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情怀
本网:墨客网 | 阅读次数:2013次 | 更新时间:2017-09-15 12:45:23
墨翟先生是一个淳厚长者,这是读《墨子》的第一印象。周代八百余年,前期的西周大约政通人和,气象万千,为后人景仰,老子、孔子、墨子都是景仰者中人。东周孕育乱象,终至有了战国时期的纷纷攘攘,也终于导致了秦统一天下。秦始皇固然残暴,但是社会希望安宁的愿望却更为强烈,这也是后来历代兴亡的原因之一。读老子、孔子、墨子诸先贤的书,可以了解当时的场景,也多少可以明了祸福之数、兴亡之道。
后来人大多不能明白先贤的思路,以偏狭的心态追随某一学派,于是有了诸多议论。学老庄的必定攻击孔孟,而儒生们总喜欢诽议老子;儒、墨之争也是如此。对墨子意见最大的则是孟子和荀子了,不过期间有许多是政见的差别,并非如后人的演绎。
儒、墨的区别在对"孝道"的理解,儒学的基础是"孝道",可是墨子却主张兼爱,也就是现代人说的让人间充满爱,用墨子的话说,就是"孝天下之为人子者,使以孝其亲。"于是孔孟后人即以为墨子的观点是无君无父,这当然让墨子冤枉之极。批评墨子的另一人是荀子,荀子是其时诸君中最能顺应世事的明白人,他主张礼论乐论,看到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为封建专制找到了理论依据。而墨子则认为应该节葬非乐,因为在墨子看来,社会实在是糟糕透了,非得好好整整不可。
时代的发展证明了荀子理念的正确,后来的封建社会基本按照荀、孟二人的主张发展。所谓主导中国封建制度的王道、霸道,儒家或法家,其实同出孔子一家。于是老子也罢、墨子也罢,都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是,也不能阻挡历代研究者对墨学的讨论,尤其是封建史在中国结束的现在,读《墨子》会有新的感受。
一、墨子是一个平民主义者:
墨子是一个平民思想家,从《墨子》一书中很容易得出这个评价。后人喻墨子为中国的基督,说他们的思想相类,倒也符实。但是,墨子思想的形成早于基督教3-5世纪,喻西方的基督是中国的墨子应该更为准确。我们不准备宣扬大中华主义,当然也没有必要信奉洋奴哲学。"自由、平等、愽爱。"非西方所有,亦非资产阶级独有,它是人类共有的理想。《墨子》中的兼爱理论向后人全面阐述了愽爱的理念。
《墨子》中讨论兼爱理论的有三篇,是弟子们根据墨子的言行演绎而成,读之颇有感触。
(一)
《兼爱上第十四》篇中这样写到,圣人想要治理好天下,就必须知道社会矛盾形成的的原因,正如医生必须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治病。
天下为什么乱呢?无非是大家自私自利,即使是父子、兄弟之间都是奉行生存竞争哲学,勾心斗角而不能互相关照,和盗贼一样心狠手辣。
如果使大家相亲相爱,国和国之间就不会互相攻击,家与家之间就不会产生矛盾,盗贼没有了,上、下级互相关照,父亲慈祥、儿子孝顺,天下不就太平了吗?
因此"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里的"恶"字相对于"爱",应该理解为仇恨,那么这句话就很明白了:如果圣人治理天下,不是纵容、鼓励甚至制造仇恨,而是劝导大家友爱,和睦共处。兼爱和谐则天下平安,矛盾丛生则天下必乱。
这种观点和西方的达尔文主义确实有本质的区别。也可见现代精英制造"弱势"群体,激化种种社会矛盾的理念是多么丑恶。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二)
没有生存竞争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这是达尔文主义者的主张。中国的精英们鼓吹达尔文主义似乎振振有词,无非是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置民众于资本主义原始阶段的水火之中。
显然墨子有不同的看法。在《兼爱中第十五》中子墨子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这一段话说明白了。一个真正为民谋事者,他的责任就是兴利除弊。
如果使企业破产而不能救,反而让职工下岗,置其于死地;如果为了搞自己的形象工程而不顾资金短缺,大量拖欠饥贫的农民工的工资。这是兴利除弊吗?
对此类行径,子墨子谴责到:「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显然墨子是真正的仁者,他在二千多年前就痛斥现代那些以强凌弱、以富侮贫、以贵傲贱、以诈欺愚的现象。
在这里墨子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认为,人类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这个观点后世理解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于是天下之士君子说了:"是啊,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就好啦,可是,这也太难了。"用现代人的说法,只有利益才能驱动人的积极性,没有利益谁愿意白干呢?
