
因嘉定孔庙修缮之故,今天(9月23日)下午,“天地礼合 儒行双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在现厂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创意大道开幕。开幕式以“三礼”冠、婚、祭为主脉,以“三艺”舞、歌、诵为主打,构成“冠·日出东方”“婚·凤鸣九天”“祭·返本报始”三大篇章。由冠而婚,由婚而祭,三个篇章由一个短片开启,沪台双方活态呈现了冠笄礼、......
-
〓 典籍中的“腊八”
腊八起源于上古时代,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孔颖达在注疏中解释说:“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风俗通》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当时腊......
-
〓 韩孟诗派——笔补造化天无功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的一个重要诗歌流派,也是诗歌发史上早期典型的文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由于受韩愈古文运动“陈言务去”的影响,此派较为注重苦吟和锤炼功夫,追求深险怪僻,刻意推敲。古人评价韩孟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韩愈、孟郊的......
-
〓 先秦文物“穿越”而来,点亮“青溪经典之夜”
“先秦之声——2023年青溪经典之夜”活动今晚在青浦区知道书院万寿塔广场举行。据悉,该活动由上海市上海市青浦区文化和旅游局、青浦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青浦区图书馆、青浦区博物馆主办。活动旨在通过将先秦经典与同时期的地方文物相结合,以舞台沉浸式的演绎展示,让广大市民以全新的阅读方式品读经典与地方文化瑰宝,共同追溯中华文......
-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雨水:草木萌动春已至
2月19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作为一年中的第二个节气,时间为每年阳历的2月18日至20日中的一天。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的节气。 雨水节气的来临标志着降雨开始,正所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时至雨水节气,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