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求真理坚守信仰——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两年前你们刚刚升入大三时,也是在这座体育馆里,我与你们交流了“如何做人与做事”。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这个话题还将继续伴随你们。此时此刻,面对三千多张青春的面庞,回想一代代北理工学子的风华交替,我既感到由衷欣慰,也深切怀念陪伴学校走过无数风雨的那位老人——徐更光院士。去年初,徐老离开了我们。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徐老的......
-
〓 涂启智:今年高考作文少了书斋气
6月7日上午,2013年各地高考作文题陆续出炉,北京作文题目是“爱迪生若回到21世纪如何看待手机”;江西作文题目是如何评价“学生有三怕:奥数、英语和周树人”;全国卷大纲版是如何看待同学间关系紧张,新课标版则是根据经验和勇气的主题进行延展。(6月7日网易新闻) 综观今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我认为出题老师颇......
-
〓 做祖国需要的人——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2015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同学们,毕业只有一次,但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我不想问你们都去哪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梦想要去实现。我想说的是:只有当你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国家需求一致的时候,人生才会大放异彩!光荣只属于那些为了国家利益勇于献身、为了保卫那些你并不熟悉的人......
-
〓 干部谈读书:创新是大学不变的风景
大学路上,相比改善硬件条件,理念革新更有助于教育驶入快车道,同时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各方面创新人才“与优秀的人同行”,是不少人提升自我的方法,也激励人努力通过教育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教育如何让人更优秀,高等教育如何真正培养人、塑造人,是久论不衰的话题。最近,读吴军博士的《大学之路》,仿佛和作者同行,展开了一次英美名校的深......
-
〓 有感而发:一名语文教师的文学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年总要开几次教学会议。在会上,经常能聆听到特级教师们传经送宝。聊几句,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即自己曾经是一名文学青年,幸亏“迷途知返”,及时转身,才在教学上修成正果。 我是一个执迷不悟的人,硬是将自己从一个文学青年弄成了“文学中年”。 上世纪80年代初,我是江苏师范学院中文......
-
〓 人民论坛:“经天纬地”说国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有文化复兴。复兴不是复古,要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从文化建设上就要织好“两创”这块画布,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今日国学之使命。织好画布,须把握“经”“纬”两个坐标。坐标“经”:梁漱溟曾讲,历史上与中华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国始......
-
〓 人才史话:用人当心“德之贼”
子贡问孔子,乡人都喜欢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这还不能肯定。子贡又问,乡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也不能肯定。你说的这两种情况,不如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孔子认为,对“众恶之”或“众好之”的人,都要进一步考察,方能下结论。 孔子把人品鉴定为三种类型。一曰“乡愿”,即伪善人......
-
〓 肖复兴:立冬和万圣节
立冬前,从中国来到美国,正赶上这里要过万圣节。同样是冬天即将来临,同样是树上的叶子变红变黄,脚下的落叶一片瑟瑟之声。节气的共同性,让东西两半球如此相似,大自然的语言无须翻译即可人人懂得。我们的立冬,和他们的万圣节只相隔一个星期。心里便忍不住,将中西这两个节做一番比较。如今,立冬在中国已经算不上是一个节日了,而仅仅是一个......
-
〓 李建臣:《四库全书》悲喜录
谈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典籍,人们一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四库全书》。1772年,乾隆皇帝颁布敕令编纂《四库全书》。为此,皇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各类典籍。朝堂360多位官员学者进入编委会组织编纂,全国遴选3800多位文人学士从事抄写。因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因收录典籍3500多种,7.9万卷,3.6万册,字......
-
〓 肖复兴:小暑宜茶
中国的节气设置很有意思,天冷了,有小寒大寒、小雪大雪之分;天热了,有小暑大暑之分;非要将冷与热的温度,如同官阶一样分出等级来。但是,这只是在一冷一热的两极中,才有的细致划分。在春秋两季中,是没有这样的划分的。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讲,小暑节气的到来,就是说天热了。但在农村老一辈人看来,小暑大暑的划分,是和种庄稼相关的。对于......
