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赏心乐事。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之中推崇青色?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揭开“青”......
-
〓 史海钩沉:汉唐时期储粮制度和方式之变迁
“粮仓系国脉,民心定乾坤”,粮食生产和储运是古代王朝的头等大事,直接关乎国家兴衰存亡。从先秦到明清都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粮食仓储制度与储存方式,以保证粮食供应和有效抵御因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不足,仓廪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和制度安排之一。汉唐时期通过建立有效的国家与民间储备,将国家收储、......
-
〓 碑刻中的扬州大运河
扬州枕江臂淮,中贯京杭大运河,自古为东南重邑,是中国古运河的原点城市,也是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长江和运河在此交汇,与运河共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关于扬州大运河的故事还要从公元前486年说起。吴王夫差为北上伐齐,“开邗沟、筑邗城”,引长江水入淮,邗沟成为扬州运河的起源。今古邗沟扬州城区段和射阳湖段都是在邗沟初创时就......
-
〓 当代如何践行慎终追远传统
“慎终追远”的传统并没有过时,而是在人们的践行中得到传承发展。从家庭家族的丧祭活动到国家层面的祭祀黄帝、祭祀孔子,还有诸多传统节日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和传承着“慎终追远”的传统。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实践活动还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违背“慎终追远”的道德传统,需要我们反思和调正。 首先,“慎终追远”的本义是践行孝道。......
-
〓 《周易》“自强不息”的历代诠释
摘要:作为历经千百年的经典语句,《周易》“自强不息”一语随着时代演进不断被赋予新的思想内涵。“自强不息”本意是以天道明人事,强调“天人合一”,诸子各家则藉此凸显其在个人品格方面的意义。汉唐时期,受儒家以及佛教、道教等不同学派的影响,对“自强不息”的阐释也趋于多元。至宋明理学,则立足于“理”解说,并深刻影响了后来对“自强......
-
〓 秦汉小学字书的历史沿革与文化精神
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识字教育与“书同文”的传统,先秦两汉的小学字书正是这一传统的产物。小学本为初等教育之称,因其以识字与“六书”为主要教学内容,故汉人亦称文字学为小学。历史上最早的字书当为西周中晚期的《史籀篇》,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所作,以大篆书写,为四言韵语,共十五篇。黄德宽、陈秉新先生指出,周秦时期至少有两次汉字整......
-
〓 构建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和考古工作的重要讲话和贺信,对历史和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建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理论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
-
〓 学术札记与中国古代学术
札记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著述形式,又称杂识、杂录、笔记、笔谈、丛谈、随笔、随录、漫录等,今人常以“笔记”一名统之。古代札记的内容涉及广泛,包罗宏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无所不赅。在种类多样的札记体著述中,有一种是以学术问题探讨为主要内容,可称之为学术札记,其间多有真知灼见,是古代学术园地中一朵绚丽多彩的奇......
-
〓 “赋圣”何以诞生——兼谈《天子游猎赋》的两个主题
司马相如(前169?—前118)是两汉时期最重要的赋家,位居“汉赋四大家”之首,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赋家,对后世影响甚巨。自宋代起,司马相如就被尊为“赋圣”。著名理学家朱熹转引林艾轩语:“司马相如,赋之圣者。扬子云、班孟坚只填得他腔子满,如何得似他自在流出?左太冲、张平子竭尽气力,又更不及。”(《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
〓 《诗》《书》《礼》《乐》是最早的教科书
六艺可以全提,可以合论,亦可分论。现在请合论《诗》《书》《礼》《乐》。《诗》《书》《礼》《乐》为何可以并提合论? 盖缘于此四“艺”实有其特殊性。这涉及最早的学校设置何种课程的问题。我国学校起源甚早,殷商不必说,前面的夏朝甚至五帝之时,已有学校存焉。当然形成健全完整的学校建制,是在周朝。《礼记·学记》写道:“古之教者,家......
-
〓 光明学术笔谈:清代直隶总督的职掌及其作用
本期主持:衣长春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本期主题:清代直隶辖区治理与社会变迁主持人语清代直隶省范围以今京津冀地区为主,还包括内蒙古赤峰、辽宁朝阳地区以及山东、河南部分区域。作为畿辅重地,直隶因地理位置的特殊,加之复杂的人口构成和人文环境,治理难度远超其他省份,这也决定了直隶总督职掌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故直隶总督又称......
