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诗里读中国——墨西哥诗人帕斯的东方畅想
“渔夫的歌飘荡在静止的岸边,王维酬张少府,在其湖心的茅庵中,然而我却不愿在圣安赫尔或科约阿坎有个智者隐士的居所。”结束多年外交官和国外旅居生活后,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年—1998年)借用中国唐代诗人王维作品意象,写下了长诗《回归》。 帕斯曾将许多中国诗歌译成西班牙文,他在《双重火焰》一书中写道,古......
-
〓 家风滋养下的百年书风
书为心画。一点一画,无不流露着作者的心性与修为;只字片纸,无不折射着书家人格的光辉。一个书家的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与天赋;如果是一个家族,父子相传,兄弟争胜,夫妻比试,姻亲相较,书家辈出,前后称雄数百年,那肯定离不开悠厚的家风和良好的教养。琅琊王氏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望族,这个家族无论是庙堂权贵,还是清淡名士,或是书画......
-
〓 瑞典汉学第三代知名学者罗多弼——海外汉学家见知录之十七
罗多弼(TorbjornLoden,1947-),瑞典第三代著名汉学家。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主任和中国语言与文化的教授,亚太研究中心的执行主席。还分别是“国际瑞典笔会”(SwedishPen)、“中国研究欧洲协会”和总部设在纽约的“中国人权”的董事。罗多弼早年对20世纪初的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感兴趣,注重于中国革命......
-
〓 “与儿童文学结缘是我一生的幸运”
——追忆百岁出版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任溶溶 【追思】 他创作的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深受几代读者喜爱;他翻译了《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等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在他的译笔下,中国小朋友结识了瑞典的小飞人卡尔松和长袜子皮皮,意大利的匹诺曹和洋葱头,英国的沙仙、女巫和彼得·潘……他说:“与儿童文学结缘是我一生的......
-
〓 翰墨往事:袁克文“鬻书疗饥”
▲袁克文的日记,页眉有“寒云”署款 在袁世凯的几个儿子中,袁克文极富艺术才华,也颇具见识,堪称一代清才。与他哥哥袁克定一心鼓动父亲称帝且以太子自居的做派截然相反,他并不赞成父亲称帝,曾于1915年秋借昆明湖泛舟作诗“劝谏”:“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赢得士林一片赞誉。 作为享有盛誉的“民国四公子”......
-
〓 翘楚·李尚师:修史·铸鉴·报国
细雨轻撒,轻雾飘在中条山的沟壑间、树丛里、房舍上。在山怀抱里的东峪村,有处恬静的农家院,院内的菜园里一片翠绿,长满了鲜嫩的韭菜、菠菜、豆角等。缠满架的葡萄藤蔓蓊蓊郁郁,下面摆放着石椅、石桌;旁边的竹丛随风摇曳,逗引一群鸟儿“啾啾”地叫着飞来飞去。 一条小狗摇着尾巴,欢快地蹦跳着,友好地迎接着客人。身上还沾......
-
〓 “认真的”、“玩笑的”何其芳
1958年何其芳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同志合影 1977年也是个蛇年。这年的3月30日,何其芳一大早儿起来,写了一首诗,题为《锦瑟——戏效玉溪生体》: 锦瑟尘封三十年,几回追忆总凄然。苍梧山上云依树,青草湖边月堕烟。 天宇沉寥无鹤舞,霜江寒冷有鱼眠。何当妙手鼓清曲,快雨飏风如怒泉。 诗人诗兴未......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经济学家鲍莫尔认为将经济学的抽象研究结果应用于复杂的现实问题,要务必慎重。并戏言,在完成对研究结果的检验之前,这样的政策建议或许得贴上个标签:“这项政策可能会被证明对经济的良好运行有害。” ◎著名训诂学家、曾任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陆宗达说训诂学“这门学问拿来养病最好了,磨性子,用这个字串那个字,用那个字联......
-
〓 吕澂和他的“唯识美学”
吕澂(1896年—1989年)是近现代哲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美学家,是中国近现代美学的先导。早年的吕澂从日本译介编纂西方的美学理论,并期望参照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1851年—1914年)的“移情派”美学建立“唯识学的美学”。但后来由于吕澂专事佛学研究,对“唯识美学”的建构仅仅停留于设想,并未......
-
〓 历史钩沉:胡适念的第一部书
胡适《四十自述》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自传之一,一直是后人了解胡适其人其事其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胡适幼年时期在家乡所接受的启蒙教育,还浸透着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点点滴滴。这里边不但有私塾印象、学堂感受,还有很多描写家庭教育的片断,慈母严父的种种教育细节等等。而所有这些时代记忆,对于时隔若干年之后的现代读者而言,不但......
