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缘缘堂:丰子恺的精神家园
某件事(图中先生原型为夏丏尊) 资料图片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是丰子恺诞辰116周年。为了让读者重温先生的艺术成就,从去年始,海豚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6卷本的《缘缘堂书丛》。众所周知,“缘缘堂”不仅是丰子恺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归宿。他不仅几次撰文描述缘缘堂,还将自己的文章一再以......
-
〓 新修方志在学术上的两大突破——读《萧山市志》
方志是著述地域综合历史与保存文献典籍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渊源悠久,自成体系,是支撑和延续中国史志大国的基础文化工程。当代方志经过30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由首轮而二轮,发展势头良好,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普及之广、专业人员之众、社会影响之深,堪称无与伦比、前所未闻。在当代方志成果集群之中,作为全......
-
〓 《蒋介石的枪杆子》:黄埔军校与蒋介石崛起之谜
《蒋介石的枪杆子———从黄埔军校到黄埔系》,张雄文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9月第一版,48.00元文史作家张雄文是近年来独立写史的代表人物之一,史才、史学、史识三者兼备。读其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蒋介石的枪杆子——从黄埔军校到黄埔系》一书,再度领略他的“才、学、识”卓异独到之外,对黄埔军校及蒋介石的发迹史也有了全新了......
-
〓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假如傅山也有朋友圈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白谦慎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近30余年来,西方艺术史的研究已逐渐转向研究社会机制和艺术的关系,比如赞助人和艺术创作的关系。这一研究趋势在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中也有所反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了增订版的《傅山的交往和应酬》,收录了白谦慎对于傅山艺术交往的三篇论文。在中文发表的学术文章中,白谦......
-
〓 只将我手写我心——中华书局《近三百年学人翰墨》编读散记
《近三百年学人翰墨》,许宏泉著,中华书局出版 如果单是一套收集书法作品的集子,我想我是不看的。因为那就有点像逛逛珍奇的兰花展,好看许是真的好看罢,可我也实在看不出什么好来。 有些人自少临帖习字,几十年下来技法娴熟,单成了“职业书法家”,并乐于在“职业化提升”的道路上高歌猛进,而其字外却是一片白茫茫、空洞洞,......
-
〓 《中国古代食盐产地分布和变迁研究》:了解中国古代盐业发展的窗口
吉成名教授《中国古代食盐产地分布和变迁研究》以盐种为经、行政区划为纬,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食盐产地,厘清了各个时期有哪些食盐产地以及这些产地的具体位置等信息,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古代盐业发展历史,对于今天寻找盐卤资源、发展盐业生产也具有参考价值。历史时期,我国有很多盐场、盐池、盐井等。有些产地至今仍在生产......
-
〓 戏梦人间——评《游金梦》
《游金梦》的作者把《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放在一起来讲,浅近而有深意。乍看是各自独立的小文章,彼此无多大关联,但掩卷细思却觉得有一种味道贯穿全书,让人读出其中“人”的意味,以及真实生命的欲望和苦楚。作者在序言中说:“游戏与幻想、金钱与欲望、爱情之梦,是三部小说核心的内容,合奏起来是激荡的生命乐章。在一般读......
-
〓 旧影依稀故乡远——读十年砍柴新作《找不回的故乡》
《找不回的故乡》 十年砍柴 著 山西人民出版社 “故园依旧在,乡人已不识”,曾经那个熟悉的故乡已渐渐远去,但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音乡情却深深刻在骨子里。十年砍柴的《找不回的故乡》是一本挖掘故乡历史的散文随笔集,旨在打捞湘中大地上那些曾经的故人旧事,理清一条湘中历史演变和发展的清晰脉络,也为故乡依稀远去的旧影留下些......
-
〓 《易中天文集》首发:思想界风云人物云集
易中天文集首发式于5月22日举行 《易中天文集》首发式见证人合影。后排左起:全国政协委员陶斯亮、法学家江平、经济学家茅于轼、历史学家资中筠、教育家刘道玉、叶选基、胡德平;前排左起:法学家张思之、上海文艺出版社社长陈徵、法学家贺卫方、学者易中天、新浪网总编辑陈彤5月22日(周日)下午4点,由新浪网、新浪微博和上海文艺出版......
