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华文化定位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全球化并不一定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可能加剧不同文化传统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因此,关于文化冲突与文化共存的讨论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是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宽容而引向和平,还是因文化的隔离和霸权而导致战争,将影响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命运。自第二次......
-
〓 创造力与文学的自信
世纪更迭之际,人们都在关注着文学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中的前途与命运。二十世纪末文学的日渐式微,引起了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和文化工作者的担忧。文学精品和文学大师的出现到底依靠什么?文学走出现时代的低谷到底依靠什么?纵观文学史,真正的文学精品和艺术经典,一定是一个历史阶段人类最高创造能力的体现和表征。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曾指出,......
-
〓 不能欣赏昆曲是知识分子素养上的缺憾——关于保存和复兴昆曲的几点设想
近闻中国昆曲艺术和其他国家的18项文化遗产同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该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还呼吁各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对它们加以保护、保存,俾之复兴。这不但使关心昆曲的人们欢欣鼓舞,就是对昆曲毫无所知的,也颇有人为之雀跃,因这为中国文化的辉煌又提供了一个例证。然而,我想,与此同时必须郑重......
-
〓 我们的上流文化哪去了?
2月18日,法国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发布预测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在全世界购买奢侈品价值将近1700亿欧元,全球44%的奢侈品将被中国人买走,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买下世界”,将成为“世界工厂”之后,中国拥有的另一个全球化身份。一方面,我们用低附加值创造着财富;另一方面,我们用高附加值消耗着财富。需......
-
〓 儒家能成为一种民间信仰吗?
新华网2010年12月7日的一则报道让曲阜教堂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官方本是正面宣传,不料却激起民间轩然大波。以十位知名学者联合签署反对书为开端,一些“儒家文化信众”在互联网上发起声势浩大的抵制运动,其余响至今未歇,以电子期刊发送的《儒家邮报》特辟“曲阜建耶教大教堂专辑”,到2011年1月16日已出至第八辑,而在呼吁停建教......
-
〓 国学究竟有什么用?
经常有人问我:“国学究竟有什么用?”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但其精华部分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能促使人把自己掌握的技术用到造福于人类的正道上来,这是国学无用之大用,也是人文无用之大用。试想,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
-
〓 呼吁理解佛教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禁锢的打破,佛教在民间及文化阶层中的影响不断扩大。这些年来,一些年轻人出家为僧为尼的事已是时有耳闻,在家吃斋念佛的学者、艺术家也是所在多有,可今年初歌手李娜在美国出家为尼的新闻还是引起人们的震惊。关心李娜的歌迷们有的深表婉惜,有的表示理解,更有人去猜测此事背后可能存在的种种隐密。可是,越过这个单一......
-
〓 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间哲学
哲学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从表面上看,哲学似乎离现实生活很远,其实哲学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哲学与一般应用性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等)相比,它并不教给人们什么具体的可操作的知识,更不可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果。但是,它从总体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
〓 21世纪佛教研究的展望
当前我国的学术研究的现状是:佛教研究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而且正在处于上升的时期;就佛学研究的人才而言,中青年已经成为佛学研究的主力军,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对佛教研究人才的培养呈几何级数的增长,现在每年仍在大学就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有几十人之多,仅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的学生达30人以上,我国培养出来一批硕士和......
-
〓 中国武侠小说会沉寂但绝对不会灭亡
前些年我国武侠小说创作出现了奇幻、穿越、玄幻等新类型,这些新的因子浸润到传统武侠小说中,形成了面目新鲜的武侠作品,我戏称为武侠小说的“转基因”。转基因的武侠小说,其奇妙的构思、出人意料的故事、复杂多变的情节、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为当代青年读者所喜爱,由此得到流行,为武侠小说创作带来了一个小小的高潮。网络刺激武侠文学创作数......
