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江花月夜
大唐贞观十八年,张若虚在扬州出生。七世纪的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气势恢弘的伟大时代,也是帝王将相们建功立业的黄金岁月。唐太宗李世民开疆拓土,使中国威势空前强大,版图直达葱岭以西。大唐开国之初的文治武功并进,使得那些随唐王朝从烽火战场上走来的赫赫战将们荣耀无比。威武雄壮的军乐,声韵慷慨,闻之使人激情澎湃。大量的边塞诗,描绘......
-
〓 追思·梨园失泰斗 杜鹃泣近芳
4月17日傍晚,我在书桌前写东西,不知何故,突然想与杜近芳先生通个电话。拨通电话后,得知先生精神好转,随即与她视频。手机屏中的杜先生面容浮肿憔悴,斜躺在病床上,看见我后有点激动,嘴里发出我始终没听懂的声音。为了不让老人家太劳累,我说了几句安慰的话就挂了。谁料,这短暂的一面竟成永诀!几个小时之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粹......
-
〓 传统节日凝聚起团结奋斗强大合力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在《但愿人长久》《花好月圆夜》《春江花月夜》《月亮代表我的心》等喜乐祥和的歌声中,14亿中国人民又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中秋节。 每逢佳节,中国人民都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乡愁思念,寄托家国情怀,传承传统习俗以及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各大电视台、视频网......
-
〓 文化评析:关注国外教材中的中国
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我国赢得国际声誉,打破少数西方国家恶意制造的“中国威胁论”,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关注国外媒体声音之外,我们还应关注一种更深层的中国叙事,这就是国外主流教学书籍中关于中国的描述。通过对英、法、美等世界主要国家历史教材的调研可以发现,当前部分国家的历史与地理教材仍存在明显的西方中心主义的视......
-
〓 光明论坛·温故: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
2022年5月《求是》杂志第10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在谈到“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问题时,引用古语“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强调我们“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
-
〓 新闻随笔:要“网红老师”更要“长红老师”
线上学习已经成为很多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一些线上授课老师也引起公众关注。日前,媒体刊文探讨为何一些网红老师能拿捏住吸引年轻人的“流量密码”。文章称,那些真正给人带来精神力量的网红老师,往往都是懂得尊重、充满真诚的温暖之人,并且具备真才实学。 一个个打破空间局限的线上学习平台,适应了现代人便捷学习的需要,吸引众多......
-
〓 文化评析:大历史观让文艺创作更加心明眼亮
文艺天生具有某种历史气质。从我国的早期绘画半坡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到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再到戏曲舞蹈萌芽于远古先民祭祀娱神的典仪活动等,都承载和包含着诉说、回忆、记录历史的作用及功能。从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先秦诸子散文,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它们作为形象生动的文艺作品,......
-
〓 疫情冲击下,实体书店缘何逆势上扬
2021中国书店大会发布的《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有4061家实体书店新开面世,同比2019年净增2488家。回顾2020年,电影、演艺等线下文化消费普遍受疫情冲击严重,相比之下实体书店数量逆势上扬,增长数据着实令人惊艳。其实,2020年书店亮眼的逆袭数据并非一蹴而就。21世纪......
-
〓 鲁迅笔下的“蟹”故事
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我在不同年龄阶段读过,感受不一,先为其梗要叙述白蛇娘娘的故事吸引,后为其彻底的反封建压迫的思想感情打动。近二十多年来,我研究中华螃蟹文化,换了一个视角,又觉得鲁迅是一个技术娴熟的吃蟹行家,最近为追溯“蟹和尚”传说的来龙去脉,发现鲁迅更是一个在螃蟹话语上有继承开拓之功的文学大家。“蟹和尚”的......
-
〓 光明时评:技术社会,我们还需要哲学吗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加速发展,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在这场技术驱动的大变局中,有人说哲学“无用”,已成为一种近乎边缘化的学问。也有人认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最哲学”的时代,哲学的思维方式是我们应对风险、克服内卷的重要武器。这种貌似“非此即彼”的争论,本质是“各自言说”的不悖。前者是......
