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平原:中国大学“双循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在当今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不仅科技合作,两国人文交流估计也会放缓乃至暂停。面对美国大幅收紧签证的政策调整,我们每年六七十万走出去的留学生该何去何从?在我看来,中国高等教育须因应这一变局,做出若干适当的调整,套用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说法,那就是重新构建高等教育内循环与外循环协调发展的格局与机制。1991年冷战结束,至今刚......
-
〓 中国武术缘何频频被“碰瓷”
中国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民间性、不可度量性和一定程度的神秘性。近年来,受“眼球经济”的影响,中国武术频频被人当作炒作、包装自己的工具,有的时候甚至被恶搞。2012年,自我标榜为“太极大师”的闫芳在网络视频中表演“隔山打牛”,后被证明完全是一场骗局;2017年,“格斗狂人”徐晓东不断约架进行“武林打假”......
-
〓 古韵新咏:重阳说
九月初九,金风送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者,双九重叠之谓也。上古先贤,道法阴阳;仰则观于天象,俯则察于四方;穷数理之机奥,窥大化之微茫。以二、四、六、八、十为阴,一、三、五、七、九为阳,九则阳数之尊也。《易》云:“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故曰“重阳”。重阳一词,出自屈原。其《远游》歌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
-
〓 酒事江湖1·丁帆:酒事江湖 别样人生
各个饮者走入酒事的第一回,想必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而一个饮者一生所经历的饮酒故事就数不胜数了,尽管故事会以各种喜怒哀乐的不同形式登场,然而,毕竟都是一场场人生中最真切的人性释放话剧。人生如酒,酒如人生,记录下人生中最有灵魂感触的这一刻,也许就是饮者对世界的一个最好交待。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中华读书报》的认同,于是约了一......
-
〓 光明论坛·温故:事必有法 然后可成
《求是》杂志2019年第1期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指出,“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这强调事物发展有其规律,推动工作必须遵守基本规律,讲究科学方法。“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出自朱熹为《孟子·告子上》第二十章所作的注解。孟子的原......
-
〓 光明论坛·温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我们在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一定要有定力、有主见,决不能自失主张、自乱阵脚。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
〓 朱永新:阅读是教育之基
我们努力让专业阅读深入人心、让专业阅读方法耳熟能详,以此提升教育的品质。我们努力推动阅读,营造书香校园,是从一个又一个人,到一个又一个家庭、一间又一间教室、一所又一所学校、一座乡村又一座乡村……这一切缓慢而深刻的改变,正是从一本又一本书开始。时代正在改变,教育也在改变,阅读更在改变。以新的方法,推动专业阅读,必然带来更......
-
〓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晚清杰出的爱国诗人、外交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近代变法先驱,曾出使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近世诗界三杰”之首。 出使 呜——!汽笛长鸣,客轮缓缓停靠在神户码头。 步出船舱,樱花已谢,枫叶正红。移步上岸的一瞬间,你走进了历......
-
〓 专家学思:书业的“候场”与“转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书业尽管没有像旅游、餐饮、影院等行业受到的冲击严重,但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各个环节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出版社缺少了和作者面对面的沟通,缺少了线下的走访调研,也就缺少了发现好选题和内容的机会。新书好不容易出版了,但很多城市因为印厂封控、物流受阻、书店闭门,也就很难进入市场渠道,无法到达读者手中。传......
-
〓 非遗剪纸:“守正”是传承与创新的底线
近年来,在剪纸非遗界,刮起一股“创新现代剪刻纸”之风,脱离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基因和语言,推销“去民间化”的所谓专业“西洋化”“绘画化”“机器化”“商品化”等创作理念,一时造成剪纸非遗界在传承与创新关系等理念上的混乱。对此,我深感不安。作为从事抢救研究非遗一辈子的专业研究者,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意见。“民间”是非遗的底线......
-
〓 汉服的服章之美
汉服,又名华服。狭义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广义上,是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 汉服历史悠久,《周易》里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历经数千年变更,汉服是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表征,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与中华传统饮食、建筑和汉字汉语等共同构筑成恢宏的中华文化......
-
〓 文化评析:文化自信才能传播真正的中国人文之美
近年来,诸多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质文艺作品次第涌现,《唐宫夜宴》《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等蕴含了浪漫悠久的东方美学品格,《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塑造了生动饱满的英雄形象……这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影视艺术作品,有效助力了中国之美的传播。 近期,动画电影《雄狮少年》中“宽眼距、吊梢眼”的主角造型引发争议,与此相......
-
〓 画猫画虎
近日为壬寅年画了几幅生肖虎,有朋友看到我画的虎之后道:“怎么有如猫之像,可爱!”要说起来在我画虎时,猫的样子还真不时出现在眼前,这倒不是民间有“猫是虎师父”的传说,而是猫与虎均属猫科动物,都四肢修长体态相似。但它们的气势相貌有别,据说是在进化过程中受生存环境等因素影响所致。老虎靠捕食大型食草动物而生存,属猫科豹亚科......
-
〓 知味斋:桃花盛开采芦芽
桃花盛开之时,正是采芦芽的时候,这是苏东坡先生在一首题画诗里告诉我们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近些年游春,每见桃花初开,我就会想到这首诗,也就会联想到采食芦芽。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说此诗:“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芦芽可吃!河豚,我没见过,就是见到大约也不是平......
-
〓 铭记历史 书写新篇
不觉间,春分过,清明至。这一天,我们重启相聚与分别的个人思考或体验。这一天,我们也共享同一个时间共识和集体记忆。我们共同缅怀那些在民族复兴追光路上牺牲的先烈,共同追忆那些标注了民族前进历程的重要时刻。时间或许可以抚平一些哀痛,但有些记忆并不会随风飘散。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华民族由黑暗驶向光明的关键渡口,那些觉醒者们如何用......
-
〓 文化评析:审“时”度“势”传承地方戏曲
习近平总书记10月23日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了殷切期望,这是对戏曲传承的关怀,也是对戏曲发展生态提出的更高要求。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需要我们挖掘中国戏曲的时代性,将戏曲传承与时代精神进行关联性思考,从一种审“时”度“势”的视角评估戏曲,尤其是地方戏曲的人才传承、发展境遇、未来态势。中国戏曲......
-
〓 光明论坛: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传播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双重创新,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历史性总结,也明确了推动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传播创新是中国文化发展史的常态,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又一个......
-
〓 推动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前后,全国各地策划的一系列个性化阅读活动掀起新一轮阅读热潮,带动越来越多的读者从阅读中获取精神食粮、沉淀文化底蕴。全民阅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之一,对于促进国家文化繁荣、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 高质量公共文化......
-
〓 一日为师,终身导引——罗国威先生的育人理念与方法
求学遇到良师,是人一生中的幸事。在四川大学读本科三年级时,按照专业设置,我们需要上“古典文献学”,开这门课的,就是罗国威老师。在能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我常常躲在后面。虽然如此,罗国威老师绅士的台风、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讲解,让我不知不觉感受到这门学问的乐趣所在,更是我后来主动选择“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拜入罗......
-
〓 文化评析:讲好“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遗产故事
近期,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有新进展。去年10月1日,《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时隔两个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也已公示。与此同时,中轴线周边的一批重点文物完成腾退,正阳门城楼和先农坛神仓修缮工程均按计划稳步进行;国立蒙藏学校旧址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完工。 北京中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