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鼎约为公元前11世纪物。
方腹规整,口沿略微外侈,平滑口沿上有U形耳,四足上饰蕉叶纹。鼎身四边与四面中心有扉棱将图案分割,扉棱上有直线和T形纹饰。鼎腹四面饰有饕餮纹,双目圆睁,利角上扬。方鼎口沿下方环饰一圈龙纹。器表呈深绿色。三字铭文为“□父丁”,罗振玉先生曾记录过与此类似的铭文。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青铜器,三足或四足,两耳,通常刻有精细的纹饰。鼎最初是一种炊具,后来因用于烹饪祭祀给神的祭品,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方鼎是圆鼎的变体,最早出现在二里头时期。早期的方鼎鼎腹相对较深,随时间发展,鼎腹逐渐变浅。商代晚期,方鼎鼎腹变浅,而鼎足变长。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商晚期的方鼎,比例和形制都与此件方鼎颇为相似。
- 明代刻书杰作:《汉唐秘史》
- 梁思成逸作里的故宫情结
- 田野与社会的交响:社会史研究如何重塑当代中国的历史叙事
- 陈培华用双幅叠加创新画竹画苏东坡诗意新探索
- 北宋马贲花鸟画册(28×18cm)艺术鉴赏与收藏价值分析
- 书法的最高境界:墨舞云流,心手双畅
- 清代的瓷器制造水平怎么样,都有哪些高超的手艺传世?
- 凭一块残片“复活”千年宋锦!她用一生织出锦绣繁华
- 何挥毫:宋元绘画的当代传承与艺术升华
- 走进画学:以实力为尺,丈量艺术教育的可靠性与专业深度
- 书法与政治的双重巨匠
- 憨山德清写的行书《书法钩玄》,笔法得晋唐正统,启功评:五百年难见!
- 明代兵书版画研究
- 中外博物馆界聚会杭州良渚共话博物馆创新发展
- 编年岂徒哉:《资治通鉴》中魏征26年的人生史
- 热点国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