-
〓 请平民进入史书
2000年1 月1 日在北京的九华山庄召开了全国第一届“1949年的中国”国际研讨会,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划时代的年份,可对这一年的研究却姗姗来迟,历经半个世纪才有了第一次会议的召开。会议的时间又安排在千禧年的元旦,在步入21世纪的第一天,回顾20世纪的风风雨雨,那是什么感觉? 如果这一年又......
-
〓 学术目标的设定和转移
一切社会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同时也是有目标的。目的是根本,是逐渐发现和明确起来的;而目标则是假设,是不断设定和转移的。和比我年轻的学者交谈,经常会被询问学术目的和学术目标的问题。关于学术的目的,见仁见智,自有不同,我的看法已在上文开陈,这里只想就自己的体会,谈谈学术目标的问题。自1993年将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大历诗人......
-
〓 对当前书法“新帖学”热的一点看法
当代书法创作,主要还是针对各类展览赛事而展开的。为了适应展厅的展览效应和现代观众的欣赏口味,参加展览的书法作品,大都注重在幅式章法、字形结构、墨色变化乃至用纸用色等方面求新求异,以打破固有的均衡与常态,意在平面构成式的设计制作中,来满足对视觉张力的需求,有明显的美术化倾向。 当代书法创作,主要还是以继承创新为主流。在“......
-
〓 只是“鞋”上去了
请读者不要望“鞋”生义,本文讨论的只是教授名声问题。中国人是讲究名声的,教授更不例外。但这名声好坏也有个价值向度问题。文革电影中,一条“马尾巴”的“功能”经葛存壮老爷子那么一演绎,几乎作为典故流行开来,给教授黑臭名声又添一生动脚注。但那其实只是政治上的名声,教授毕竟还居“臭老九”之首,在“臭味”相投一群中,教授显然不是......
-
〓 “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阶段成果
沣西97SCMT1西壁剖面图加速器质谱(AMS)设备,可高精度测定微量14C样品。偃师商城北城墙发掘现场二里头遗址发掘现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黑陶豆(二里头文化一期)宾组月食卜骨拓本琉璃河96H108出土的“成周”卜甲编者按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这一项目在1995年秋开始筹备,1996......
-
〓 圆明园:究竟如何拯救你?
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回顾圆明园300年来的风雨沧桑和悲欢离合,圆明园就像是一面聚光镜,聚焦了三百年来人类现代文明对古代文明的摧残和颠覆,折射出资本主义的掠夺本性与丑恶面目。圆明园罹难是中华民族的“国耻”,也是人类社会的“公耻”。圆明园罹难是人类文明的毁灭和人类道德正义的沦丧,是人类良知的“墓志......
-
〓 儒家“和谐”思想的现代诠释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指导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工程,这个工程当然要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来考虑,就文化方面而言,如何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借鉴或者参考,是非常有意义的。在中国历史上有儒、释......
-
〓 倡扬国学,警惕“复古”与“装扮”
原编者按:丙戌开春,周汝昌先生投书本报,云其看到本报发表的关于国学的讨论文章,衷怀欣幸,他表达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期望,并建议我们就国学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近年来,国学声气大振,但同时又争论蜂起。我们遂就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困惑和问题,诚请周汝昌老回答,他的坦诚而富有启发的卓见,或许能为国学的复兴提供一份重要而有价值的......
-
〓 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与文化研究联姻是个全新的命题,新是新在文化产品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进入研究领域,促使书斋式的文化研究面向市场,这对传统的研究格局是一大冲击。什么是文化产业? 简而言之,是以文化产品作为商品进行资产增殖。应该说,从有商品以来,就有经营文化产品的商人,但是君子耻言利的传统使得文化研究者与商业行为自古就有一道鸿沟。现代......
-
〓 21世纪的佛教有进无退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精神文化现象,据考古发现和近代人类学者对一些地区原始部落宗教的研究,一致认为人类思想的起源是宗教,但是那只是一些低级或非常原始的宗教活动,拥有一些精灵崇拜和灵魂不死的初级观念而已。以后由于社会不断的进步,国家的建立和阶级的产生,宗教的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部落宗教、氏族宗教、民族宗教、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