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不该过于围着排名榜办学
据媒体报道,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近日发布最新世界大学排名,共有1300所院校上榜,首次有中国大学跻身前20名。这被一些人视作中国高校建设取得的新里程碑。不过,社会舆论对排名榜并没有表现出过度兴奋。在各种高校排名榜的长期轰炸和冲击下,社会已能比较理性客观地对待中国大学排名,......
-
〓 文化评析:聆听许渊冲先生的文化嘱托
人生百年,先生千古。6月17日,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逝世,网上网下共同悼念。关于他的公共记忆一幕幕闪回:89岁,他接受笔者的采访,面对“诗译英法唯一人”自评,他朗声一笑:“我们中国人,就应该自信,就应该有点狂的精神。”93岁,获得国际译联“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以一封优雅的英文信书面答谢。相比终身成就奖,他的豪情在未......
-
〓 繁盛时节 端午风味
端午节临近夏至,时节至此,万物繁盛,总觉得天地间诸般景致的色彩要比其他时节浓郁许多。斑斓之外,端午还生机勃勃地冒着气儿,这气息中夹杂着此时草木果蔬特有的清香,是四时生活里溢出的好滋味。这滋味最先被记忆在唇齿舌尖。端午时节带给人们最难忘的美食,首屈一指当然是粽子。芦苇也好箬叶也好,此时都被春夏一日胜过一日的阳光养得翠绿欲......
-
〓 AI续写名著成爆款 我们该为此忧虑吗
近来,人工智能(AI)续写经典小说,其情节曲折却又颇有创意,在一些文化社区和视频网站引发热议。一时间,人类作家能否保住饭碗再次成为讨论话题。这种担忧并非文学创作领域所独有。在新闻业中,新闻算法程序或所谓的新闻写作机器人早已实现广泛应用。这些程序除了能撰写和发布新闻资讯外,还能基于用户的新闻信息消费行为特征,对后续新闻主......
-
〓 刘醒龙:回望武汉
去年的此时,武汉刚刚解封。一年来,每一次旧地重游,内心都十分欣喜,却不敢让一丝一缕的欣喜外露,生怕触碰了某根敏感的神经。因参加中国“抗疫文学与文学抗疫”专题论坛,走进华中师范大学,这是武汉解封一年来我第一次来到华师校园,免不了一边回首往日,一边说一句很俗的大实话:“桂子山上的春天实在是太好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
-
〓 《标准》发布只是第一步,国际化仍需努力
近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GF0025-2021)(以下简称《标准》)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并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面向外国学习者,全面描绘评价中文语言技能和水平的规范标准。据悉,《标准》将学习者的中文水平从低到高分为三等,即初等、中等和高等,在每一等内部根据水平差异......
-
〓 文化评析:三星堆文物为何再度引发高度关注
近来三星堆遗址又“火”了!在这一轮考古挖掘中,新发现的6个坑已出土金面具残片、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其中一件黄金面具体量非常大,有可能成为国内所发现的同时期最大黄金面具和最重金器。一时间网上热议不断,甚至有媒体将三星堆称为“热搜顶流”。公众纷纷讨论三星堆遗址,彰显了三星堆的独特魅力和深沉内涵,强化的是文化......
-
〓 马识途:怀念周有光老人
我认识周有光先生很晚,慕名已久却无缘识荆。一日在京和老友张彦(《今日中国》原副主编)说起,恰他是周老旧友,于是便引我去周老家拜访。我们寻寻觅觅,终于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背后找到了坐落在后拐捧胡同的一幢旧楼,这便是周老家所在地。我们沿楼内陡梯上到三楼,走进周老的家,来到他窄狭的书房。书房两壁书架的中间,靠窗有一张三尺小桌,......