-
〓 《非遗里的中国》:用非遗文化点亮现代生活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还原绝技、创新秀演等方式,生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成为以非遗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创新实践。 节目用每集90分钟的体量对各地的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在内容设置上或个案深描,或群像扫描,从各类手工艺到美食、茶艺、戏曲、杂技......
-
〓 用诗意文化赋能“美好城市”
近年来,很多城市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提出了城市发展要注重幸福指数提升的理念,建设“美好城市”已然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但应该看到,人们感知城市的“幸福”“美好”并非一个空洞的概念,与“经济指数”也并不完全具有强正关联性,而是关涉着城市个体、家庭对于生活的切实感受,以及人们评价美好、幸福的态度。 确立“......
-
〓 剪纸根植民间,展现中华精气神
【业界新视角】 中国剪纸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她在民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如何认识剪纸的本源、传承的命脉,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发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剪纸传承人义不容辞的时代任务和历史使命。传承人的根本要务 作为一名剪纸传承人,我常常在想,传承人在当下确实是一个神圣的称谓。除去殊荣,压在传承人肩......
-
〓 鹊山初探
友人相约游玩,我建议去鹊山,对此地心心念念久矣。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画的就是华山(华不注山)和鹊山,这是张多大的名片!济南八景中的“鹊华烟雨”也是鹊、华二山齐举。华山我去了多回,可鹊山,还未曾谋面。 因是头次,道路陌生,鹊山位置及面貌模糊,完全是即兴而来,多少带点探险性质,也有些“斗胆前往”的意思,故名“初探......
-
〓 在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增强历史自觉
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是增强历史自觉、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一文中深刻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
-
〓 知味斋:藕
藕原产于印度,后来引入我国,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藕的品种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藕又分为红花藕、白花藕和麻花藕三种。红花藕,藕形瘦长,外皮褐黄色、粗糙,含粉多,水分少,不脆嫩;白花藕肥大,外表细嫩光滑,呈银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甜味浓郁;麻花藕呈粉红色,外表粗糙,含淀粉多。《尔雅·释草》说:“荷,芙渠;其茎茄,......
-
〓 读书“十要”:古人的读书智慧
中国古代先贤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司马光、朱熹等,皆是发奋读书的典范。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都与古人勤学苦读有关。古代先贤读书治学的成功之道,不仅在于他们勤奋刻苦,还在于他们善于提炼和总结读书的经验与读书的方法。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工......
-
〓 保持坚韧,来日方长——在2022年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第一,要韧性,不要任性。要刻意锻炼建立理性的防御机制,不要总是遇到事情就马上启动本能的防御机制。遇事要理性,不能太本能。第二,要强悍化,不要软体化。不要被困境所困,被难事所难。要主动选择跳出思维陷阱,超越即时快乐,提升自我效能,发现自我优势,保持身心健康,追求远大目标,建立积极人际等。第三,要让坚韧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
-
〓 漫谈中国文化里的牛
图一春回大地,耕牛拉犁,划破油乌的沃土,撒进去的种子很快就会让天地间充满生机。牛,似乎不是耕种土地,而是打开地门,沟通天地间的气息,融进春天温热的活力。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用扬鞭自奋蹄。牛和世世代代生成的牛文化,早已成为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精神能源。一牛可抵七人力在十二生肖中,牛的地位有多高?不必去做过多的调查研究,按照名......
-
〓 与古携新 从流激荡——从“宋韵今辉”特展谈起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辉煌的年代。我们之所以说宋韵辉煌,是因为有宋一代,卓立着一大批震烁千古的文化大师。这些大师中有司马光、欧阳修、三苏父子这样的千古大家;有周张、二程、朱陆这样的宋儒理学大师;有范仲淹、王安石这样锐意新政的干臣;有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格律派和北宋三家、南宋四大家的万斛泉涌的诗词高峰,正是这些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