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闲思杂录:疫中笔记
鱼与熊掌你来选新冠肺炎大流行,许多人改变了人生观。原想搬家,现在不搬了。原想卖房,现在不卖了。有人赶快结婚,有人赶快离婚。没立遗嘱的人立遗嘱,立了遗嘱的人改遗嘱。人生原是不断的选择,他们重新作出选择。新冠病毒出现初期,有人愿意戴口罩,有人不肯戴口罩。上街买东西,有人看见店员没戴口罩,就不进去了,这家店不注意防疫,里面不......
-
〓 经营实体书店是理想、审美与毅力的综合考验
任殿顺,80后青年学者,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出版人》杂志总编辑。多年来专注于出版产业研究,长期关注实体书店生存境遇。年轻人经营个性实体书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一场有关理想、审美与毅力的综合体验,是一次守望传统与坚持创新的旅程。可它并非易事。据《出版人》杂志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至少有30家个性实体书店关张停......
-
〓 陈平原:中国大学“双循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当今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不仅科技合作,两国人文交流估计也会放缓乃至暂停。面对美国大幅收紧签证的政策调整,我们每年六七十万走出去的留学生该何去何从?在我看来,中国高等教育须因应这一变局,做出若干适当的调整,套用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说法,那就是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内循环与外循环协调发展的格局与机制。1991年冷战结束,至今刚......
-
〓 沈昌文与互联网+及婚礼与酒的故事
虽然知道沈昌文先生近段时间身体一直不好,但得到他梦中仙逝的消息,还是突然。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他总是精力旺盛、充满活力。一沈昌文的名字永远与《读书》、“三联”联系在一起。从1979年创刊到90年代中期,“三联书店”的《读书》杂志确实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风向标。在当代中国文化、学术、思想的发展史上,在当代中国精神发育和公共空间......
-
〓 文化节,应让文化站C位
这边商品琳琅满目,那边招商如火如荼,远看是文化节,近看却让人犯起了嘀咕。旅游、美食、历史、名人……各种元素扎堆,文化却不见踪影,文化节中缺文化,岂不怪乎?近年来,各种各样的文化节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文化节”,海量新闻立刻映入眼帘,老子文化节、市民文化节、茶文化节、冰雪文化节、运河文化节、锡器文化节……名目......
-
〓 琐语中秋
“端午节之后的大节日,当属中秋节了”(迟子建),不过中秋节只是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传统节日,外国人未必懂得它的节日内涵。汪曾祺1987年中秋节在纽约给妻子施松卿写信时就提到,“美国人不过中秋,安格尔不解何为中秋,我不得不跟他解释,从嫦娥奔月,中国的三大节,中秋实是丰收节,……他还是不甚了了。”赏月是中秋节的保留节目。贾平......
-
〓 光明时评:论文何其重 学术何其轻
据媒体报道,江苏泰州警方近日破获一起论文代写诈骗案,1000余名医护人员受骗。犯罪团伙成员多数为广东湛江籍,年龄最大为30岁,只有初高中学历。如此大的论文代写诉求,论文何其重;如此多的高学历者将“学术成果”交给初中学历的人操盘,学术何其轻。论文代写诈骗套路其实很简单,就是承诺能代写论文、确保发表论文,而在收取费用后就消......
-
〓 文化评析:如何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已经圆满闭幕。本届书展共展销10余万种精选图书,其中,无论是书展主办方发布的“2020上海书展100本推荐书目”上,还是媒体总结的“热销榜”“口碑榜”上,都出现了众多文史哲以及社科领域的“厚重之书”。经典书目受到展会重视和读者青睐,这一点尤其令人欣慰。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各个领域的大......
-
〓 品水神话的演变
唐代的封演生活在天宝到大历年间,是陆羽同时代的人,所著《封氏闻见记》(约八世纪末)卷六,有“饮茶”一项,讲的是唐代中叶饮茶风尚由南至北,在中原地区开始普遍的情况。其中特别提到陆羽撰著《茶经》的贡献:“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应作‘都笼统’)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
〓 光明论坛:破除SCI崇拜 回归学术初心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其中强调,要逐步规范学术论文指标,论文发表数量、论文引用榜单等仅作为评价参考,不以SCI(科学引文索引)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此次改革与年初教育部、科技部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
-
〓 西安明代城墙坍塌 还需有暴雨之外的追问
8月8日上午9时27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新城广场西侧的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南墙西段修复保护砌体约20米突然坍塌,致4车受损、4人擦伤。经专家现场勘察,坍塌为近期连续大雨所致。墙体出现“病症”,就该及时检查,定期监测,对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消除险情。这次的强降雨,也不是集中在一天,其间文保单位有没有针对两年前就出现问题的......
-
〓 文化评析:打造高水平艺术殿堂 铸就新时代文化辉煌
在中国美术馆建馆开放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美术馆的老专家老艺术家回信,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中国美术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人民至上办馆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努力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艺......
-
〓 文学家的母亲
母亲之于子女,是生命永恒的光亮,照亮了孩子的人生之路。 茅盾说:“我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我母亲。”茅盾的父亲沈永锡属于务实维新派,母亲陈爱珠从小就“跟老秀才学会了读、写、算,还念过不少古书”,又因为家塾中授课的是茅盾的祖父,不但授课内容陈旧,“而且教学不认真,经常丢下学生不管,自顾出门听说书或打小麻将去了”。因此,......
-
〓 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策划的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活动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的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食粮、沉淀文化底蕴。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高质量公共文化......
-
〓 永在的李国文老师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然而今年似与往年有所不同。于我,以前的清明节,仅是一个有公共性意义的日子,缅怀先烈,追思前人,当春风吹绿南国北域之际,撷几片清洁如雪的玉兰花瓣,仰苍苍青天,俯茫茫大地,遥祭亿万年的过往,祈祷所有与春相呼应、同勃发的生命共荣。 可是今年清明,因了敬爱的李国文老师的遽然离去,别有一番滋味堵在了心头......
-
〓 古人春游趣谈
不知不觉,春天来了。 春是唤醒自然的口令。天暖,草青,花开——古人,也和今天的人们一样要去春游。 春游,古时叫踏青、探春、寻春。《诗经·郑风·溱洧》记录了春秋时期郑国农历三月三的盛况——“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春光和煦,清澈的溱水与洧水旁,男女老少结伴春游,摩肩接踵,热闹得很。青年男女则“秉蕑”......
-
〓 “满江红”英译之我见
电影《满江红》片名(亦即岳飞名作所用词牌名)英语译为“Full River Red”,一时讥评如潮,纷纷以为太简单而不好。然而,此译貌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反倒是大巧若拙,一字不易的绝妙好译。 先看词牌“满江红”的意思:一说是指某种水生漂浮植物,秋冬变红,广布水面的景象;一说是指朝阳照临江面的景象,如白居易“日出江......
-
〓 守望家园: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保护好文物、弘扬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价值,探索传统文化创新转化的途径,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创新转化让更多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
-
〓 光明时评: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近日,“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评选结果发布。在短短两周的评选期间,网络点击关注量超过了700万人次。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2023年还迎来了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首都工作更关乎“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作出......
-
〓 具身设计,让展览更有温度
【学人谈】 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人们沉浸在四季更迭的展厅空间中,体验着一场数字生态文化之旅;2021年开馆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观众乘着舟楫穿越千年光阴,一窥古代运河沿岸的繁盛与兴旺;2022年落成的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内,音乐爱好者驻足古琴“枯木龙吟”前,通过视听设备徜徉于高山流......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