-
〓 文化评析:“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缘何上热搜
微博热门话题里,文学算是个“冷门”。然而,“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近日登上热搜,阅读超过1亿次。这可能得益于平台在算法上的“照顾”,也和新年来临,一些机构评选新书有关。不管如何,大家对文学的热情是实实在在的。话题的置顶内容是这条:“如果我们生命中的某一瞬间可以向文学敞开,那我们所感到的那种破碎和孤独感,它就可能得到陪伴或......
-
〓 画中话节气:立冬,迎接惬意慢时光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当凛冽寒风吹落半树黄叶丹枫,大地一显肃穆萧瑟之景时,冬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立冬是秋冬节气之交,也是进入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代表冬季由此开始;冬,终也,有万物收藏之意。人们完成秋季果实的收晒储藏,动物们也准备进入休眠,迎接惬意的冬日慢时光。从冬......
-
〓 琐语中秋
“端午节之后的大节日,当属中秋节了”(迟子建),不过中秋节只是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节日,外国人未必懂得它的节日内涵。汪曾祺1987年中秋节在纽约给妻子施松卿写信时就提到,“美国人不过中秋,安格尔不解何为中秋,我不得不跟他解释,从嫦娥奔月,中国的三大节,中秋实是丰收节,……他还是不甚了了。”赏月是中秋节的保留节目。贾平......
-
〓 “写小说”而非“表演写小说”——我眼中的作家钱钟书
作为钱钟书的读者,我想从个人的阅读经历谈谈对这位“老文化人”的一点儿感受——在这儿得说一句,所谓“老文化人”指的是“老的文化人”而非“老文化的人”,这种辨析就来自于钱钟书本人在《围城》里发明的句式,最初说的是“老科学家”高松年校长。又很惭愧,我缺乏严格的学院训练,尽管也知道钱钟书写过许多充溢着学问干货的巨著,《谈艺录》......
-
〓 光明论坛·温故:富有之谓大业 日新之谓盛德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在谈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时,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这一典故,强调了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指出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出自《周易·系辞传》。从字面理解,“业”是成功、功业,“德”是德行、......
-
〓 光明论坛:破除SCI崇拜 回归学术初心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强调,要逐步规范学术论文指标,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此次改革与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
-
〓 文化评析:文学经典融入流行音乐是种可贵探索
2020年刚过半,“2020十大神曲”“洗脑神曲排行榜”等便相继出炉。诸如此类的网红歌曲可谓占据了当下流行音乐市场的半边天,一些歌词简单、意义庸俗的网络口水歌,不时飘荡在大街小巷。面对近年来文艺创作领域存在的有数量、缺质量以及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些有理想的流行音乐创作者正在努力发力,寻求自我超越,探索以各种......
-
〓 读书:从不悬目的到自生目的
无论教学,还是做研究,对学生,还是对自己,我都十分强调要读书,只有读好书,才能教好书,关于读书的心得体会,自然也比较多。我以前在某网站连载过一部《岸边读书记》,总有四五十篇文字,文言白话各有其篇,文言文占了十之六七强。曾有人问我:何以取“岸边”为名?其实这原本是清代周济批评南宋张炎的词过于局促,如在岸边“把缆放船,无开......
-
〓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宋代女性服饰不再如唐代那般艳丽奢华,而是追求自然质朴、恬静淡雅、婉约内敛的风格,彰显高雅之品味,细腻之品质。形韵:于曲线中求纤细之美 宋代女性含蓄婉约,审......
-
〓 广泛阅读助力青少年成长
【专家点评】 阅读,于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人生的知识结构奠基与价值观念体系形成,很大程度在此阶段完成。如果说吃营养餐是为了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体格,那么阅读则是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以往我们倡导青少年读书,多是强调阅读文学类经典著作。近年来,广泛全面阅读日益受到重视。不仅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全......
-
〓 教师专业成长三字诀:悟、通、新
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不同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顺利、有的坎坷,其中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主观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自身专业成长的效能?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
〓 把好毕业论文出口关,关涉育人“含金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支撑点,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也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而论文,是本科毕业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