-
〓 平凡中的崇高:追忆魏老师
初次见到魏得良老师,那还是在1978年11月初的杭州大学历史系新生入学欢迎会上。当时他就给我和我的同学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印象说白了,就是一个“土”字,用夸张的语言讲,就是“土得掉渣”。我们怎么也无法想象,在堂皇气派的高等学府里,居然还有这样纯朴得像泥土的老师,黝黑的脸堂,花白的头发,刻满饱尝沧桑烙印的神态,携带......
-
〓 宗亮:石璋如未能实现的归乡愿望
不久前,九州出版社推出了“口述历史系列”的一种——《石璋如先生口述历史》,该书是百岁考古学家石璋如(1902-2006)接受“中研院”近史所口述历史组五十三次访谈的文字记录,实际上相当于他的自传。作为“考古十兄弟”的一员,石璋如缕述了自己参与殷墟发掘、西北史地调查、接收中研院、播迁台湾等重大事件的经过,对史语所......
-
〓 走近文艺家·吴为山:为历史塑像 为时代铸魂
他是一位卓越的雕塑艺术家,用一双温厚的双手塑出一个个有温度的灵魂,并以自己的雕塑作品为纽带,架起了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完成一尊雕塑作品,是求艺,更是问道。他说:“在我老去的时候,回望我的人生,再看看堆积成山的雕塑,那就是我的生命轨迹,是我的自塑像。” 他是一座山。积土为山,风雨兴焉。几十年在艺术领域的创作,早......
-
〓 大家·同心同行·陈望道:古今中外法,学术中国化
陈望道先生是教育名家,也是学术大师。他平生立足于学校教育而尽心于学术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陈望道在1920年8月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同时与陈独秀、李达、李汉俊一起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在中共一大后出任上海地方党组织的首任书记。他一生秉持革命信仰,始终以“宣扬真......
-
〓 夫唱妇随——钱锺书和杨绛的两则故事
往昔钱锺书先生曾在医院嘱我,“办完那点儿事”,便可“退休”。如今报刊网络正反话语似都已说尽,计划之外为文,宜选新题,那就写早就想写的《夫唱妇随》吧。“夫唱妇随”,杨绛先生说过,且自然而然地做着。一1980年下半年,杨绛先生在改革开放的秋凉中,一口气写好《干校六记》,那时《管锥编》新书上市,《围城》旧版重生,留英的钱瑗归......
-
〓 读书小雅:美食里的故乡情
阅读文人谈美食的文章,情趣盎然。他们不仅能下厨房烹饪一手好菜,更能把吃的感受、吃的氛围、吃的渊源、吃的文化,用精雅细致的语言,描绘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读来更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汪曾祺爱吃会吃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很有名的,金庸赞誉他是“满口噙香中国味的作家”。汪曾祺写吃,无论是日常菜馔,还是野味珍馐,文字......
-
〓 翰墨往事:石鲁“触电”
石鲁画作 在现代书画家队伍中,爱好文学的人不计其数,但是,曾经创作过电影剧本,并且正式出版,投入拍摄并公开上映的恐怕不多。中国画大师石鲁恐怕是其中绝无仅有的一位。 1953年,34岁的石鲁参加了第二届全国文代会,精神焕发,创作激情迸发,不但创作了《幸福婚姻》等一大批国画作品,而且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他......
-
〓 尚长荣:一辈子给观众当好差
尚长荣 资料图片 不用勾脸上彩,坐在面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花脸,聊起天来嗓音高亢洪亮,时不时还会逗个哏,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聊到兴起挥毫作书,已过古稀之年的尚长荣浑身散发着激情,没一点“腕儿”的架子,处处透着长者的智慧和谦逊。“做平常人,演不平常戏”,是他奉行多年的人生准则。 采访中,他几次说起《钢铁是怎样炼......
-
〓 走近大家:老师孙其峰
白梅双鸠秋艳春柳鸣禽 人物简介 孙其峰,男,1920年1月生于山东省招远县;当代著名画家、书法篆刻家及美术教育家。1947年毕业于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科,师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王友石、汪慎生、溥松窗、秦仲文等名家;擅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兼通画史、画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
-
〓 月下传来万枝灯——黄宝生先生的梵学人生
1960年高考发榜前夕,黄宝生先生写了一首无题小诗。诗的第一句是“今夜,我的心激荡”。第二天,他如愿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怀着一颗激荡的心,黄先生走上梵学之路。怀着一颗激荡的心,黄先生在梵学路上走过一个甲子。 六十年在人类历史中只是短暂一瞬,然而对于一位学者来说则是最为黄金的年华——从舞象之年到桑榆之年。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