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强调:“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的内外部风险空前上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不困在......
-
〓 文化评析:推动多层级博物馆协调发展
日前,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博物馆强国建设,离不开一个不断优化的博物馆结构体系的支撑。由博物馆结构体系所决定,多层级的博物馆协调发展势在必行。博物馆体系有多层级,一个层面是指博物馆在规模体系上有大、中、小之分;另一个层面是指博物馆所有者有国有和......
-
〓 光明论坛·温故: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人生天地间,长路有险夷”出自诗人元好问的《临汾李氏任运堂二首》。“两朝文笔谁争长,一代诗人独数君。”“健笔能争少陵席,胸襟高挂大河帆。”自金、元......
-
〓 光明论坛·温故: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中指出:“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出自唐太宗李世......
-
〓 文化评析:戏曲进校园究竟卡在哪
邯郸小学生戏剧节常年不断,连云港戏曲校园专场由少变多,南京林业大学戏曲化妆体验别具一格……当前,戏曲进校园正在全国紧锣密鼓地开展。然而,点上有突破、面上难展开,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还没有真正有效形成,离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全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的任务还有不少差距。政策有要求,学校有意愿,学生有需求,业界......
-
〓 当代书法作品中的“古今字”现象
古今字。清代学者戴震在《答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中说:“古字多假借,后人始增偏旁。”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家段玉裁认为:“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着谓之古今字。”古字和今字在字形结构上都有造字的相承关系。当代书法创作中常见的用古字现象,已成为时尚。有些古字可用,有些则风马牛不相及了。古今字从形体结......
-
〓 让博物馆进入生活场景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博物馆面临着多重挑战。其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去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决定暂停开放,这是世界范围内博物馆普遍处境的一个缩影。当然,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在疫情......
-
〓 追思·梨园失泰斗 杜鹃泣近芳
4月17日傍晚,我在书桌前写东西,不知何故,突然想与杜近芳先生通个电话。拨通电话后,得知先生精神好转,随即与她视频。手机屏中的杜先生面容浮肿憔悴,斜躺在病床上,看见我后有点激动,嘴里发出我始终没听懂的声音。为了不让老人家太劳累,我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挂了。谁料,这短暂的一面竟成永诀!几个小时之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粹......
-
〓 文化评析:套路作文怎样“解套”
当代语文教学中,作文是一个难题。近日,有媒体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应试作文和好文章长期存在着冲突”,再次引发讨论。然而,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作文这个难题似乎并不存在。那时,写作文是很简单的事,简单得让人惊讶。古代的许多孩子七八岁就能作文,有的甚至更早。陆定一就说过:“我查了一本书《唐说荟》,知道一千多年前唐代有不少孩子,‘......
-
〓 光明时评:技术社会,我们还需要哲学吗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加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在这场技术驱动的大变局中,有人说哲学“无用”,已成为一种近乎边缘化的学问。也有人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哲学”的时代,哲学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应对风险、克服内卷的重要武器。这种貌似“非此即彼”的争论,本质是“各自言说”的不悖。前者是......
-
〓 慎终追远话清明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扫墓敬祖、表达自己敦亲睦族的情感追求的全民节日。瞭望中华大地,从白山黑水到云贵高原,从黄土高坡到东南沿海,千山万岭一起点燃蜡烛香火,以古老的方式向祖宗致敬,向先人致哀。多少个世纪,多少代人,多少个清明节,炎黄子孙敬奉先祖、怀念故人,早已成为全民族的集体行动。清明祭祖拜宗是民风,是乡俗,是文化,更是孝心、......
-
〓 弘扬“新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日前表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培育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既是历史传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光明日报2021年3月3日)所谓的“新乡贤”,即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
-
〓 说“儒”
儒,最早是一种行当,自祭祀从业者中剥离出来,算神职人员吧,专司治丧的礼仪和规程。用俗话说,就是操办丧事的。我们中国自古就有厚葬的传统,因而这个职业比较受人尊重,但社会地位低,《说文解字》:“儒,柔也。”到了孔子时代(春秋晚期),儒门发扬光大,由亡人的哀荣规则,扩容到人立身于世的规则和风范,由术士而学派,由死人而活人,这......
-
〓 与孟子有关的名字
古往今来,与孟子有关的名字可谓不少。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叫得响的名字就有好几个,比如唐代田园诗人孟浩然,北宋《千里江山图》的作者少年天才王希孟,元代散曲大家、名臣张养浩……名气等而下之的,那就更多了。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在宋元明清几代,“希孟”“养浩”“师孟”“宗孟”等带有明显孟子印记的名字,在文人中可谓备受青睐,其受欢迎程......
-
〓 代表委员手记·韩再芬:传统艺术需活在当下
把精品奉献给人民,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优质的文艺作品是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的,是与时代同步伐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时刻都在思考如何让传统艺术活在当下,让更多人从传统艺术中汲取文化的力量。在我看来,人民始终是文艺作品应着重描绘的主人公,新时代的文艺作品更要能......
-
〓 一位民俗学者记忆中北京的春节
北京市特级教师何大齐先生1940年生于北京,在绘画、书法、民俗学、文字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北京的春节》一书由何大齐携子孙共同完成,从做花灯、吃糖瓜、抖空竹、放花炮、撒灯花、摇元宵……一一串起许多中国传统民俗与生活记忆,还原了一个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抛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书香世家一门三代集体创作,这份饱含沉沉古意与乡......
-
〓 让马首回归是对世界文明负责
庚申园焚马轶,庚子马归故园,历经160年漂泊,马首铜像终回圆明园。圆明园园毁物散,是中国文明之痛,也是世界文明之痛。“万园之园”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其中也有中西文明交流的成果,本可以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除了雕梁画栋被付之一炬外,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和典籍也在当年随之毁于一旦。法国大文豪雨果......
-
〓 无微不入,有美毕臻——温州中秋小摆设考
唐人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一个“玩”字,见人见精神。文人雅士以诗词歌赋“玩月”,而民间“玩月”,“中秋小摆设”堪称极致。那几百件的小玩意,一溜地摆开,微观世界,见民间奇技。中秋小摆设是温州中秋节一项特殊风俗,是一套“文昌”和“关圣”宫殿微缩模型,有“文武双全”的寓意。前有台门,后有花园。容纳......
-
〓 老城区建文化空间,要学会“螺蛳壳里做道场”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近年来,许多形式新颖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城市兴起:颇具新意的时尚实体书店、精致的艺术品博物馆、设计感极强的艺术园区……这些地标式的文化空间,多位于主干道旁边或繁华的商业区,构成了城市的“面子”。可在背街小巷深处和很多老旧小区里,由于种种原因,公共文化空......
-
〓 在丰收节里咂摸农耕文化的香醇
时逢秋分节气,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强调在全社会形成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毛泽东同志曾说:“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因......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