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龙江方正县老人口述日本开拓团当地所犯罪行
左上图:亲历者刘安发。中上图:进入“弥荣村”的日本妇女。1933年,日本武装“移民开拓团”迁入黑龙江省的永丰镇,并将其命名为“弥荣村”,当地中国农民约500人被驱赶。右上图:亲历者陶青山老人的左手无名指当年在“部落”时因饥饿偷食而被碾子轧断了一节。 下图:武装的日本“移民开拓团”成员正在伪满洲国北部佳木斯开垦土地。(新......
-
〓 试论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的非生态导向
【内容提要】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在激发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热情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导致现代社会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本文分别从强势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征服自然的观念的发展、还原论理论对世界认识的琐碎化和对自然价值的否认三个方面分析了近代机械主义自然观所蕴涵的非生态导向,并指出改变人们征服自然的价值观念是走出全球环境危机的前......
-
〓 延安整风时期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的基本方法
【摘要】开展适当的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经验。作为党史上一次大规模的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活动,延安整风坚持和运用了诸多教育方法,收到了显著效果。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内一次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集中教育运动。它之所以能够谱写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史上的壮丽篇章,关键之一就在于这次教育运动坚持运用多种灵活而科学的教育......
-
〓 为国民党腐败辩护值不值?
世人皆知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异常腐败。但对其具体如何腐败,却往往不甚了解。本文拟从党、政、军三个方面,对国民党大陆统治时期的腐败做一个立体化的介绍。党:地方各级党部无实权、没有钱、不管事如果把“腐败”限定为狭义的“贪腐”,那么国民政府在“党”这个方面,因其地方各级党部力量异常薄弱、地位异常低下,其实并不具备大规模“贪腐”......
-
〓 克格勃档案中的蒋经国卷宗
近年来,俄罗斯曾一度开放了许多苏联时期克格勃、苏共中央及共产国际的档案,其中也包括了蒋经国的有关档案。目前,这部分档案分藏两处:一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室,另一处则为联邦安全局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分局档案室。蒋经国在苏联待了12年,档案材料中有如下记载,“蒋经国在青少年时期是个精力充沛,城府极深的人,深谙坚忍之道。”“蒋经国......
-
〓 从朝贡体系到条约通商: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形态的变迁——鸦片战争170周年反思
【内容摘要】鸦片战争前,存在着一种近代意义上的非对称的“世界体系”。中英两国分别在不同的区域体系中控制着体系内部的平衡,但两国的对外战略构想不同,各自支配的体系的性质也不同。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东亚的朝贡体系有其自然的渐进式变迁的逻辑和进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贸易体系逐渐逊位,......
-
〓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官僚化现象,1878-1893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八篇
19世纪中叶,正值自强运动方兴之际,此阶段主要是以模仿西方的生产技术,采用新式机械为手段的改革,以达富国强兵之效。[1]不久,洋务派的注意力遂由军事改革,扩至贸经济发展,致力于新式工矿业建设。[2]上海机器织布局即在「分洋人之利」的思想下应运而生。[3]中国第一家具规模的本土新式纺织企业–上海机械织布局于1......
-
〓 浅议近代中国GDP核算中调查资料的使用问题
【内容提要】民国时期的大量社会经济调查报告是我们研究近代中国国民收入等经济史问题的主要资料来源。这些调查资料数量众多,可以支持多方面和多角度的定量研究,然而也存在着诸如调查质量参差不齐和取样不够完整等问题,再加上中国地域和行业的复杂性,要对国民收入进行整体性的估算,就需要我们在使用这些资料时注意对其进行甄别、修正和折算......
-
〓 甲午战前20年南洋海防经费收数考
【内容提要】南北洋海防经费供应的不平衡,是南洋海防建设落后于北洋的重要原因。关于甲午战前20年的南洋海防经费总数,现有研究以估测为主,没有实据支撑。本文根据江南筹防案、江南机器局局造轮船经费清单等档案资料,梳理南洋海防经费的筹措过程,统计其20年的总数约为1973万余两。【关键词】南洋;海防经费;收数甲午战前20年,南......
-
〓 《中国国家资本的历史分析》第二编结论
本编简短结论现在,根据以上对近代中国经济史实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对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企业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已经比较清楚,但是,这样的发展轨迹又有什么启示和说明了什么呢?这里,首先应当进行一下简单的小结:近代中国的百余年时间,是内忧外患连绵不绝的时期,根据以上各节史实的描述和分析,可以清楚地展示出,近代中国国家资本主义企业的产......