-
〓 〗与〖 衞〗字的探讨">《孙子兵法》中〖
〗与〖 衞〗字的探讨
摘要:银雀山竹简本《孙子兵法》出土前,学术界主要是对传世本《孙子兵法》进行研究,书中“率”字出现3次,并无“衞”字使用,所以很少有人对“率”字产生异议。1972年银雀山汉简出土后,整理的竹简本《孙子兵法》中出现了“和衞”字,就有了两种版本的对比研究。本文即以此二种版本做些肤浅探讨。 现在学术界对银雀山竹简本《孙子......
-
〓 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要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曾经一段时间,人们习惯了“八年抗战”。但随着抗战研究的深入,“十四年抗战”的概念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的大会讲话中,都把九一八事......
-
〓 学科走向: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史学研究进入新时代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网络信息技术参与构建的世界里。不论一个人喜欢还是厌恶,其工作和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切,这已经是不争的现实。这个现实也清楚地表现在学术研究方面。那么,这个势不可挡的技术进步与史学研究有什么关系呢?在今天所有的学术分支中,史学可以说是最古老的学科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史学到今天......
-
〓 乾隆题画诗对原画的干预
文徵明《溪亭客话》 资料图片乾隆是中国历史上以风雅自居的皇帝之一,他爱收藏和鉴赏,尤喜在画上题诗、钤印,原紫禁城所藏历代古画,大部分都留下了乾隆的墨迹,学者每谓其破坏了画作。乾隆的题画诗,也许并不具备多么高超的艺术水准,但却是考察乾隆思想与情感的有效途径。与一般题画诗关注作画者的精神不同,乾隆的题画诗有很强的干预意识,......
-
〓 陈其泰:西汉人心目中的《春秋经》
据《汉书·窦婴传》记载,汉武帝刘彻当上皇位继承人,也是经历了一番人们意想不到的大波折:景帝七年(公元前150年)春天,三年前所立的皇太子刘荣(景帝长子)被废,重新确定一位皇位继承人迫在眉睫。喜欢干预朝政的窦太后一再明白地向景帝表示,将来要把帝位传给她所溺爱骄纵的小儿子、景帝胞弟梁孝王(刘武)。梁孝王当时占有优势,他在不......
-
〓 史海钩沉:傅兰雅与《中西日报》
在中国近代科技史上,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年)是一个重要人物。傅兰雅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后的35年间,主编并出版中国首份科普期刊《格致汇编》,创办格致书院,招收学员并亲自授课,翻译一百多种科技书籍,为科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96年,傅兰雅离开中国,赴美任加州大学伯......
-
〓 面向世界的儒学:世界儒学大会的世界性
世界儒学大会,要和世界上占主流地位的思想进行对话,比如说儒学和自由主义对话。你只有和主流对话,你本人才能取得世界的影响。如果只是和边缘对话,那么你的成果也是边缘的。像安乐哲先生,杜维明先生,包括贝淡宁先生,他们都是从自由主义阵营杀出来的,而且他们都看到了自由主义的缺陷。我们应该通过对话,展现儒学的价值,彰显儒学......
-
〓 国学漫谈:汉代叙事诗的转捩
汉代叙事诗是中国古典叙事诗史上的第一次高峰。在抒情成为中国诗歌主流的中国古典时代,叙事诗的开掘与兴盛,意义弥足珍贵。汉代文化的变革,使叙事诗的发展出现转捩,呈现出独有的艺术品格。 第一,汉代叙事诗呈现出叙事化倾向。中国是诗歌的王国,在这个国度里,诗言志、诗缘情,抒情诗构成了中国诗歌永恒的基调。《诗经》中的......
-
〓 佛教舆现代人的精神修养
随着现代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日益扩大和深入,从而获得了对人类生存客观环境越来越多的主动和自由;在一些发达国家里,社会物质生产也由此而得到极大的财富,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舒适。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与此同时,由人类创造的现代高科技,也正在滋长出一种自己的力量,而给人类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和烦恼......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