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出版
本报讯(记者鲁大智)《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新书发布暨钤印本启动仪式8月26日在京举行。“小莽苍苍斋”是曾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的书斋名,《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是田家英所藏的清代学者书札总集。《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出版,是“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项目之一。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出版中心负责人赫晓琳介绍说,......
-
〓 重回《胜利日》现场
▶1945年8月,延安隆重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会”▼1945年8月,上海市民涌上街头,庆祝抗战胜利东北民众欢庆抗战胜利《胜利日》安平著 华文出版社 安平的新著《胜利日》,为我们展示了胜利者与战败者在同一历史时刻、不同历史空间、不同社会视角的观察和记录。讲述从重庆、延安、东京、华盛顿到莫斯科在胜利日前后的反应,呈现......
-
〓 文化视角:古迹新知与人文洗礼
《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 葛承雍 著 文物出版社 朴素典雅的《古迹新知:人文洗礼下的建筑遗产》,阐述了建筑遗产不仅记录着物质技术史,也记录了文明观念史。通过文物建筑关注人文熏陶的洗礼,是一个国家不甘只重技术不重人文的品德,因为建筑遗产是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文明国家共有的精神财富和人文理念。本书以......
-
〓 《毛泽东诗词书法集》收录众名家手书毛泽东诗词
本报讯近日,由王凤琦先生收藏、名家书写的《毛泽东诗词书法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画册收录了60余位名家手书的毛泽东诗词。藏主王凤琦是位书画收藏家。“文革”中珍藏悉被抄家,转而请当时来往的书画家和文人墨客为自己抄录毛泽东诗词,计60余件。这批诗抄具有丰富多元的艺术性,反映了不同的书风和流变;又在不足一尺的笺纸......
-
〓 第十一届文津奖推荐图书57种
社科类29种1、《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陈来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徐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3、《丁玲传(2册)》,李向东,王增如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4、《故宫营造》,单士元著,中华书局5、《世界秩序》,(美)亨利·基辛格著,胡利平,林华,曹爱菊......
-
〓 黄梅戏音乐家时白林出书回忆人生
本报讯近日,由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编撰,时白林著《我的音乐生涯》、周志友主编《时白林研究》同时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时白林是安徽省黄梅戏艺术的泰斗人物,曾经与严凤英、王少舫、陆洪非等老一辈黄梅戏艺术家一起,共同催生了《天仙配》《女驸马》等经典黄梅戏作品。《我的音乐生涯》收入时白林从初与艺术结缘到成为音乐大家的人生经历,还精......
-
〓 彭程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平中见奇
本报讯继散文集《漂泊的屋顶》《镜子和容貌》《急管繁弦》之后,作家彭程推出最新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线装书局)。凭借着敏锐的感受能力,作家以有限的个体生命体验,感应和揭示无限的存在,透过日常生活状态挖掘灵魂深处的奥秘,通过感性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沉郁醇厚的理性力量。“同雷诺阿一样,彭程在这部作品中描写的大都是凡人细事,从......
-
〓 心念桑梓慨怀乡情——《大道周口·王学岭诗文书作集》序
(书法)王学岭(书法)王学岭 周口雄踞黄淮平原,气候温和,川泽沃衍,物产丰美,是我国远古先民理想的栖息地。由于地处南北要冲,东夷文化和楚文化交汇碰撞,各种思想学说并行不悖堪称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片土地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发达的农耕文明,异彩纷呈,不胜缕述。周口文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先秦以《诗经·陈风》为......
-
〓 不懈的汉学研究之旅——从《朗宓榭汉学文集》谈起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教授是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汉学系讲座教授暨系主任、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人文研究院院长,著名的中国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专家。他曾先后就学于德国海德堡大学与慕尼黑大学,并师从著名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uer)教授,于1983年获得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
〓 冯梦龙的经学力作——读《论语指月》《孟子指月》两书
《论语指月》、《孟子指月》,[明]冯梦龙著,阿袁编注,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素有明代通俗文学第一人之称的冯梦龙先生,其平生所纂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亦即所谓“三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喜闻乐读;而他毕生殚精竭虑所撰的经学著作,如《四书指月》《麟经指月》《春秋衡库》《春秋定旨参......
