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墨学现代化、新墨学和元墨学
一、墨学现代化的实质和趋势1.墨学现代化的实质,是墨学的现代性变化,墨学研究范式的现代转型。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论,认为科学革命的实质,是研究范式的变革,而范式的变革,必然引起科学理论体系和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现代学者,适应现代需要,变旧墨学为新墨学,是势之必趋,理所固然。墨学现代化,是新墨学创立的手段、......
-
〓 墨子的不幸
读先秦诸子,墨子总是让人产生莫大的同情。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显学”,《墨子》一书是中国思想百花园中的奇葩。可是,在《墨子》中,墨子与其弟子的对话都是极端非人格化的,他没有刻意留下什么个人的身世,甚至其姓氏与国籍都没有明确的交代。关于他的姓氏,最通行的说法是姓墨名翟,亦有史家认为墨子姓翟名乌。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
-
〓 墨子情怀
墨翟先生是一个淳厚长者,这是读《墨子》的第一印象。周代八百余年,前期的西周大约政通人和,气象万千,为后人景仰,老子、孔子、墨子都是景仰者中人。东周孕育乱象,终至有了战国时期的纷纷攘攘,也终于导致了秦统一天下。秦始皇固然残暴,但是社会希望安宁的愿望却更为强烈,这也是后来历代兴亡的原因之一。读老子、孔子、墨子诸先贤的书,可......
-
〓 《墨子三字经》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líng , rǎn yú cāng rù yú huáng 人 之 初 , 性 本 灵 , 染 于 苍 , 入 于 黄 。 人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而是天真纯洁,易受环境的影响,墨子有一天走到染坊看到染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就发出了对人性的感叹。《墨子,所染》“子墨子言......
-
〓 “墨守”的影响与启示
中国古代的军事学著作向来是以研究进攻者居多,《孙子》、《吴子》、《尉缭子》等大多如此,而墨子由于主张非攻,故其研究军事相应地便是以防守为主。不仅如些,在先秦时代,由于主动进攻者往往为国势强盛的大国,故处于防守地位的常常是一些人少地狭的小国。在这种形势之下,要想抵御强敌的凶猛进攻,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墨家却能以其道......
-
〓 《孙子兵法》梗概
《孙子兵法》一书,是我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博深邃,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被尊奉为“百世兵家之师”。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许多合理内核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泽,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孙子兵法》共有“十三篇”其基本内容为: ......
-
〓 墨家对武侠文化的推波助澜
侠的活跃引起了社会的振荡,这一振荡在当时生气勃勃的思想界迅速得到了反响,这便是墨家对于武侠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他们的活动与主张,为侠的诞生和生长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墨家是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之间的一个学术流派和社会团体。“墨家”之称得自它的宗师墨子。墨子名翟,鲁国人,或说宋国人。他的生卒年,据孙冶让考证,当在公元前48......
-
〓 关于梁启超与墨家逻辑研究
【论文摘要】梁启超在继承前人和广泛借鉴同时代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西学知识,运用当时先进的西学学术手段对墨家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近代墨家逻辑研究开辟了新的范式,并对近代以来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影响深远。本文探讨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历史背景,历史地分析其墨家逻辑研究前后不同时期的研究动机,揭示其墨家逻辑研究的价值与意......
-
〓 冯友兰先生关于儒墨两家思想碰撞的评论
兼爱儒家的中心观念仁、义,墨子并没有批评;在《墨子》一书中,他倒是常讲到仁、义,常讲仁人、义人。不过他用这些名词所指的,与儒家所指的,还是有些不同。照墨子的意思,仁、义是指兼爱,仁人、义人就是实行这种兼爱的人。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墨子出于游侠,兼爱正是游侠职业道德的逻辑的延伸。这种道德,就是,在他们的团体内“有福......
-
〓 墨家:一个被国学遗忘的学派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
-
〓 神农之言为墨学流变考
《汉书艺文志》云: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谷,勤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货。孔子曰:「所重民食。」此其所长也。及鄙者为之,以为无所事圣王,欲使君民并耕,誖上、下之序。但农家出于农稷之官只是班氏说法,其不足据。农家典籍首列《神农》二十篇,已佚。先秦农书保存得较为完整的是《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
-
〓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
-
〓 墨子精神:从消失到重兴
最近断断续续读了三本有关墨子的书,一本是墨子的著作《墨子》,另二本是孙中原先生的论著《墨学通论》与《墨者的智慧》。虽然这些年也看了一些古代经典,但墨子的著作,总没有深入地阅读,因为说起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已经被儒、释、道三分天下,墨家学问,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学术史上,被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在春秋战......
-
〓 哲学家墨子的思想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墨子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不满儒家礼乐烦苛。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墨子"好......
-
〓 墨子与现代的对接
墨子,出生年代不可考,出身游侠,后担任游侠组织的大军师,手下侠客众多,且皆是不辞赴汤蹈火之辈。学者们分析墨子的活动时间应该在前479--前381年之间,也就是春秋中期,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时期。墨子是墨家哲学思想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其主要哲学思想辑录于《墨子》一书中,近来我读中国哲学史时发现,墨子的许多思想是符合二十世纪时......
-
〓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台湾学者陈立夫先生提出,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见陈立夫主编《易学应用之研究》第1辑,台湾中华书局)程迥提出:“《连山》、《归藏》宜与《周易》数同而其辞异。”(朱彝尊《经义考》卷二·易一)这话恐有一定道理。既然同称为《易》,三者在一些基本点必定是相同的,卦象应是三易能够对......
-
〓 反对世袭提倡民主集中制 看古代墨家的民主理论
学术界论及战国墨家思想纲领,无不以“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作为定性,这种说法虽与目标无所偏离,但感觉这类观点各自独立,或是有多组观点独成,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核心,是“学说学”本质的模糊论,不利于真正发掘学说创始人及衣钵弟子所创立的主流......
-
〓 墨家思想与中国政治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然而,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代里,中国文化却奏起辉煌的乐章,进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阶段,墨家学说便是其中一朵绚烂的奇葩。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文化建设,需要吸纳西方和本民族已有的思想资源。先秦诸子思想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无疑该特别重视;其中最重要的儒、墨、道、法四家中,墨家又尤其不可忽略。墨......
-
〓 墨子十大主张(Z)+桃化运测试
看了《墨攻》,对墨家思想产生了兴趣。转了他的十大主张和大家分享。 墨子最为后世景仰的是他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 “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墨子十大主张的推行实施是有具体针对性的:“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 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
-
〓 关于《墨子》兵技巧诸篇的研究
以前,在《墨子》书志的考察中,虽对《墨子》这一典籍的沿革做了探讨,但就书志调查的 局限也做了溯本求源。其结果明白了,在汉代,71篇版本《墨子》与另一种版本即关于技巧的12篇版本《墨子》并行。可是,这12篇版本的组成发行是否与71篇版本无关,或者是到了 西汉末才从71篇或72篇中分离出来另行——据书志的调查提出的这一问题......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