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史海钩沉:百年前的译文——“说部丛书”阅读记
“说部丛书”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学翻译丛书,从清光绪二十九年底开始出版,所出第一本是梁启超译西方政治小说《佳人奇遇》,后又陆续出版过《经国美谈》《迦因小传》等书,共10集92种,到1909年出齐,内容涵盖了翻译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传记、神话和寓言等。1914年,商务印书馆开始重新编辑出版“......
-
〓 字面意义之下的《左传》——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
《〈左传〉的书写与解读》,[美]李惠仪著,文韬、徐明德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第一版,56.00元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左传》无疑聚合了多重繁复的价值意义。一方面,它位列十三经,代表了经典雅正的史学品格;另一面,它又是言辞、故事的汇编,处处彰显史家对“文”(修辞)的追求。李惠仪的《〈左传〉的书写与解读》一书,为......
-
〓 张申府与20世纪中国哲学
《张申府文集》于2005年1月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它的出版对我们了解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以及学术文化诸多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历史资料,正如张岱年先生在该文集的《序》中所说:“张申府是当代中国的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申府先生对20世纪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的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我这......
-
〓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光盘出版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并组织拍摄的《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光盘,近日在京出版并举办捐赠仪式,将此捐赠给各省市图书馆、京剧院团和艺术院校。本套光盘共70集,收录了京、津、沪、鲁等地的70位京剧老艺术家谈戏说艺的宝贵影像资料,并整理为70集专题访谈纪录片。这批老艺术家中有各行当、流派的表演艺......
-
〓 儒学和现代化:一种合理的紧张
——陈来谈儒学的当代意义
【提要】本文是2012年11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在韩国接受首尔大学梁一模教授的访谈,现予以转载。梁:如今在中国国学热,对于孔子与儒学的社会的关心越来越集中,您认为其原因何在呢?陈:国学热反映了广大人民在建设精神家园方面对本土的传统资源的热切渴求。社会转型需要一种与革命时代不同的意识形态,这是儒学在当代中国重......
-
〓 《书卷多情似故人》:民国小品文撷珍
《书卷多情似故人》将民国时期林语堂、胡适、鲁迅、巴金、茅盾、戴望舒等大文学家们发表在文学报刊上优美小品文撷英取华、结集出版的文化精品。 本书编者倪雪君博士,是一位在著名高校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的学者。她在从事近现代文学史研究时,研读了大量民国时期的优秀文学期刊,为大师们在治学、读书、立言等方面的智慧、思......
-
〓 缘缘堂:丰子恺的精神家园
某件事(图中先生原型为夏丏尊) 资料图片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资料图片 【编者按】 今年是丰子恺诞辰116周年。为了让读者重温先生的艺术成就,从去年始,海豚出版社陆续出版了16卷本的《缘缘堂书丛》。众所周知,“缘缘堂”不仅是丰子恺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归宿。他不仅几次撰文描述缘缘堂,还将自己的文章一再以......
-
〓 “盛世危言”——《叫魂》读解
编者按:2016年2月15日,著名汉学家孔飞力去世。孔飞力(Alden Kuhn)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哈佛大学希根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孔飞力著作不是很多,每一本书之间出版的间隔都很长,但每一本著作问世都引起轰动,是学术界名副其实的“十年磨一剑”。他的学术著作主要......
-
〓 欲回天地入文章——读叶朗先生《文章选读》
叶朗先生是当代中国美学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学术观点常常在学界乃至社会文化界引起广泛注意。他的研究总能注意本学科的前沿发展态势,思考当代人类面临的问题,每有新作,总有引领风气的意味。前此出版的《美在意象》一书,就被学界视为近十年多来国内美学研究最重要的一本著作,成为推动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基础性作品。2010年,在他......
-
〓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出版
2014年4月,《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正式出版,图录根据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单,以文字分类、以时代先后为序,收录了众多珍贵典籍。2013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包括1516部古籍。本批《名录》包含诸多亮点:一是甲骨文首次入选。全国7家单位收藏的53872片甲骨文入选名录,殷墟甲骨文有着......