墨子质问到:如果让人去攻城野战,常常杀身也只是为了一个"名",可是大家都去了。难道相亲相爱能比它更难吗?
墨子以为,想要办好一件事,关键的是社会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过去,生于患难的晋文公对于华美的衣饰不感兴趣,下级们都穿着朴素的衣服去见他,形成节俭的社会风气;楚灵王喜欢看到手下纤细的腰,大家都饥饿着上朝,一个个面容憔悴;越王句践需要战士的勇敢,只要冲锋的鼓响,大家都不顾火焰冲天,破碎乱行,蹈火而死。那么难办的三件事,只要领导率先垂范,大家也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子墨子言曰:兼爱一事"此何难之有焉,特君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也就是说如果领导不把它当回事,大家也就不以为然了。
于是天下之士君子又说了:「是啊,如果能够兼爱当然好,但是难以办到呵,就象扛着泰山跳过黄河一样,是不可能的」
子墨子反驳了:"是非其譬也。"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和扛着泰山跳过黄河并非一回事,古圣王其实都做到了。例如大禹治水,通达四方、利于天下;周文王扶弱济贫,仁德布于天下;周武王则愿意为天下之利赴汤蹈火,也就有了后世"万方有罪,维予一人。"的典故,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和榜样啊!
墨子问到:三圣人能够做到的事,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呢?
因此墨子认为,既然大家都希望天下富强,社会安宁,就应该「兼相爱、交相利」,这是圣王的方法,天下大治的必行之道,不能不务实为之。
(三)
墨子提出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贵贱的博爱,这其实就是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兼"是集体主义,区别于"别,"别"是个人主义。墨子主张"兼以易别",也是以集体主义更替个人主义,不如此,兼爱是不可能的。笔者以为,这是《兼爱下第十六》讨论的主题。
在《兼爱下第十六》这一节中墨子列举了天下之三大害,并且提出了解决三大害方法。
所谓天下之三大害:
其一,持强凌弱,以众暴寡,以诈谋愚,以贵傲贱;
其二,执政者刻薄,为臣者不忠,父亲不慈,儿子不孝;
其三、社会黑势力以兵刃、毒药、水火互相攻击。
三大害产生根源在于以个人为核心的个人主义,而要改变个人主义的方法只有集体主义。如果大家都关心他人如关心自己,那么就可以做到"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正如大雅之所道,曰。无言而不仇。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对于培养社会的集体主义精神,墨子显然很有信心。他认为,人们能够做到"兼相爱交相利",犹如火焰向上,流水朝下。因为,只要走上了共同致富的圣王之道,先富起来的一族才可以高枕无忧,平民百姓才能丰衣足食。所以君子必定要奉集体主义而行之。当领导的关心民众,老百姓支持领导的工作,父母子女相亲相爱,左邻右舍互相关爱,这是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四)
墨子的兼爱理论是庶民的思想,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平等、愽爱的思想是一致的。后者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旗帜,是第三等级---由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组成的利益群体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对立面就是由僧侣和贵族组成的利益集团,以及他们所维护的封建专制思想。
感受到兼爱理论冲击的还有中国的官儒们—-有些人称之为犬儒,意为封建朝廷的走狗。他们是一些掌握了特权,或者是自以为可以掌握特权的人们。他们惊惶失措地注视着墨子们的主张,斥之为"无君无父",或者其他等等。
现代的官儒们则自视为精英分子,在他们看来民众只是任凭他们宰割的弱势群体,于是有了"下岗"、"欠薪"、"民工"、"40-50"等等名堂。精英分子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其原因应该是:现代中国承认了市场机制和竞争意识,却忘记了兼爱(平等、愽爱)的价值体系,于是前者得以在无约束的情况下胡作非为。
幸亏,与这些精英主义相对立的平民主义自古有之,历代也不乏传人。最起码还可以举出较有声望的一些名人。例如,梁启超挺身疾呼:"只可惜我们做子孙的没出息,把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埋在地窖里两千年......";胡适则著作《先秦名学史》,称《墨子》是"真正有价值的唯一著作","是伟大的科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科学的方法的创始人";而人民领袖毛泽东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则明确认定墨子是"人民思想家"。
壶公评论曰: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相互制衡的社会,兼爱(平等、愽爱)的价值体系为现代社会提供的是一个基本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我们所作的一切是否有利于人民,人民至上。