-
〓 民国铁路联运制度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以1913~1933年间的华北各铁路为中心
【内容摘要】国内铁路联运制度创立于1913年,是应中国早期铁路运营之需,由铁路中央管理机关(交通部、铁道部)和各铁路管理局共同推动创立、完善及实施的一项特殊制度。到1933年,这一制度已推行于华北、江南、东北等地区的多条铁路,并与运输负责制度相结合,对铁路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一方面推进了铁路运输秩序和设施的改善......
-
〓 试论近代中国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及其市场发展之近代化命题
——以华北市场“粮棉”价格为例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730070内容提要:过往学界常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中国市场的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深受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的影响,并就此而讨论近代中国商品市场之所谓近代化发展问题。但对近代华北市场商品价格结构变动与市场自身的商品结构形态之关系的实证分析说明,其商品价格结构变动更易受自身以“粮......
-
〓 菩萨心肠还是霹雳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美对日战略分析
注:这是2005年为纪念二战结束六十周年写的一篇老文。应《国防大学学报》编辑建议,于2012年5月做“与时俱进”的简单更新。本年本月,正值日本战犯石原莞尔的儿子石原慎太郎叫嚣“购买”钓鱼岛,而中国周边如菲律宾等蕞尔小国也在黄岩岛上和中国“对峙”,并且强行命名中国岛屿和海域,朝鲜武装人员在中国海域抓捕中国渔民。中国外交部......
-
〓 花生与番薯:民国年间山东低山丘陵区的耕作制度
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4【摘要】民国时期,受气候变化和市场化的影响,花生成为山东低山丘陵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形成集中产区。在高利润刺激下,低山丘陵区的农民通过种植花生融入国际市场,并利用种植花生的方式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受制于作物属性、粮食短缺和肥料不足,在种植花生的同时,这些地区的农民也大规模种植番......
-
〓 财富、权力与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的社会分层
一、引言关于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社会分层问题的研究,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范式,其研究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毛泽东等职业革命家;一是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研究型学派——“中国农村派”。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范式经过不断拓展,建立起关于农村问题分析的“土地制度决定论”的理论模式,其主导性概......
-
〓 1909,大清龙旗在南海:大清将亡,其行也壮——清政府南海维权记
前言鹤龄在1911年辛亥革命的炮火声中,清政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宣告灭亡了。没落的清政府,积贫积弱,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了太多的悲伤和屈辱,使得今天的我们回忆起那段历史来,尤感悲愤不已。然而,一篇《大清龙旗在南海》的帖子,却像黑夜中划出的一道流星,使我看到了行将就木的清政府的一个闪光点!就在它行将就木前的1909年,......
-
〓 近代中国货币、物价与GDP估算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GDP估算笔谈之二
1980年代以来,吴承明先生曾多次强调经济史研究中计量方法的重要性,他希望在有关经济史的研究中“凡是能够计量的,尽可能作些定量分析”。[1]计量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我们在经济史研究中更好地展开横向的国际比较和区际比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纵向的异时段比较,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史中许多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经济史研究中计量......
-
〓 中国近代乡村经济史研究的十大论争
【作者简介】李金铮,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教授。(天津 300071)农村、农业和农民是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基础。马克思说:“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农业劳动不仅对于农业领域本身的剩余劳动来说是自然基础,而且对于其他一切劳动部门之变为独立劳动部门,从而对于这些部门中创造的......
-
〓 近代中国佃农生计困苦原因考
中国封建租佃制度在二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中,经历了萌发、兴盛和蜕变、衰朽的全过程。与此相联系,佃农家庭经济也有一个产生、成长和衰萎的历史过程。近代时期、特别是20世纪初,佃农极度贫困化和贫农雇农化,完全无力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最低限度的生活,封建租佃制度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资本主义的路又被堵死,彻底废除封建租佃和整个封建制度......
-
〓 生于不义,死于耻辱——日本开拓团始末
“开拓团”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为了真正占领中国,日本向中国派来的组织,不光有军队,还有大量的移民。据不完全统计,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期间,共派遣开拓团860多个、33万多人。“开拓团”强占或以极低廉的价格强迫收购中国人的土地,然后再租给中国农民耕种,从而使500万中国农民失去土地,四处流离或在日本组建的12000多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