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墨子的不幸
读先秦诸子,墨子总是让人产生莫大的同情。 墨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显学”,《墨子》一书是中国思想百花园中的奇葩。可是,在《墨子》中,墨子与其弟子的对话都是极端非人格化的,他没有刻意留下什么个人的身世,甚至其姓氏与国籍都没有明确的交代。关于他的姓氏,最通行的说法是姓墨名翟,亦有史家认为墨子姓翟名乌。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考......
-
〓 在“和谐社会”中重新发现墨子
2006年11月底,改编自日本漫画的电影《墨攻》开始上映,票房成绩不俗。该片讲述2300多年前墨家弟子革离运用其高超的守城术与技战法帮助弱小梁国抵御十万赵军的故事。有“疑似专家”断定影片编导对墨学“知之甚少”、“无知者无畏”,这种苛评显然低估了《墨攻》。《墨攻》诞生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意义,关键不在于电影人是否完全读懂墨子......
-
〓 战国早期墨家:墨翟及其弟子
如果说战国初儒家子思学派的思想中迸出了反宗法制的叛逆火花,那么,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墨翟,则干脆反戈一击,扯起了“兼爱”、“尚同”、“尚贤”的反宗法制旗帜,另起炉灶,创立了与儒家对垒的墨家学派。儒家以宗法等级制为基础,墨家则以原始人道主义为指归。墨子自称“今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能属于当时“士......
-
〓 哲学家墨子的思想
墨子,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姓墨名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墨子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不满儒家礼乐烦苛。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墨子"好......
-
〓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字的本义是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所以许慎《说文》引意解为:玄,幽远也。'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
-
〓 反对世袭提倡民主集中制 看古代墨家的民主理论
学术界论及战国墨家思想纲领,无不以“十论”,即“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作为定性,这种说法虽与目标无所偏离,但感觉这类观点各自独立,或是有多组观点独成,难以形成一个系统的核心,是“学说学”本质的模糊论,不利于真正发掘学说创始人及衣钵弟子所创立的主流......
-
〓 墨子的反战观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至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墨子自称“贱人”,他当过造车子的工匠,亦做过大夫。我们根据“翟上无君上之事,下无农耕之难”(《墨子·贵义》)可以断定,墨子既非当权者亦非劳动者,而身处“士”这个阶层。据《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他因不满儒家烦琐的“礼”,于是舍儒家而创立了......
-
〓 墨子的救世学说:实践理性主义的价值外现
墨子创立学说的目的在于救世,是针对社会的弊病、缺陷,按照社会的功能、作用和意志,提出矫正、疗救和建设的办法,同时强调通过参与社会的活动,把救世的主张和救世的目的联系起来。他的“批判的武器”有实践这一“武器的批判”作保证,使其学说洋溢着实践理性主义的的价值光芒。 墨子生当战国之初,社会剧烈动荡,社会力量新旧交争,旧秩序体......
-
〓 王玉玺与《墨子兵书》
●本报记者曹锦华 黄浦江边,记者见到了前来上海接受大世界基尼斯总部颁奖的《墨子兵书》的编、书、译者王玉玺先生。先生60挂零,身材魁梧,率直豪爽,他一面小心翼翼地翻着墨香扑鼻的锦皮锦函宣纸线装的古风古韵的《墨子兵书》,一面用浓重的胶东口音,向记者述说了这部书作是怎样跻身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 现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
-
〓 墨学军事思想及其意义
墨学军事思想是其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如同整个墨家学说一样,不仅在当时具有“显学”特征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现代化的具体意义。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是其军事思想的理论基础。“非攻、守御”是其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其军事战略、军事技术和训练原则,特别是它的积极防御的坚定主张,均具有时代意义。一、墨家军事......
-
〓 墨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墨子以大义引导任侠精神,从而对中国几千年的任侠文化起了主导作用。这一作用不可低估,抵抗外来侵略的慷慨赴死,路见不平的见义勇为,皆来源于墨家。 注重实践的认识观,直接启迪了后来的如荀子等人唯物主义的诞生。 贵义的思想对孟子有着直接的影响。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也。跟墨子学于儒而逃于儒相......
-
〓 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
墨子的社会思想,有原则与方法,其原则在于以下二语:“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散见各篇)其方法可分为五项、十事,鲁问篇说:“子墨子曰:凡人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陵,则语之兼爱、非攻。”墨子......
-
〓 《墨子城守篇》和战国时代的攻防战
在楚惠王的宫殿里,墨子解下自己的腰带,在坐席上环绕为城,然后取出一些小木片来代表攻守的器械。“请您发起进攻吧。”他充满自信地对公输般拱了拱手。公输般想要一击就把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打跨,他首先运用的正是自己最新的发明——云梯:“我所造的云梯,与宋城一般高大,下置六轮,推到城边,用辘轳绞起车上的高梯,长一丈二尺,搭上城......
-
〓 墨子思想中的国家安全观
墨子,姓墨名翟,使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学者考证,墨子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死于公元前390年。墨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①]墨子的思想成就主要保存在《墨子》一书中。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墨学研究,古为......
-
〓 “大不攻小,强不侮弱”——墨家军事思想的特色与意义
墨家学派在先秦时期与儒家学派同称为显学。《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孟子?滕文公下》也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可见其在当时影响之大。因此,其包含有丰富的军事理性认识乃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其主要内容,一是“非攻”,二是“救守”,前者集中体现了墨家的战争观念,后者则是墨家作战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和基本特......
-
〓 墨子视野中的“不义之战”与“正义之战”
(一)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亲友,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
-
〓 墨家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Mo - tse's Dialectic Ideology on Military<<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02期孙中原 墨家关于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剑犹甲,死生也":进攻和防御,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的辩证法;"守则固,诛则强":......
-
〓 《墨子》城守诸篇军事思想试探
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之交的一位思想家、军事家和科学家,约生于公元前484年,死于 公元前420年[1]。墨子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古代战争频繁激烈的时代,战争是当时社会 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关系着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墨家同当时的诸子百家一样,各自 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军事,探索战争问题。《墨子》一书就是......
-
〓 墨子的菲命论与天道观
墨子的阶级思想有“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的命题,其社会思想有被统治者小窃与统治者大窃同为不义的命题,他主张“贱人亦可窃货而书竹帛”,因此,他的非命论就有这样的命题,“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术”。(非命下)墨子的非命论与尚置的人类观点、兼爱的社会观点,都是光辉的学说,而非命论因了没有理想主义的掺杂,更为名贵。墨子的非命论与......
-
〓 《战争论》内容概略
《战争论》19世纪资产阶级经典军事理论著作。作者克劳塞维茨(1780- 1831),普鲁士将军、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生前致力于军事理论和战争史研究,著书立说。死后,其遗孀玛丽整理出版了《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将军遗著》,共10卷。《战争论》是其中的前3卷,后7卷为战史著作。《战争论》全书共8篇124章。第1卷为第1......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