二、墨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非攻》是《墨子》中的名篇,了解中国文化又谈论国事者,多少都会想到《非攻》,墨子的非攻思想是影响古今的和平主义,是平民主义的战争 观。
(一)
笔者以为,正确地解读《非攻》,重要的是要明白《非攻》产生的场景。
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史上出现了一个大变革的时期。那个被定名为春秋战国的时代充满了政变、瓜分,侵略、吞并,欺诈和屠杀,时间绵延两百多年。西周初期建立的封建文化基础逐渐地被破坏,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直接造成了社会紊乱、经济凋蔽。司马迁记而述之:"诸侯恣行,政由强国。",《左传》载, "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可见混乱和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
对于这个时期的评论,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庄子怒斥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后来的
董仲舒则以为:"春秋之所甚疾已,皆非义也。"
可见那个时期的混乱是怎样为人厌恶。但是,上述三人评论又有不同。
孟子认为的"无义"指的是"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破坏的是秩序;
庄子则是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论,是对时代的否定;
董仲舒的意见在于"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而断之以战伐为之者。"是从战争利弊的角度来评说的。
墨子的《非攻》就写作于这一时期,表达的是平民百姓对战乱的看法,也是兼爱思想在战争问题上的体现。
(二)
在《非攻上第十七 》中,墨子对于打着"义"的旗号侵略他国的战争行为的非正义性予以抨击。
墨子问道,偷窃他人桃李、猪羊等损人利己的事情,大家都认为应该给于惩罚,但是发生进攻他国的事情,大家却跟随、响应,而且谓之"义",这是什么意思啊?
墨子又问道,杀一人是不义,定死罪,杀人越多罪也越重,这一点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对于大不义的侵略他国,大家为什么却拥护、支持呢?
墨子质问:对于小事,大家知道是非。可是对于侵略他国的大事,大家都犯糊涂了。这种所谓"义"和"不义"的辩论是不是胡扯?
和平,众之所求。先秦诸子对于和平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主要的就是关于仁与义的争论。这是残酷的环境使然。当其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愤于世事而无奈,骑牛出函谷而不还;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著述春秋,希望以此劝世,但是闻说祥瑞麒麟被猎获,对世事极度失望,掷笔绝书。
孟子是孔子理念的继承者,也是"义"的创建者。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征,所以正人也。诸侯有罪,则天子讨而诛之,此春秋无义战也。"
无论是"仁"或"义",都是从建立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说的。社会秩序的实质是社会各利益群体相互间的一种妥协。问题是,战国期间的诸侯们并非孟子的性"善"者,而是荀子的性"恶"者,于是就有了"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的战争,他们是用战争的方式来进行关于建立社会秩序的讨论。
而墨子是"不堪命"之民的代言人,他对的"义"理解是从民众的角度来阐述的。或者说,他是作为人民的代言人参与关于社会秩序的讨论。
(三)
《非攻中第十八 》述,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於国冢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如果什么事情都依靠战争来解决,民众又怎么能够承受?他说,发动战争,冬天太冷,夏天又太热,只好在春、秋进行。可是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荒废了这两个季节,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进行战争,战死于战场的人又不可胜数;用于战争的牛马的死伤不可胜数;运输粮草而疲于奔命的百姓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
如此危害民众的利益,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得到"伐胜"的名声和一点战利品?墨子以为,这其实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呵。为了得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却要死伤数万,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土地太多了而自己一方的民众却大量减少,这种"弃所不足,而重所有馀"的做法是国家的要务吗?
墨子在驳斥了好战者的种种谬论之后说到:"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於水而镜於人。镜於水,见面之容,镜於人,则知吉与凶。"他问道,今天的好战分子,难道不应该从智伯(晋国分裂过程中的好战分子)的行为中得到教训吗?
