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时评:处置论文造假比发明创造还难吗
《自然》杂志3月23日发表的一篇标题为《打击炮制伪科学的假论文工厂》的文章引发关注。该文章披露说,《自然》的统计分析表明,2020年1月至今,一些科学期刊撤回了370篇与论文工厂存在关联的稿件,并预计还会有更多类似撤稿。果不其然,“大多数问题论文,来自中国,特别是医院机构”,“《自然》杂志发现,自2020年年初以来,中......
-
〓 彼时与此时——莫高窟的悠长岁月
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里,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融合了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直至几乎被世人所遗忘。 从1900年6月藏经洞被发现到今天的120多年间,敦煌学逐渐兴起,莫高窟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既有风、霜、雨......
-
〓 沐浴人间烟火气 今古诗情日日新
——从唐诗短视频走红看古诗词的当代传播 【热点观察】 近日,专家讲解《唐诗三百首》的短视频风靡网络。“抖音唐诗三百首”抖音号发布的74条视频,短短两个月播放量就突破4000万,点赞量高达58万。当经典古诗词与短视频相遇,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晦涩的古诗词跨越千年,以轻盈姿态走近万千民众,获得接纳认可,甚至成为网......
-
〓 大隐书局咋就越办越火
大隐书局5年在沪开出13家新店,运营5家公共图书馆,并拓展长三角书香版图,相继开出苏州店、台州店,走出了“契合当地社区属性、输出文化服务终端”的特色之道。(见2021年5月29日《文汇报》)一家起初并不大也没有名气的民营书店,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是怎么做到的呢?据报道,主要原因是,以书店为载体,五年来开展了5600场各类......
-
〓 光明论坛·温故:为世用者,百篇无害 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优秀的文艺作品既传递着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也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期待。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
-
〓 文化评析:保护古长城,从撤下野游长梯开始
疫情形势趋稳后,北京郊区周边游热了起来,长城游十分火爆。然而,媒体在走访怀柔的黄花城长城(非黄花城水长城景区)时,却遭遇了这样的一幕:已确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禁止攀登的古长城,被开发成野游景点,有人在古长城上安置“焊梯”,安营扎寨;当地村民当起门票收费员;周边农家乐、民宿、钓鱼等生意兴隆,黄花城水库受到污染。横......
-
〓 最是书香能致远
十年寒窗苦读日,今朝金榜题名时。迈入大学校门,意味着即将开启人生又一段重要的旅程。与书相伴,奔赴未来。 2022年4月23日,以“阅读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特致贺信,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
-
〓 光明论坛·温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求是》杂志2021年第5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文章强调:“‘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一语,出自“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
-
〓 光明论坛·温故: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严爱相济、润己泽人、垂范世人。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出自......
-
〓 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究竟何意
诗无达诂,象有多义。文学家鲁迅在平面设计方面颇有建树,如国徽、校徽、书刊封面和房屋改造图等。因为并非专门设计师,除国徽在呈报上级机关时有一份说明外,其余或者没有撰写说明,或者撰写而没有留存,因而,其设计意图和象征意义,就给后人留下了解释的空间和争论的余地。北京大学校徽即其一例。最近一个时期,鲁迅设计北大校徽引发了学界和......
-
〓 光明论坛·温故: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干事创业需要坚强的意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特别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时,更应有顽强意志和强大定力。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不仅表达了共产党人具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而且告诫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坚定担当责任,不断增强进......
-
〓 史学伴你远航——追忆章开沅先生
一个史学大家走了。章开沅先生离世当天,我接到许多朋友为之惋惜的电话和微信。那一刻,我也正沉溺于悲恸之中。我与章开沅先生之交,屈指算来应有20多年了。得他赠书少说有几十本,有的书,如《辛亥革命史》就有三大套。因每一次修订增补,他总签上大名送我。和他叙晤,向他求教,面对面地探讨学术,请他作讲,学术文化交流……与先生之前的各......
-
〓 光明论坛·温故: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正所谓‘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全党同志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出自《荀子·非十二子》,原文为“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
〓 光明论坛:探源工程展示中华文明卓异风采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举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这一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不仅体现在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也体现于我们对远古文明探求的伟大足迹......
-
〓 西递宏村品书香
黄山古称“黟山”,坐落于黄山南麓的黟县,因山得名。西递和宏村位于黟县境内,距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堪称名副其实的“古村落”。它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古朴精美的建筑文化、山清水秀的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于一体。这里是让游子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世外桃源,游人多“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畅游其中,如同置身......
-
〓 光明论坛·温故: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虽有智慧,不如......
-
〓 雪散而为雨 一起向未来
雨水,立春之后第一个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一个饱含了传统农耕文明殷殷期盼与美好向往的时令。《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大地春和,万物复苏,在春风雨水的召唤下,春耕早播的序曲旋即奏响。“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
〓 光明论坛·温故: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干事创业好比钉钉子,唯有持之以恒、一锤一锤地接着敲,才能大有成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古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意在告诫人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地干好“正在做的事”。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语出《格言联璧·处事》,其大意是天天向......
-
〓 文艺观潮:文化遗产借影视传播获得新生
近期,文物、考古成为影视创作的关键词。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北京中轴线网络视听文艺精品片单,网络文化综艺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网络纪录片《一脉》、短视频《至美中轴》、直播活动《中轴骑妙行》《听建·中轴》等作品力求以多元的网络文艺形式呈现中轴线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还有《博物馆之城》《登场了!洛阳》等,这些影视作......
-
〓 画中话节气·立春:带着无限期许出发
《史记·天官书》有云:“正月旦,王者岁首;立春日,四时之始也。”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充满诗情画意的春季。“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立春犹寒,许多地方依旧一派冬日景象。正如吴冠中的《春雪》所描绘的那样:春寒料峭,雪后初晴,山脉蜿蜒起伏,积雪覆盖下的村落、树木错落其间,显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