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的银杏
从前,如果有人让你谈对北京秋色的感受,恐怕你会毫不迟疑地说到红叶,香山红叶是北京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色彩。是的,古往今来,面对北京的秋色,文人墨客诗情难抑,动情吟唱,留下了多少描写香山红叶的诗篇。细细说来,最早写香山红叶的恐怕要数金代诗人周昂,“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香山》)脍炙人口。此后,佳作代代迭出,香山......
-
〓 致以考古学为志业的年轻人
最近有两位高考高分考生引起公众的热议。一位是江苏省的“文科状元”——白同学,虽然她的语、数、英三科成绩全省第一,但选修科目历史是B+,按照规则,不能被清华、北大等高校录取,最终她接受了香港大学递来的橄榄枝,并选择了热门的金融学专业;另一位是湖南的“留守女孩”——钟同学,由于受到“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的激励,她选择了北......
-
〓 把公开签名一笔一画写清楚,不丑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俗话说,文如其人。这里说的不仅是一个人写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包括一个人在书写中所反映出的性格品位和文化素养。 现在,书法学已经上升为与美术学并列的一级学科,能培养出自己独立的书法学博士。题款、签名、印章是书法中的重要内容。时下,很多演艺......
-
〓 文物保护离不开产学研融通
有媒体援引官方消息称,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将准备接受新一轮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乐山大佛该如何保护,很快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此之前,应县木塔的修缮方案也曾被长久讨论。 社会公众对这些文物保护方案的关注,是近年来“文物热”的延续。而从专业角度来看,这些重要文物的保护难题,进一步凸显了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我国文物事业......
-
〓 织就云霞万缕丝——浅谈历史流变中的云锦之美
【学人谈】 清代在京师(今北京)以及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设有由内务府管理的织造机构,分别称为京内织染局、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其中,江南三处的织造局合称“江南三织造”。皇室用缎匹服饰、文武官员规制服饰以及丝织物赏赐品基本由“江南三织造”造办,其中江宁织造局承办的皇室用缎匹服饰,无论产量还是......
-
〓 光明论坛·温故:为政以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对此,报告中列举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明观念。其中,“为政以德”蕴......
-
〓 年度热词中的时代印记与社会景观
在各种新词层出不穷、各种观念交互碰撞、大众文化生产日益活跃的当下,岁末年初的年度热词盘点,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社会文化景观。年度热词承载着个体的情感记忆,烙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从某种意义上讲,年度热词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某些社会心态与社会现象,也有助于人们对过去一年进行一次“全景式解......
-
〓 文化评析:款款奥运情 浓浓中国味
中国元素与现代奥运的激情碰撞、科技赋能下的匠心独运、独具东方美学色彩的审美意象……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虽然已落下帷幕,但“两个奥运”中形象鲜活的中国元素与创意无限的艺术呈现将永远镌刻在奥林匹克的历史中。 饱含传统文化意蕴的中国元素集聚和传递了丰富的奥运情感:团结之情、浪漫之情和友谊之情。奥运精神与人类社......
-
〓 金宁的2021私人书单:“行走”与“闲读”,“无用”而“有趣”
靠近年底,盘点日子,疫情还在纠缠,我要说的是比较奢侈的两件事:读了几本闲书,出了一趟远门。读书所以“奢侈”,实是因为与工作相关的阅读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至少,一个办学术月刊的人这样讲,大概可以被理解吧! 若还能有闲而悠闲、由着性子阅读,那就是意外的舒坦。我的“闲书”定义很宽泛也很明确,可概括为“无用”而有趣。选择颇为驳杂......
-
〓 拉近物理心理距离 激活戏曲传承密码
在文艺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许多文艺家回忆起自己的从艺之路,常会讲起童年时期在戏园子、剧院、剧场台前幕后的一些经历。那些经历是他们的艺术启蒙,也是其艺术人生的起点。这样的故事看似普遍而寻常,实质上,其中蕴藏着重要的传承密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时候近距离接触的文艺类型常常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执着追求。潜移默化的艺术......