-
〓 《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会通问题
饶宗颐先生在《远东学院藏唐宋墓志目引言》中说:“向来谈文献学者,辄举甲骨、简牍、敦煌写卷、档案四者为新出史料之渊薮。余谓宜增入碑志为五大类。碑志之文,多与史传相表里,阐幽表微,补阙正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新出石刻与唐代文学家族研究》(胡可先著)正是利用石刻大宗之墓志来研究唐代的文学家......
-
〓 新书架:蒋勋著《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蒋勋著,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本书精炼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学精粹,对玉石、陶器、青铜、帛画、石雕、壁画、书法等进行了美学意义上的赏析评价。...
-
〓 金融学博士戴萦袅“微观”《红楼梦》
本报讯日前,戴萦袅新书《微观红楼梦》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戴萦袅是上海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之一,目前在欧洲攻读金融学博士,能用中文、英文和德文写论文和小说、散文。从小喜欢古典文学的戴萦袅对《红楼梦》尤为喜爱,自2013年起撰写了一系列以“微观红楼梦”为主题的散文。本书即为这些文章的结集,有关于《红楼梦》的个人审美,......
-
〓 来新夏先生的随笔
“来新夏随笔自选集”(《问学访谈录》《书卷多情似故人》《说掌故论世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来新夏先生生于书香门第,青年时期的求学阶段是在抗战的特殊时期度过的。他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时代,遭遇过“文革”的考验,可以说历尽坎坷磨砺,但内心深处蕴藏的老庄精神使其对人生有着超然而独特的理解。他的文章......
-
〓 《宋词菁华》前言
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中唐时代,开始由过去一统天下的局面,分化成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现实。所谓三分天下,首先是由于韩柳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散文创作的繁荣;其次,起源于民间的小词也逐渐登上文坛,而引起文人的重视,并尝试拟作,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波浪推涌,汇为奔流的江河,唐诗过后,竟成为宋词的天下。词原本是配乐的诗歌,而......
-
〓 先秦文学研究如何出新意——读陈桐生新著《先秦文学十论》
《先秦文学十论》,陈桐生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52.00元先秦文学以其语言艰深而令人生畏。在这片古老的文学研究领域,要想发掘出一点新的东西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近日读陈桐生新著《先秦文学十论》,感到作者所讨论的十个论题篇篇有新意。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利用新出土文献,是《先秦文学十论》出新意的途径之一......
-
〓 考量历史的平常心——《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读后
在中国的读书市场,许多作者的走红,许多书籍的畅销,是让人很难理解的。王国维、陈寅恪的著作也能成为畅销书,不能不说是很奇怪的现象。《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风行读书界时,我并没有读到,反而是两年后在遥远的学术之都–京都,授课读书之暇,在闲适的心境中阅读了它。据我的体会,在不同场合、不同心境中读同一本书,感受是很不......
-
〓 敦煌文学作品整理本提要
以分类辑录方式整理敦煌文学作品,在敦煌文献整理中开始最早,成果也最多,已正式出版的整理本不下数十种。本文拟就敦煌诗、词、赋和变文等不同体裁,选择其标志性成果予以评介,并对相关的学术进程做一个简要的勾勒。王重民《补全唐诗》 《补全唐诗》初刊於《中华文史论丛》第三辑(1963年),後收作《全唐诗外编》第一编(中华书局,19......
-
〓 对中国佛教文学史原生态的探寻——读陈洪《佛教与中古小说》
佛教与中古小说之因缘关系,是近现代学者们长期以来一直加以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梁启超、胡适、陈寅恪、鲁迅、钱钟书、季羡林、饶宗颐、孙昌武、加地哲定等前辈学者,或从细微处入手,注意对其中某些个案进行历史溯源;或从宏观上把握,着力描绘中古小说,特别是志怪小说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所受到的佛教因素的影响。他们不时迸发出的充满睿智......
-
〓 “北京口述历史”系列丛书:口述中的历史记忆
同仁堂 资料图片 历史本身是多元的,相对于传统史学,口述历史是对历史的更多元化的解读。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口述历史也展现了它更为多元的丰富内容。口述史无疑是微观的,因为微观,所以更加细腻,像是建筑的一砖一瓦。正是通过这些一砖一瓦,建立起一座大厦。口述史,好比是通过对一砖一瓦的观察,进行总结,而形成对这一大厦更为深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