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小方寸显身手
第三轮生肖邮票精选二○一五年中国发行的第三版生肖羊邮票 CFP 2015年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乙未年(羊年)生肖邮票,这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收官之作。至此,我国自1980年2月15日首次发行庚申年(猴年)生肖邮票以来,历时36年,已经完整地发行了三轮生肖邮票。 第三轮生肖邮票的特色,可以概括......
-
〓 陕西精神和湖南精神
独立的人是会有精神的,当这些独立的精神相融合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地区固有的精神,陕西精神和湖南精神就是这样,在历史的大背景下由无数个个体创造并借着历史机遇的东风,向四海传播。每种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是会有不同表现的,所以我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是分为以下几个历史时期,来看看这两种精神的创立和发展的经过。(一)从春秋战国到大宋建......
-
〓 中国话语·传薪绝学:跨越“楚河汉界”——历史地理学的传承与创新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现象及其相关规律的科学。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发展历程来讲,它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目前的学科体系中,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在近代地理学传入中国后,传统的沿革地理学引入地理学研究理念与方法发展而成。其标志性事件是1934年顾颉刚、谭其骧先生发起成立“禹贡”学会,出版《禹贡》半月......
-
〓 寻芳习家池
盈盈一池泉水,宛若明净的眼睛,看着秦岭,看着巴山,看着汉江,看着襄阳,看着南北中国。蜿蜒千里的秦岭和巴山,犹如一对不弃不离的夫妻,簇拥着自己的女儿——汉江,款款东行。行至襄阳,驻足不前。而他们的美丽女儿,则心系远方,嫁与长江。分手之际,双方泪眼凝眸。这一汪深情的凝眸,便是习家池。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
-
〓 依托千年书院打造文化高地
许又声(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季羡林先生说过:“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传统文化就是国学。”千百年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一代代济世英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
-
〓 我与国学论坛同行
网络论坛在上世纪末还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新事物,到了本世纪初,已经遍地开花了。而国学论坛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在2002年国学论坛建设之初,我就注册了该论坛。当时,国学论坛给我的感觉是:版面清晰,栏目丰富,既专业化,又大众化。在国学论坛里,不仅可以展示个人在学术上、思想上的成就,而且通过与大家的交流、讨论,有助于提升个人的......
-
〓 “钱学森之问”:从历史文化视角看创新人才的培养
钱学森(1911-2009)是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2005年,这位科技帅才在温家宝总理登门拜访他时,对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发展提出更高期待:“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
-
〓 品智生活:父亲的三句箴言
父亲是位农民。他幼年失怙,家中贫穷,没有上过学,因而目不识丁。幸亏,“生活是本无字书,”他从生活中汲取了诸多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3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父亲有事出门,母亲睡在牛屋里看牛。半夜里,窃贼把牛屋的后墙掏出一个大洞,偷走了牛。那时,牛是农家的“半边天”,耕地打场都指望着它。这下“......
-
〓 说语话文·陆俭明:语文教育的一个目标是培养语感
关于语文教育的任务,以下三项似得到大家的认可:一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好汉语书面语,以逐步培养与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素养与能力。二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文学素养,并逐步养成以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来鉴赏文学艺术作品。三是使学生不断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这三项任务最后是否完成,其衡量的标尺具体在阅读与写作两方面。阅读包括......
-
〓 兔在中国文化中
2011年为农历辛卯年,生肖排列属兔,又称兔年。兔年说说中国文化中的“兔”,别有一番情趣。在我国无数歇后语中,有的与兔有关,如“打着兔子跑了马——得不偿失”、“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儿爷拍胸口——没有心肝”、“兔子想抱月亮——空想”、“兔子逗老鹰——没事找事”、“满山的兔子不回窝——野惯了”等。这些歇后语诙谐风趣,......
-
〓 光明论坛·温故:固本培元壮筋续骨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既要养血润燥,化瘀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围绕改革也要辨证诊治。习近平总书记用了一连串的中医术语,将国家比作人体,将治国看成治病,准确精辟,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辨证诊治”又称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特殊方法。辨证就是通过......
-
〓 故乡情愫:故乡的春
在故乡,春不是严格按照立春节气说来就来的,她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但闻楼梯响,不见玉人来。 在故乡,追随春的脚步其实早已开始。过了正月初五,农人们就在田里忙活了,不是忙着把牲畜栏里的粪土起出来,就是把粪土挑到地里去。此时,土地尚未解冻,放羊人可以把羊群赶到麦地里。冬天山坡上没有什么可吃的,黄中泛绿的麦苗......
-
〓 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印象
2012年4月的一天,我参观了牛津大学的博德利图书馆。参观牛津大学必不可少的是参观大学城的图书馆,这是一个由100多座图书馆组成的服务体系,包括大学的中心图书馆、各类研究性图书馆和各个学院、系、研究所自己的图书馆。博德利图书馆是牛津大学的中心图书馆,也是大学城里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参观之后,留下深刻印象。 ......
-
〓 文艺观察·建言文艺评奖:评奖标准尤须明确
漫画 徐鹏飞文艺评奖在个体审美差异和群体最大公约数之间博弈,其定心之轴是“评奖标准”,标准越明确,规则越具体,评奖结果才越有说服力莎士比亚的作品,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托尔斯泰却毫不含糊地写了一篇洋洋数万言的文章,系统否定了莎翁创作的审美价值,并强调:“在莎士比亚的作品里一切都被夸张了,行为被夸张了,行为的后果......
-
〓 文史遗痕:则在千秋
“则在千秋”。我怀着崇敬、肃穆,还有一种感动的心情,在宣纸上写下这四个字。签名之后,我又特意加上“敬题”二字。这里没有香案,不然,我要虔诚地为这位被人民永记的人敬上三炷香。 故事发生在浙江永康的方岩,方岩上有座胡公祠。胡公是真人,一个普通的,竭诚为百姓做事的官吏,他不是神,也不是佛,但当地人因为敬仰他而祀......
-
〓 争夺文学话语权,不仅是设“李太白奖”
莫言的“诺奖”效应蔓延到了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同是作家和政协委员的赵丽宏表示,他今年将撰写提案,建议在中国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项,以争夺更多世界文学界的话语权。他甚至为这个奖项想好了名字,就叫“李太白世界文学奖”,而且建议这个奖不由作协组织,由非官方基金会来承办,要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 赵丽宏......
-
〓 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传谱为十段,见于《西麓堂琴统》。有同名琴歌,还有《文君操》题材与此相关。《凤求凰 ·琴歌》其一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徬徨。 愿言配德兮......
-
〓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
王献之,字子敬,尤善草隶。幼学于父,次习于张芝。尔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率尔师心,冥合天矩。初,谢安请为长史。太元中,新造太极殿。安欲使子敬题榜,以为万代宝,而难言之。乃说韦仲将题凌云台之事。子敬知其旨,乃正色曰:“仲将,魏之大臣,宁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长。”安遂不之逼。子敬年五六岁时,学书,右军从后潜制其笔不......
-
〓 新语:实证中华文明,脚步不会停歇
“我们也没有预料到,这次评选出的六大考古发现居然有4项都是史前遗址,秦汉之后的只有洛阳的曹魏大墓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说,“不过,六大考古发现的评比从来都不讲究什么比例或者平衡,完全是从学术的重要性和发现的突破性意义上考虑。”的确,2016年,中国考古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红山、石家河、石峁等与中华文明探......
-
〓 雅趣说字:庵
庵 这个类似于“厂”的字是庵的古体字,意思是山石的厓岩,人可居住的地方。峭直的竖画像山体,横画横出而向下覆盖,像山厓之形。...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