-
〓 【作家访谈】方方:追问到底,便坠入虚无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方方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25.00元 如果说过去只是把伤痕打开给你看,那么现在,方方把这伤痕撕裂了,而且告诉你说,无可救药。这是我读完《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之后的感受,那种被深深的绝望紧紧攫住的悲伤,让人一下子透不过气来。 这伤痕是社会中存在的某些弊端,如果不予重......
-
〓 新书推荐:[美]沙培德著《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
《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美]沙培德著,高波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一版,78.00元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落败,令全国上下为之震惊,激进变革随之次第展开,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本书对中国在这半个多世纪里经历的剧烈变迁作了全景式叙述。以时间为经,主题为纬,以叙......
-
〓 《史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开栏语】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国学就像一缕古老的乡愁,即使远隔迢迢山水,也依然萦绕心头,仿佛从未曾离开。如欲亲近国学,第一莫若读书。然而自古迄今,国学典籍浩如烟海,不可胜计,仅《国学宝典》中便收录有五千余种,倘若茫然闯入,难免转向迷路。为此特开设“典策时光”栏目,每期介绍一种国学典籍,以期能略尽佐学知津之效。典者,经典......
-
〓 “盛世危言”——《叫魂》读解
编者按:2016年2月15日,著名汉学家孔飞力去世。孔飞力(Alden Kuhn)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孔飞力著作不是很多,每一本书之间出版的间隔都很长,但每一本著作问世都引起轰动,是学术界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剑”。他的学术著作主要......
-
〓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与时俱进的“非遗”保护理论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正式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浪潮。中国作为缔约国,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不仅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
-
〓 浩博渊雅,惠及学林——评《〈辞海〉(第六版)人物条目辨证》
《〈辞海〉(第六版)人物条目辨证》,田忠侠著,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5年4月第一版,160.00元 田忠侠《〈辞海〉(第六版)人物条目辨证》(以下简称《辨证》),已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余亦尝执教高校文科,与作者素有切磋研讨之谊,知其为学以文字训诂与文献考据见长。其前著《辞源考订》《辞源续考》《辞源通考》及《萤雪......
-
〓 探秘林风眠的后半生——读《画未了:林风眠传》
《画未了:林风眠传》,郑重著,中华书局2016年2月第一版,48.00元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研究林风眠绘画艺术的论文、专著可谓汗牛充栋,难以详数。但林风眠的传记则是屈指可数,可读而又可信之作更是少之又少。郑重先生的《林风眠传》(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和2008年版)无疑是一部筚路蓝缕之作,影响......
-
〓 《大师教语文》:学习传世经典缅怀大师教诲
《大师教语文》 叶圣陶、吕叔湘等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由叶圣陶、吕叔湘等著的《大师教语文》一书,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经历了我国三个社会变革的历史阶段。 大师开讲座 盛誉传京城。第一阶段,是从1962年夏天到“文革”前。新中国成立以后,大批有志青年涌入国家机关投入建设高潮。他们经历了各次政治运动,独独没有经历......
-
〓 定山先生集
明嘉靖十四年刻白绵纸印本,残存卷三至六一册一般明版残书,即使是白绵纸嘉靖本,直到“文革”前都还算不上什么。普遍把明版残书当善本来卖,只不过是近几年间才有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个例外,个别稀见的明刻残本过去也一向为人珍重。我得到的这部《定山先生集》残本,带有“文革”前中国书店的标价签,写明时价是“1本8元”。这当然非同寻常。......
-
〓 更堆培杰破译藏地“音乐密码”
众所周知,古代乐谱的解读是一项难度极高的工作。而西藏大学教授更堆培杰通过20年不懈努力,完成了《西藏古乐谱研究》一书并付梓出版,《赏心悦耳目之喜宴》——这部曾被誉为“天书”的西藏宫廷乐舞“卡尔”古乐谱被他成功破译。 西藏宫廷乐舞“卡尔”的古乐谱《赏心悦耳目之喜宴》一度被认为是“天书”,极其难懂。幸运的是......
-
〓 推动中国美学走向世界《中国美学》第一辑问世
本报讯(记者鲁大智)由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美学》新书沙龙:走向世界的中国美学”最近在京举行。上世纪初国学大师王国维开始向中国介绍德国近代美学,从那时起直到现在,一百年来,我们更多地是引进和学习西方美学,而向西方介绍中国美学却做得很少。与会专家指出,这种状况应当有所改变,这不......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