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笔”的雅称
笔是文房四宝之一,许多文化行为的名称都和笔相关。 提笔撰文、写诗、作画叫“命笔”、“涉笔”;文章的开头叫“起笔”;自己写成的文字叫“亲笔”;受人之托写的文字叫“嘱笔”;集体讨论,由一人或数人动手写叫“执笔”;写作时中断或停止叫“辍笔”;文章的韵味和风格叫“文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尝试性的写作叫“试......
-
〓 古史撷趣:祭灶那些事儿
因为信奉万物有灵,并把神灵进行人格化想象,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鬼神崇拜的传统。灶神崇拜乃是其一端。《礼记》中说:“王为群姓立七祀”,其中就包括了灶神。《孔子家语》中有“燔柴于灶以祀焉”的说法。《论语》中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可见灶神信仰与灶神崇拜源远流长。那么灶神到底是谁呢?刘安《淮南子》一书有“炎帝作火,死而......
-
〓 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选介:冯承素摹兰亭序卷
冯承素摹兰亭卷(局部)唐冯承素摹 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69.9厘米。 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勅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曾评点:本帖点画种种特点,我以为可能大都是保......
-
〓 红楼梦:香菱的悲惨结局,一个小妾无可挽回的绝境
做妾室,是古代无数丫环的终极奋斗目标。这也可以理解,丫环的出路,一般有两种,要么是年纪到了,配个小厮,生下来的后代,还是奴才,重复着被剥削压榨的命运。要么,就是被某位老爷或少爷相中,成为屋里人。后者当然要强得多,这意味着一越成为半个主子,后半生衣食无忧。如果可以生下一儿半女,那更是有指望了。虽然丫环们为了做妾室明争暗斗......
-
〓 冯远:悟对古今 咀华发新
《中国美术报》第322期 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深入学习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新时代做好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历史进程中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当代艺术家需要深刻领会、自觉践行的努力方向。 敦煌莫高窟257窟 内景临摹是直接有效的途径中国绘画艺......
-
〓 叶淑穗:守护鲁迅文物
幼时的叶淑穗和母亲姚秀贞。学人小传叶淑穗,广东番禺人,1931年生于北京。北京鲁迅博物馆研究馆员。1949年考入辅仁大学心理系,后转入经济系。1951年参军,到解放军后勤学院任教。1956年到北京鲁迅博物馆工作,曾任资料组组长、文物保管组组长,长年从事鲁迅文物的征集、保管和研究工作。著有《鲁迅手稿经眼录》《从鲁迅遗物认......
-
〓 “石渠宝笈特展”书画选介:【唐】韩滉·五牛图卷
布展时,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打开《五牛图》【唐】韩滉 五牛图卷《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七玺全 韩滉(723年—787年),字太冲,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贵胄和著名画家,擅画人物和畜兽,以绘田家风俗和牛羊著称。 《五牛图》是作者的传世名作,是目前所见最早作于纸上的绘画,纸质为麻料,具有唐代纸张的特点。图画五牛......
-
〓 在巴黎听昆曲,让中国好戏闪耀世界舞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水袖半掩面的杜丽娘又一次婉转吟唱起《牡丹亭》,只不过这一次,台下的观众变成了一群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法国时间9月14日下午,“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在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也拉开了今年的中国昆曲文化展览的大幕。14、15日连续两晚,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的演员们带着南昆......
-
〓 博物馆告别“教科书式”展览,如何让年轻人与历史文化“对话”?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所关注和了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进博物馆,寻求更深入的文化体验,这也促使着博物馆业与时俱进。中国网络文学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输出力量,向全球读者讲述中国故事。9月19日,以“让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为主题的2023微博文化之夜主题论坛在郑州举行。微博首席执行官王高飞表示......
-
〓 这个皇帝的书法不简单,大师级!
宋高宗,赵构,是注明“书画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儿子。两个皇帝治国不行,但都是艺术仙手。他在位三十六年,苟且偷安,匿怨忘亲,恬墮煨儒,坐失事机。卒至纳币称臣,割弃淮北,乞和于金,使宋代成偏安之局。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件书法是他的真草《嵇康养生论卷》,而且是纸本墨迹,非常难得。先来看字吧: ......
-
〓 古人喝开水吗
中国人有喝开水的习惯。可是你知道吗,大家随手可得的开水,对古人来说却是奢侈品。木炭在古时是烧火做饭的最佳燃料。但这不是每个人都用得起的。因为其价格特别昂贵,一般只有皇宫、官府及富贵人家才用得起。自古宫廷和政府部门都有供炭制度保障。唐朝的“木炭使”、元朝的“柴炭局”、明朝的“惜薪司”、清朝的“柴炭处”等,均下辖柴炭厂、山......
-
〓 民俗趣谈:今夕何夕——七夕话“乞巧”
衡湖为镜巧梳妆 崔清湖作(选自《大美衡水湖: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七夕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的诗句:“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蹊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得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穿针乞巧,对月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此俗是七夕节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行于后世。《西京杂记》......
-
〓 天下三大行书——先后媲美,各领风骚
天下第一行书——晋·王羲之《兰亭序》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
-
〓 说文解字:“卯”字的本义应为“杀”
徐中舒主编 《甲骨文字典》卷九“卯”条为:“从二欠相对,象二人张口相向之形,为向背之向初字。与《说文》卯字篆文略同。”这其实解释的是“向”字初文,误系于“卯”条下。《说文》这样解释“卯”字,“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凡卯之属皆从卯。”段玉裁做了发挥,“律书曰。卯之为言茂也。言万物茂也。律历志。......
-
〓 二十四史的版本
在中国古代,大规模刻印经史始兴于五代,第一次把诸多正史加以汇刻,是宋绍兴十四年(1144)四川漕井宪孟在眉山校刻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眉山七史”,又称“蜀大字本”,因版印模糊,又被称为“九行邋遢本”。现存眉山原刻,仅《宋书》残册一种。原刊加上元、明递修者称“三朝本”......
-
〓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
-
〓 世袭制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使社会形成稳固的血缘家庭。世袭制概念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很容易被普遍群众接受。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早期都曾出现过世袭制度的统治政权,其中多数为封建世袭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
-
〓 唐代四大女诗人
唐代的诗歌是中国诗歌的巅峰与代表,据专家考证:在唐朝290年间竟然出现了207位女诗人。尽管在诗坛众多耀眼的“巨星”当中,女诗人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但也散发着自己的独特光芒。其中,数李冶、薛涛、鱼玄机、刘采春最为著名,她们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美艳女冠李冶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中唐初期浙江乌程(今浙江吴......
-
〓 中国各一级行政区名称及简称的来历
一、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2、天津(津)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
-
〓 王学
…子命之始立学也。故《王制》云“天子命之教,然後为学”是也。知非天子始立学者,以此下文云“有国故则否”,是广记诸侯之国,故知此始立学者,据诸侯也。但天子立虞夏殷周四代之学,若诸侯正立时王一代之学,有大学小学耳。其所习经业,皆於时王学中。其乡学为庠,故《乡饮酒义》曰:“迎宾于庠门之外。”注云:“庠,乡学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