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江快评:携手共进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项目启动四年多来,故宫博物院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团队始终紧密沟通,通力合作。 此前,双方已在馆舍建设、空间布局、开馆宣传、学术研究、人员交流、展览策划等多方面积极合作。目前,双方策展团队正在为明年的开幕展览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包括展场管理、展陈设计、文物研究、展品保养等。根据计划,届时故宫博......
-
〓 在《遇鉴文明》中探索文明互鉴之路
近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CCTV-4)推出了一档以“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的大型季播文化节目《遇鉴文明》。该节目是在国际传播领域主动设置议题、主动进行文化交流的一次积极尝试,填补了总台在文明互鉴领域选题的空白,实现了跨文明体系的对话与节目创新,也让我们再次思考文明互鉴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
〓 光明论坛·温故:事不避难 义不逃责
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 “事不避难”,语出《国语·鲁语》:“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是以国家无违。今我不如齐,非急病也。在上不恤下,居官而惰,非事......
-
〓 光明论坛·温故: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垂范世人。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出自......
-
〓 将记忆化为奋斗动力 以公祭宣示和平决心
第七个国家公祭日,我们深切缅怀在83年前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铭记那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并将这份共同记忆化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历史如镜,鉴往知今。生长于今日中国,少有人目睹过战争的残酷和侵略者的暴行。亲历过抗日战争的人们正逐渐老去,退居于历史帷幕之后。但是,用生命和鲜血所书写的历史不应随岁月......
-
〓 光明论坛·温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思治论》,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在《思治论》中,苏轼痛陈了北宋政权面......
-
〓 光明论坛·温故:见善如不及 见不善如探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语出《论语·季氏》,意思是见人有善,则欣慕向往,唯恐赶不上;见人有不善......
-
〓 汪曾祺笔下的元宵节
有人给汪曾祺先生贴标签,说他是乡土作家,他不乐意接受;又有人说他是风俗画作家,他就很开心,并坦承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他说自己爱看风俗画,也爱看讲风俗的书,并说:“我对风俗有兴趣,是因为觉得它很美。……风俗反映了一个民族对生活的挚爱,对‘活着’所感到的欢悦。” 在他笔下,各种风俗浓得化不开。有时候感觉他不是在写小说、......
-
〓 光明论坛·温故: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干事创业好比钉钉子,唯有持之以恒、一锤一锤地接着敲,才能大有成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古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意在告诫人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地干好“正在做的事”。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语出《格言联璧·处事》,其大意是天天向......
-
〓 文化评析·荣宝斋350年:珍重传统,不忘创新
近日,推动新时代书画艺术繁荣发展暨荣宝斋35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推动新时代书画艺术繁荣发展,要坚守文化使命,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热情讴歌时代,生动展现新时代10年非凡成就;要激活发展动能,积极助力文化强国建设;要搭建中外文化之桥,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加强人才培养,精心打造新时代文艺专业力......
-
〓 一把腰刀见证土尔扈特的东归壮举
民族团结、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一直以来是演绎在中国历史中的重大主题。因种种历史原因,各个时期都有一些中华儿女流散于海外异域,在融入当地生活的同时,他们还在努力地保持传统民族文化,在内心中保留着一份对故土的深深眷恋。250年前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正是民族认同意识在这一特殊人群中的集中表现,这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
〓 雪散而为雨 一起向未来
雨水,立春之后第一个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一个饱含了传统农耕文明殷殷期盼与美好向往的时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大地春和,万物复苏,在春风雨水的召唤下,春耕早播的序曲旋即奏响。“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
〓 光明论坛·温故: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中指出:“古人说:‘天地之大,黎元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出自唐太宗李世......
-
〓 涵养文化自信 博物馆大有可为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参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时指出:“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
-
〓 酒事江湖6·苏童:往事的酒杯
我父亲不喝酒。他爱抽烟。家里除了黄酒瓶子,我几乎没见过其他酒瓶。但我的两个舅舅爱喝酒,他们不抽烟。我们三家人住在互相紧邻的房子里,各家的空气似乎总忙着竞争,我们家有烟味,但我两个舅舅家经常飘出酒香味来,酒香自然轻松胜出。这是我小时候便懂得的常识。我大舅家境较为富裕,讲究吃,我大舅妈擅长做红烧肉,做了红烧肉我大舅必然要喝......
-
〓 光明论坛·温故:人不率则不从 身不先则不信
2020年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冲在前、干在先,是我们党走向成功的关键。革命战争年代,喊一声‘跟我上’和吼一声‘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这样......
-
〓 代表委员手记·韩再芬:传统艺术需活在当下
把精品奉献给人民,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文艺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优质的文艺作品是能够把握时代脉搏的,是与时代同步伐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我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时刻都在思考如何让传统艺术活在当下,让更多人从传统艺术中汲取文化的力量。在我看来,人民始终是文艺作品应着重描绘的主人公,新时代的文艺作品更要能......
-
〓 我们懂得你的悲欢——致杜甫
看完BBC出品的关于你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久不能平静。纪录片导演迈克尔·伍德真是细心,连你的出生地河南巩义都去了,推开那扇斑驳的门,一无所有,唯余一尊石像。你小时的遭际,我竟浑然不知。原来,因为母亲早逝,你是跟着姑母长大的。这么多年,读你的诗,总是捕捉到一种难言的孤儿心态,一个自小缺乏母爱照拂的人,他的......
-
〓 光明论坛·温故: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
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这为我国的文艺事业指明了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守正创新,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
-
〓 光明论坛·温故:天不言而四时行
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天不言而四时行。我们又走过了一轮春夏秋冬。2016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天不言而四时行”出自唐朝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原文是:“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