-
〓 历久弥新中国年
“年”字,远在公元前十三至十一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作为甲骨象形文字的“年”,上面“禾”,下面“人”,颇似一个人在收割或顶着禾谷,因而《说文解字》称“年”是“谷熟也,从禾”。早期农业社会里,禾谷一年一熟,于是从西周中期开始就用“年”来纪年,如《春秋谷梁传·桓公三年》云:“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西汉太初元年(公......
-
〓 词语咏叹调——唐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长河,兼收并蓄,奔流直下到了唐代。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厚积薄发的结果。唐诗之美,美在词语。唐诗留下了多少独特的词语,诗性与神韵,情感倏忽来去的瞬间。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些光......
-
〓 网络直播中致敬前贤
30年编辑工作从未遭遇的挑战,2020年的前200多天里扑面而来。图书地面卖场无法营业,发货、物流一度停滞,数字化转型提速,出版方紧盯线上平台,编书人摇身变为说书人,同行们陡然间全媒体加持,声情并茂,光彩四射。德国哲学家爱克哈特说得到位,痛苦这个动物用最快速度把你带到完美境界。我自选了吴冠中汪曾祺两位先生的著作,准备两......
-
〓 代写论文成产业 买卖都应追责任
一项价格几千元的“论文代写”服务,最终收到的是一篇大一新生写的“人生第一篇论文”,想退钱对方却“人间蒸发”——据媒体报道,在论文代写的整条产业链中,写手基数庞大,只求速度不管专业。不少学生被论文代写服务坑了却不敢声张,他们认为寻找代写本身是错误的选择,一旦曝光后果更严重。 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论文代写非法交易之所......
-
〓 地方强校齐迁省会值得再审视
近日,一则“河南大学注册地从开封变为郑州”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 将地方高校迁往省会,似不是个案。稍加检索发现,近年来优质高校搬至省会或经济发达的计划单列市的消息越来越多。山西农业大学注册地由原本的晋中市变更为太原市;山西师范大学由临汾市整体搬迁至太原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搬离东营,将学校的注册地正式变更为青岛校......
-
〓 光明论坛·温故: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今年7月,《求是》杂志第14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讲话开篇,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着重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重视“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充分凸......
-
〓 光明时评:文化内涵才是“网红城市”生命力
近年来,经过社交媒体的推动,“网红城市”已经成为引领城市文化旅游的风向标。除了那些久负盛名的旅游热门城市,一些曾经并不以文旅著称的二、三线城市凭借独特个性引爆社交媒体,在流量加持下,吸引天南海北的年轻人慕名前往,一个又一个非典型的文旅“网红城市”受到广泛青睐。 比如以烧烤出圈的山东淄博,因其小炉小饼小葱的“烟火气......
-
〓 光明论坛·温故:天不言而四时行
2017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天不言而四时行。我们又走过了一轮春夏秋冬。2016年,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实现‘十三五’开门红,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天不言而四时行”出自唐朝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原文是:“白闻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
-
〓 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起汉服,衣袂翩翩、自信满满地行走在高楼大厦和绿水青山间。每逢传统假日,各类汉服文化活动,以节庆民俗、文艺演出、街头快闪等形式,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现代汉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手艺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代青年彰显文化自信最鲜明的表达方式之一,也成为向世人传达中华......
-
〓 光明时评:学历高消费,该治理了
2022年研究生考试普遍进入复试阶段,据媒体报道,今年共457万学生参加考研,最终只有约130万考生入围复试,考研上线率不到30%。公共讨论中也出现一种观点,认为激烈的竞争让考研日渐“高考化”。 可以说,为了应对考研的激烈竞争,一些本科院校围绕考研组织教学,高校教育应试化趋势有所显现,一些本科生也把考研作为毕业求......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