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墨子精神:从消失到重兴
最近断断续续读了三本有关墨子的书,一本是墨子的著作《墨子》,另二本是孙中原先生的论著《墨学通论》与《墨者的智慧》。虽然这些年也看了一些古代经典,但墨子的著作,总没有深入地阅读,因为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已经被儒、释、道三分天下,墨家学问,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上,被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在春秋战......
-
〓 墨子十大主张(Z)+桃化运测试
看了《墨攻》,对墨家思想产生了兴趣。转了他的十大主张和大家分享。 墨子最为后世景仰的是他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 “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墨子十大主张的推行实施是有具体针对性的:“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 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
-
〓 “墨守”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古代的军事学著作向来是以研究进攻者居多,《孙子》、《吴子》、《尉缭子》等大多如此,而墨子由于主张非攻,故其研究军事相应地便是以防守为主。不仅如些,在先秦时代,由于主动进攻者往往为国势强盛的大国,故处于防守地位的常常是一些人少地狭的小国。在这种形势之下,要想抵御强敌的凶猛进攻,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墨家却能以其道......
-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也是一位有卓越贡献的自然科学家。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创说,学术空气十分活跃,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科学流派。墨家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 墨子名翟,生卒年不详。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墨子生于公元前476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也有人考证说墨子大约出......
-
〓 墨家侠风
墨家曾是春秋战国时期与儒家齐名的显学。虽然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墨家不曾被钦定为官方哲学,对雅文化的影响微弱些,但是墨学的精神却强烈地渗透到俗文化,特别是侠文化中去了。可以认为,中国侠士的崛起是与墨学的诞生分不开的。从可以做官而不肯为仕即为隐士的标准衡量,侠隐之士的确大量存在于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但我们的笔触只能撷取这......
-
〓 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墨子的心路,和现代人一样走过——《墨子智慧心解》 王雨墨\中国墨子学会理事 自二00二年开始在网上宣传墨学以来,相识墨学界朋友无数,但如陈伟兄这样还是不多。同样是民间墨家学者身份,他却研究墨学早了许多年。几年前我DIY了一个“墨子世界网”,最近也申请了国际域名www.mohists.com。他在上面留言,后来发邮件来询......
-
〓 《墨子》的思维语言艺术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著作汇编,由墨子初创,其后学增益。现存53篇,9万余字,包含多种文体类别。其中有丰富的思维语言艺术,是准确性和鲜明性、生动性和简练性、理趣性和功利性的统一,具有独特的原创性价值和意义。意显语质:准确性和鲜明性刘勰《文心雕龙》评价《墨子》“意显而语质”,即意义明显,语言质朴。毛泽东《工作方法六十条》......
-
〓 中西之间:轴心时期文化转型的比较——以《周易》为透视文本
作者简介:黄玉顺,男,成都人,1957年8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在“轴心时期”、即西周、春秋、战国时期[1]曾发生过一次大转型;但是,关于这次转型与《周易》[2] 之间的关联、尤其是其现代意义,我们还不是十分清楚,这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
-
〓 墨子"兼爱"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一、“兼爱”: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墨子》一书中记述墨子思想的重要文章,除《兼爱》外,还有《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等命题。从这些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墨子的主张名目繁多,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为推行他的兼爱学说而创造条件。俞樾......
-
〓 墨子国民阶级的自觉理论及某阶级立场
孔子批评了春秋的仪式,在客观上暴露了社会的矛盾;墨子描写了战国初年贵族的腐朽生活和贵族政治的没落,否定了古代仪式,攻击了统治阶级的专政。显学之成为显学,是有优良传统的。氏族贵族的形象,在墨子的认识中是最丑恶的反动者:它不令人生,反令人死;不令人富,反令人贫;不令人治,反令人乱;不令人善,反令人恶;不令人安乐,反令人悲苦......
-
〓 关于梁启超与墨家逻辑研究
【论文摘要】梁启超在继承前人和广泛借鉴同时代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学知识,运用当时先进的西学学术手段对墨家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近代墨家逻辑研究开辟了新的范式,并对近代以来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影响深远。本文探讨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历史背景,历史地分析其墨家逻辑研究前后不同时期的研究动机,揭示其墨家逻辑研究的价值与意......
-
〓 先秦墨家思想简介
1, 墨家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代,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社会的转型需要思想学说做理论指导,诸侯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导致他们极力招揽人才。时代的需要,宽松的学术氛围,孕育了中国最朴素而灿烂的思想文化。一时诸子兴起,百家争鸣,互相借鉴又互相诘难。讨论的问题之广,涉及题材之多,发掘的深度之远,......
-
〓 反对世袭提倡民主集中制 看古代墨家的民主理论
学术界论及战国墨家思想纲领,无不以“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作为定性,这种说法虽与目标无所偏离,但感觉这类观点各自独立,或是有多组观点独成,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核心,是“学说学”本质的模糊论,不利于真正发掘学说创始人及衣钵弟子所创立的主流......
-
〓 墨攻--墨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每部片子都有心血在里面,所以我看一部片子,首先要看此片情节和思想是否引人入胜,若这点无法满足自己,那就要看相关评论或者拍摄的花絮及趣事。 <墨攻>让我思想有些矛盾,理不清导演到底要讲些什么,用小学语文老师的话说,感觉导演的这部作品有些偏题,我不懂墨家学说,但似乎是要平等地爱护所有人,不要发动战争,敌人来了我......
-
〓 《墨子三字经》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líng , rǎn yú cāng rù yú huáng 人 之 初 , 性 本 灵 , 染 于 苍 , 入 于 黄 。 人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而是天真纯洁,易受环境的影响,墨子有一天走到染坊看到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就发出了对人性的感叹。《墨子,所染》“子墨子言......
-
〓 关于《墨子》兵技巧诸篇的研究
以前,在《墨子》书志的考察中,虽对《墨子》这一典籍的沿革做了探讨,但就书志调查的 局限也做了溯本求源。其结果明白了,在汉代,71篇版本《墨子》与另一种版本即关于技巧的12篇版本《墨子》并行。可是,这12篇版本的组成发行是否与71篇版本无关,或者是到了 西汉末才从71篇或72篇中分离出来另行——据书志的调查提出的这一问题......
-
〓 《孙子兵法》梗概
《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博深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被尊奉为“百世兵家之师”。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许多合理内核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泽,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其基本内容为: ......
-
〓 任继愈:墨子非攻读后
非攻学说是墨子的基本思想之一。文章结构谨严,推理明晰,逻辑性强,很有说服力。非攻篇,开始说:“今有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下文接着举出“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取人牛马,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以其亏人愈多。”“......
-
〓 墨子的战争博弈
《墨攻》来了!这部中日韩三国合拍的古装大片让我们又记起了墨子——这位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人物。关于他,我们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墨家学说的创始者,提出“兼爱、非攻”的学者和思想家。除此之外,他也是当时著名的科学家、军事家、发明家——一位名副其实的博物大拿,更重要的,他和弟子们都是名震江湖的“墨家大侠”。■ 智者中的叛逆分子★ ......
-
〓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