-
〓 《藏书票的故事》:藏书票诉说的历史
蚀刻版画(1913年) 亚历杭德罗·德·力克尔(1856—1921)作 藏书票是艺术家和收藏家讨论艺术设计的互动平台,它不仅是一门艺术,同样也是艺术家与票主间完美的智慧结晶。藏书票诉说的是多元的历史,有的是藏书史,有的是艺术史,有的是名人雅士的豪情往事,有的不过是小人物的闲情旧事,正因为这些私密元素的存在,使鉴赏......
-
〓 顾立雅与《中国之诞生》
顾立雅收藏的部分甲骨 《中国之诞生》(The Birth of China, 1936)是美国汉学家顾立雅(Herrlee Glessner Creel,1905—1994)的成名作,完成于他在北京留学期间(1932—1936)。顾氏回国后长期执教于芝加哥大学,是该校中国及东亚研究的奠基人。顾立雅去世后,他的学......
-
〓 古籍整理的重要收获——《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出版
《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选刊》,是著名学者安平秋教授领衔的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海外汉籍学术团队经过15年默默耕耘而完成的规模较大、价值较高的重要研究成果。这套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丛书,收入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66种,共计170册。2010年全国社科规划办将“国外所藏汉籍善本丛刊”立为国......
-
〓 重温战争记忆呼唤和平友好——村上春树新作《刺杀骑士团长》评析
故事以“我”对身边睡着的孩子叮嘱“你相信比较好”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话作为结语,传递出呼吁日本年轻人正视历史的信号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新作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的出版引起了东亚地区广泛关注。该作面世仅3天已在日本国内售出47.8万部,因书中撰写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受到中国读者高度重视。今年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80周年,对于......
-
〓 《荆楚文化普及丛书》:荆楚文化光耀中华
由湖北省政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王生铁任策划编审的《荆楚文化普及丛书》(包括《荆楚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荆楚百件大事》《荆楚百处名胜》《荆楚百位名人》《楚荆百位著名将领》《荆楚百处古代建筑》《荆楚百个中华之最》《荆楚百件馆藏瑰宝》,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项143万字的大工程,呈现了灿烂的荆楚......
-
〓 顾青:真正的古籍数字化是建立一套综合的知识服务体系
【编按】2013年中文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国际研讨会上,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指出:理所当然的文物性善本不一定是文本性的善本。古籍数字化,依据的主要是文字,而不是文物。设想中的真正的古籍数字化,应该是将古籍文献和出土文献以及学术研究成果有机关联而建立的一套综合知识服务体系,能够提供检索、类聚、信息链接、知识提示、乃至跨学......
-
〓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迟到半个世纪的回忆
图为书中照片,梁思永(左)与梁思成1935年春在安阳殷墟考古工地。“思文”二字,语出《诗经·周颂》:“思文后稷,克配彼天。”意思是说,后稷的文德,当配享于天。引申为后世对先贤事迹的追念。这部《思文永在》就是一部追念先贤的著作,满怀一位女儿对自己父亲长久的眷恋与怀念,父亲的名字——思永,在嵌入书名的同时,更是深深地嵌进作......
-
〓 地域文化史研究的新探索——《湖湘文化通史》述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各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湖湘文化历经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由朱汉民先生担任总主编的五卷本《湖湘文化通史》,对湖湘地域文化的漫长历史做一贯通性的研究,它的面世不仅可以填补当前湖湘文化研究的空白,同时也成为当代学界对中华地域文化研究的一种独特的新探索。《......
-
〓 中国人的性格、灵魂和情趣——叶朗谈《中国文化读本》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朱良志著 外研社 2008年4月出版 “向普通读者介绍中国文化,既要通俗、生动,还要为读者提供一种对中国文化有深度的认识,只有这种有深度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北京大学教授叶朗这样总结撰写《中国文化读本》的心得。 2007年,正值北京奥运会前夕,如何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成......
-
〓 “文学史”的重新建构——《新文学史》中文版问世
这一卷论文的出版标志着一年一卷的《新文学史》(New Literary History)杂志精选中文版的问世。本刊原先只能供通晓英文的中国读者阅读,而现在则将为所有对当前西方学术界的文学和文化讨论感兴趣的中国读者所阅读。因此这一计划的实施将大大地促使国际间的知识理解和交流成为可能。《新文学史》创办于1969年,作为本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