墨子进而论曰,连傻瓜都知道奉天则承运。奉天就是奉行天下人认同的大义,即圣王之道。诸侯们把精力用于战伐兼并,而以为是义举,实在是盲人不知白黑的行为。
什么是圣王之道?墨子论曰,"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後为之行。"所谓圣王之道,就是所作所为都要服务于百姓的利益,对外则不以大国自居与邻邦和睦共处,然后带领百姓奉祀山川鬼神、发展生产。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使大家都得到利益,自然功劳也就大了,于是四面八方都是拥护的声音,大家也就敬奉他"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了,这才是"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在《非攻下第十九 》一节中,墨子阐述圣王之道,评论战争的危害,对于不识大义、妄动干戈的好战分子痛加批驳,激愤之语溢于言表。
(四)
"非攻"当然不是"非战",墨子对于战争的理解是从民之利益、圣王之道的角度予以考虑的。有好战分子说:"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
墨子反驳,禹征有苗不是攻,而是诛其元凶。三苗大乱之时民不聊生,所以天命殛之。大禹奉天命征伐,得到天下的支持,所以很快成功了。特别是禹既克有三苗,不是烧杀掳掠,而是为他们建立了秩序,使他们有了安居乐业的环境。
还有汤之伐夏王桀,也是因为夏王桀倒行逆施,天下大乱,所以才有神来告曰:「夏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汤遵从天命,通於四方,而天下诸侯,莫敢不宾服,这就是汤之诛桀也。
至于周文王伐商王纣,也是纣的"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也就是纣的德行败坏,天下大乱,才有"赤鸟衔珪,降周之岐社,曰:「天命周文王伐殷有国。」"同样的,周文王伐纣之后也是奉行仁德的天道,"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也就是说克服了种种乱象,使天下得以安宁。
墨子战争观的内涵有深刻的人民性。墨子曰:"今欲为仁义,求为上士,尚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非攻之为说,而将不可不察者此也。"在上古,天命常常指的是社会的表现,也就是人民生存的状况。在墨子看来,只有顺乎民意,除暴安良,此类的战争也并非不可以,反而是圣人之道。墨子战争观的核心就是战争必须服务于"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观之,墨子为民的立场鲜明,亦非迂腐之辈可以比拟。
"非攻"是墨学的重要范畴,常常有人片面理解"非攻"为反对战争,这是曲解。大家都希望和平,严格地说却并非如此。和平与战争都是社会存在的合理的形式。在战国时代,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如果片面地反对一切战争显然没有合理的现实依据,注定被现实否定。即使现在的国际环境,盲目于"非攻",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原因很简单,在周王室无法控制局面的时候,战国时期的社会是无序的,用现在的话说,社会遵循的是"丛林原则",而现在的国际社会也是如此。
(五)
基于这样的战争观,墨子在战略战术上体现为"墨守"。后世的诬墨者常常以"墨守陈规"来戏弄墨学为保守学说。其实"墨守"有之,"陈规"却未必。"墨守"实际上是一种后发制人的战略战术,当然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得民心、为民者所领导的人民战争,而且大有成效,例如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就是现代的"墨守"。对于专制者,则没有意义,那只是无能的遁词,也必然失败,例如萨达姆之辈。当然对于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者如布什,更无价值。墨子的战争观和战略战术与他的平民思想是相一致的。
《公输第五十》是"墨守"的示范。该文逻辑缜密、文采丰华、思想深刻,即使相隔年代久远,依然展现着和平主义的光芒。
"墨守"的内容包括基本的两方面:外交与战备。外交是国际政治的组成,也是一种妥协的途径,无外交,"墨守"失去和平主义的意义;另一方面,战备是外交的基础和保证,弱国无外交。
《公输第五十》记述,墨子"行十日十夜"面见战争的教唆者公输盘,对于公输盘在"义"上的糊涂,墨子以"杀所不足,而争所有馀,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的"四不"论让公输盘哑口无言;又以"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说服了准备讨伐宋国的楚王。
希望通过外交谈判来阻止战争,是一种可怕的幻想。真正迫使战争狂人们老老实实的只有实实在在的实力。墨子和公输盘的实力较量是这样进行的"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馀。"模拟战争告诉公输盘,所谓的新式武器"云梯之械"是不足持的。
显然,纸上谈兵还不能制止战争。在模拟战争中失败了的公输盘威胁要杀害墨子,在他看来失去了墨子的宋国也就失去了屏障。于是墨子冷静地告诉这位战争的教唆者:"你所能想到的我都为你考虑了,我的弟子们已经使用我的方法为宋国作好了防御准备。"文章记载了楚王放弃了战争的计划,但是没有记述公输盘的彼时的感受。我想这时的公输先生一定铁青着脸,他可能得到的别墅和小轿车的赏赐在这一番较量中化为乌有。
和平主义者的墨子们珍惜生民、热爱和平。为了制止战争,他们摩顶放踵,置生死于度外。墨子说道:"治於神者。众偿知其功。争於明者。众人知之。"
壶公评论曰:仁德之心,天地可鉴,昭示万古。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