-
〓 王韶华:问月
头顶每每升临浑圆晶莹的月亮,自然就会生发联想:人们走向了月亮,还是月亮走向了人们。 记起三大诗人张若虚、李白和苏轼写月的优美诗篇。 先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段: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闻......
-
〓 李白《静夜思》“床”字正义
《静夜思》为即兴口占绝句,比起李白其他作品,这首诗算不得上乘之作。试比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等好多写月的诗句,试吟诵《关山月》等咏月寄情的篇什,高下自见。况且,这首诗在传抄或传诵过程中,错了两个字,诗的意境大打折扣。其实,正规《李白诗全集》上的原诗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依据古......
-
〓 争鸣与探讨:关键是如何判别和遏制“学术垃圾”
《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4日以来发表多位作者的文章,就“学术垃圾”这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认真审视各方观点,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一要弄清“学术垃圾”到底是就什么而言?二要弄清如何判别“学术垃圾”?进而才能够有效地遏制“学术垃圾”。 学术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在中文语境中,大致有治国之术,教......
-
〓 快人快语:低俗语言非治不可
在当前的各种怪现象中,低俗泛滥不容忽视。用上“泛滥”一词,足见问题之普遍。在这股低俗风气中,有一种低俗,不少人不仅不避讳,反而津津乐道,这就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低俗语言。语言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载体,既是社会风气的反映,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风气。互联网兴起后,各种怪诞、恶搞、另类、粗鄙的语言被贴上来自生活的标签广为流传。而......
-
〓 肖复兴:春分之祭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里,有一些具有祭祀的意义。由于二十四节气和农业以及大自然密切相关,这些节气的祭祀意义,便是对大自然之神的祭祀,带有原始自然崇拜的色彩。比如,过去的人们讲究:春分祭日,秋分祭月。这种定位,将这两个节气的祭祀属性分割得格外清爽,又和大自然匹配融合得那样恰如其分。按照我们文化的传统,则是阴阳的对立和交融。春分......
-
〓 读书管见:读书如登山
深秋登黔灵山“瞰筑亭”,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眼底尽收筑城美景,顿觉“山高人为峰”,慨叹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由是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岂不如登山?山脚、山腰、山顶风景各异,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登顶的毅力,饱览无限风光。读书之初,如登山上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上大学第一堂写作课,老......
-
〓 关于孔子“和而不同”的再思考
笔者发表了小文《“和而不同”辨析》(载《人民日报》2012年7月5日第7版)之后,引发了一些读者的兴趣及讨论,这里就相关问题略作进一步说明与阐发,不当之处尚请批评指正。一、“和而不同”的“和”与“和实生物”的“和”不是一回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字,应当说与《论语·学而》篇中“礼之用,和为贵”的“和”涵义相同......
-
〓 年俗是这样“俗”起来的
放鞭炮、贴窗花……这些习俗原本并不属于春节,但它们为什么成为春节独特的标签?中国人过年的讲究很多,这些讲究最初可能仅仅是达官贵人的享受,也有可能是某一地区的习俗。经过不断地发展,其中一些年俗逐渐普及到民间和其他地区,成为现在人们过年时必要的习俗,这些习俗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鞭炮曾经能“治病”据......
-
〓 国学论坛奇遇记
在“先知圣贤们”纷纷预言着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2012年某天,我嘴里咬着一只陶制的大奶嘴,右手以近乎接近光速的速度,去抓一只长着数倍于身体长度尾巴的老鼠,这只可爱的小老鼠并没有被我巨大的五指山所惊吓到,而是全身兴奋地闪着红红的光影和我玩起了捉迷藏,天生好奇的我且寻且觅的顺着小老鼠的脚步,来到了一个我从未接触过的网络空间:......
-
〓 新语:给每一位参观者更妥帖的服务
逛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不仅是琳琅满目的藏品,还有宁静悠远的氛围,都夹杂着历史的信息和当下的现实,成为国家和城市文化血脉的一部分。这些年来,从博物馆免费开放到博物馆奇妙夜、从各类活动开展到线上线下联动,我们的博物馆没了高高在上的架势,多了一份贴近大众的亲切。据统计,2016年,我国博物馆接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