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论坛·温故: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虽有智慧,不如......
-
〓 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孕育诗与思——怀念恩师郑敏先生
西方当代思潮与中国古老哲学发生汇通,这对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形而上学传统是一个质的转变,而中国的古老哲学在与西方当代思潮发生碰撞时,也被激发出生命的火花。这是先生中西文化和思想汇通的观念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核心点。郑敏先生走了,1月3日,在那个清冷的冬天的早晨,九叶诗人中最后的一片叶子,带着她对诗与思的追寻,对中西文化的渴求......
-
〓 网络读书节目:让书香溢出“屏”外
一直以来,世人通过书籍的阅读,用理性抵抗滥情,用明慧抵挡诱惑,透过静默的字句,获取知识、凝练智慧、冷静推理、审视批判。大众传播时代,媒介技术带来更多可供文化寄身的载体,书籍阅读作为文化传播途径的作用在弱化和受限,人们对书籍的基本需求——消遣、资讯、知识、审美、思想等,都能够在其他大众媒体上得到满足,也由此衍生出更多元、......
-
〓 孔子这样建立“诗教”
《左传》记载,城濮之战前夕,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预感此战意义重大,因此,在出征前他与群臣慎重讨论三军元帅人选。 这时,老臣赵衰推荐了郤縠,他的理由是,此人“说礼乐而敦诗书”,即“喜爱礼乐,笃好诗书”。这是因为,礼乐是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喜欢礼乐的人道德就好;诗书是政治经验的宝库,熟读诗书就有学问、有智慧。则诗书礼乐......
-
〓 光明论坛:浚通源头活水,滋养文化创新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锚定航向。通观《规划》全文,继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国家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也是国家治理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华文化的本根所系和元神所聚。纵览当前,审视世情,大......
-
〓 玉楮流芳现古籍神韵
【新展推介】 上海博物馆正在展出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是建馆以来首个专题古籍展。“玉楮”是纸张的美称,而“流芳”有两层意思,一是纸张上留下了墨香,散发芬芳,二是希望记录了人类思想、文化的典籍会千古流传。 现在存世宋本的数量很少,而元本比宋本更少,本次展览共展出上海博物馆所藏的66部宋元古......
-
〓 网络历史小说:“爽感”为“历史感”让路
在传统历史小说中,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态度是严肃的,“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传统历史小说的基本写法,已有历史定论或详细记载的史实不能虚构,只能在小的人物故事上发挥适度想象。网络历史小说有以正史为据的贴近传统历史小说的作品,但更多是偏想象虚构的。 不同于姚雪垠的《李自成》、唐浩明的《曾国藩》、凌力的《少年天子》等历史小......
-
〓 光明论坛·温故:铢积寸累,日就月将
《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文章强调:“在理论学习上,一是要自觉主动学。……铢积寸累,日就月将,才能水到渠成、融会贯通。” “铢积寸累”,语出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强调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也形容事物完成的不容易。“日就月将”出自《诗经·......
-
〓 陈平原:文学教育与成长经验
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而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提升。作为一名文学教授,反省当下中国以积累知识为主轴的文学教育,呼唤那些压在重床叠屋的学问底下的温情、诗意与想象力,既是历史研究,也是现实诉求。如果有一天,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
-
〓 一线讲述:文物保护需要更多“科技利器”
今年7月20日,郑州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一场降雨。依山而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巩义石窟寺,因受山体崖壁坍塌、山顶岩土体滑坡等因素影响,整体下沉了三米左右,并发生裂缝、漏雨、塌落、破损等险情。所幸,由于提前制定预案、封堵保护及时,石窟寺内几乎没有进水。我们为预防性保护而做的窟沿起了很大作用,虽然窟沿被砸坏,但文......
-
〓 “探墓短视频”走红,文保如何升级
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拍摄者独自向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近年来,惊险刺激的探墓类短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有网民说看这类短视频能“长知识”,也有人担心探墓类短视频倘若引发效仿,有损毁文物的风险。古墓题材短视频受网友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博主题仍是自媒体时代大众兴趣的焦点之一。但在镜头里,不少古墓和遗址旁,......
-
〓 画中话节气:大雪纷飞落古今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伴随着近日气温的持续走低,我们即将迎来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明人王象晋在其《群芳谱》中对此有着十分详细且通俗的解释:“大雪,十一月节,言积寒凛冽,雪至此而大也”。有趣的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地理环境的复杂,使得各地在大雪节气期间,通常出现不同的天气景观,如湘鄂等地的冻雨;西北、东北地区的雾......
-
〓 文化评析:打开“历史留声机”听文物“娓娓道来”
陕西考古博物馆日前发布公告称,将于4月28日对外试行开放。据媒体报道,陕西考古博物馆是我国首座“科学发掘—保护利用—展示阐释”三位一体的考古专业博物馆。该馆依托陕西百年来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打开尘封千万年的“历史留声机”,“娓娓道来”如烟往事。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出土文物是5000多年中......
-
〓 文化为舟,情怀致远
节日期间,打开电视,节目里吟诵歌咏着诗词名篇;走进书店、图书馆,书架上经典书籍等待着取阅;前往博物馆、展览馆,古老的文物讲述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书画作品展现了艺术创作的成果;在影院、剧院里,电影大片、戏曲表演、交响音乐会等精彩纷呈……浓浓的文化氛围,是这个长假的一大特色。节日和文化密不可分。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
-
〓 酒事江湖1·丁帆:酒事江湖 别样人生
各个饮者走入酒事的第一回,想必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而一个饮者一生所经历的饮酒故事就数不胜数了,尽管故事会以各种喜怒哀乐的不同形式登场,然而,毕竟都是一场场人生中最真切的人性释放话剧。人生如酒,酒如人生,记录下人生中最有灵魂感触的这一刻,也许就是饮者对世界的一个最好交待。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中华读书报》的认同,于是约了一......
-
〓 文化评析:撩得动年轻人,“文房四宝”才有新活力
媒体报道,年轻人用文房四宝练书法、临碑帖正成为新国潮。据统计,今年文房四宝销量增速是文具行业整体增速的两倍,“90后”“00后”的消费者翻倍。 笔、墨、纸、砚,即“文房四宝”,不仅是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的案头至爱,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传承千年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见证了多少世事变迁,记录了多少历史烟云,成......
-
〓 不得不细读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福州人把它看作自己城市的文化名片,不管是不是节日,这里永远游人如蚁。游人来自长城内外,地北天南,他们不仅是来观建筑、赏景观,而且是为听历史故事。三坊七巷的光华不仅属于福州,而且属于中国近代史。熟知非真知,福州人都很少细思过,三坊七巷,为什么叫作“坊”。“坊”并不是福州口语,不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活在口头......
-
〓 彼时与此时——莫高窟的悠长岁月
公元366年,乐僔开始开凿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的1500多年里,莫高窟身处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地,融合了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直至几乎被世人所遗忘。 从1900年6月藏经洞被发现到今天的120多年间,敦煌学逐渐兴起,莫高窟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既有风、霜、雨......
-
〓 保持坚韧,来日方长——在2022年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第一,要韧性,不要任性。要刻意锻炼建立理性的防御机制,不要总是遇到事情就马上启动本能的防御机制。遇事要理性,不能太本能。第二,要强悍化,不要软体化。不要被困境所困,被难事所难。要主动选择跳出思维陷阱,超越即时快乐,提升自我效能,发现自我优势,保持身心健康,追求远大目标,建立积极人际等。第三,要让坚韧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
-
〓 光明论坛·温故: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追求进步、勇做模范时引用的古语。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