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一棵阅读的树
每每看到孩子们沉浸在阅读中的样子,都会让人觉得可爱,感到由衷的喜悦。阅读特别是文学阅读对个人而言至关重要。没有文学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文学阅读能唤醒生命这颗神奇的种子里潜藏的美好和秘密。如何让文学阅读陪伴孩子的生命一起成长呢?家长和老师需要保护孩子的这份美好阅读的天性,引导他们......
-
〓 学者的率真至可宝贵——我所认识的段晴先生
3月26日一早,吴蔚琳博士微信告诉我段晴老师去世的消息,一时懵了,我在微信朋友圈用“简直难以置信”表达我当时的心情。之所以有如此感受,是因为段老师一向活力四射、行事如风,还是游泳健将,而且她患病的消息我事先一点也不知道,所以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她的离去,无疑是我国丝绸之路历史语言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荣新江先生说:“段晴教......
-
〓 从语言到心灵:小忆与段晴老师三访巴基斯坦
段晴老师在2022年的春天因病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为学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无尽的思念。段老师生前是享誉国际的学者,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历史语言学家,是燕园里最可亲可爱的先生。如今她走了,难过时分,静下心来,脑海中浮现的是她阳光欢快的笑脸,心中感受到的是她人格的伟大与品格的高尚。是的,这些在我以往人生经验中极......
-
〓 非遗剪纸:“守正”是传承与创新的底线
近年来,在剪纸非遗界,刮起一股“创新现代剪刻纸”之风,脱离中国传统民间剪纸基因和语言,推销“去民间化”的所谓专业“西洋化”“绘画化”“机器化”“商品化”等创作理念,一时造成剪纸非遗界在传承与创新关系等理念上的混乱。对此,我深感不安。作为从事抢救研究非遗一辈子的专业研究者,我想就此谈点自己的意见。“民间”是非遗的底线......
-
〓 中国人的四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中国古人根据对自然物候的朴素观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由此,我们看到的日月才不仅仅是纯自然的日月,我们体验到的四季才是更有内涵的四季,我们感受到的天地才是有灵性的天地。四季野菜 以前对四季的印象和认知,常常是伴随着季节的变化,跟随大人到郊外挖野菜、摘野果时形成的......
-
〓 光明时评:理性看待名校硕博争当中小学教师
日前,一份出现在杭州市教育局官网上的教师拟录用名单引发热议。这份共计186人的拟入职高中学校的名单中,有162人为硕士、4人为博士,一些人甚至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等国际名校。 近一段时间,一些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发达的一线和准一线城市,中小学新教师入职门槛日趋提高,新进教师中出现名校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的现象屡见不鲜。 ......
-
〓 新闻随笔:给科研“青椒”更多帮扶和关注
近日,有媒体关注青年人在科研起步期该如何脱颖而出的话题。“青椒”是高校青年教师的谐称,科研“青椒”成长是个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 首先,“青椒”本人要找准研究方向。这个过程有探索,也会有试错,但是要尽快找到研究方向,准确定位研究聚焦。方向的重要性在于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在正确的方向上,每走一小步都称得上是进步。 ......
-
〓 刘跃进的2021私人书单: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
近两年,由于疫情的缘故,外出开会少了,读书时间多了。我几次线下参会,也多与图书出版有关,譬如参加商务印书馆年度好书评比,参加中国教育出版集团外向型图书出版资助项目评审,还参与了不同机构的出版资助、图书评奖的会议,接触到很多新书。如果说有什么印象,首先是“三多”:一是全集多,如商务印书馆的《伏尔泰全集》《普列汉诺夫全集》......
-
〓 画猫画虎
近日为壬寅年画了几幅生肖虎,有朋友看到我画的虎之后道:“怎么有如猫之像,可爱!”要说起来在我画虎时,猫的样子还真不时出现在眼前,这倒不是民间有“猫是虎师父”的传说,而是猫与虎均属猫科动物,都四肢修长体态相似。但它们的气势相貌有别,据说是在进化过程中受生存环境等因素影响所致。老虎靠捕食大型食草动物而生存,属猫科豹亚科......
-
〓 文化评析:规范使用汉字 媒体要“作则”也要“督责”
北京冬奥会临近,冬奥会会徽“冬梦”、冬残奥会会徽“飞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两个会徽分别以汉字“冬”和“飞”为主体,利用汉字丰富的表意功能与多变的重塑优势,巧妙地将书法艺术、冰雪运动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构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标识符号。汉字不仅具有强大而丰富的表意功能,而且其字形结构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审美价值,丰......
-
〓 忆言忆语:文物安全督查的套路该换啦!
文物安全工作监督检查是上级机关履职尽责的重要手段,也是下级接受指导查找问题的必要途径,对文物安全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具体到实际工作中,督查的方式和套路呈现出一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层层开会层层发文,会议来、文件去,上下口径一般粗;层层签订层层卸压,责任书满天飞,到了基层堆成山; 层......
-
〓 一个普通的伟人——爷爷季羡林诞辰110周年有感
我不觉得爷爷有多么伟大,但我确实觉得爷爷高尚而谦和。当有人吹捧爷爷时,爷爷要么是静静地坐着,似听非听,脑子早跑去想他的文章;要么谦逊地微笑,摆手不断,说人家“过奖、过奖了”。我每每想到爷爷,往往是他那质朴的笑容和他趴在书桌前爬格子的样子。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那几年,是爷爷经历“文革”动荡的几年。在那个年代,我的记忆中......
-
〓 一线讲述:文物保护需要更多“科技利器”
今年7月20日,郑州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一场降雨。依山而建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巩义石窟寺,因受山体崖壁坍塌、山顶岩土体滑坡等因素影响,整体下沉了三米左右,并发生裂缝、漏雨、塌落、破损等险情。所幸,由于提前制定预案、封堵保护及时,石窟寺内几乎没有进水。我们为预防性保护而做的窟沿起了很大作用,虽然窟沿被砸坏,但文......
-
〓 莫让“填鸭式阅读”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正如培根所说:“书籍是时代的浪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近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越来越重视对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但笔者注意到,当下在对孩子进行阅读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填鸭式阅读”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数量、轻质量,过于在......
-
〓 《济公之降龙降世》:把老故事讲出新情趣
继颇受好评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后,今年暑期档,该片的总制片人刘志江又给观众奉献出新作3D动画电影《济公之降龙降世》。济公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关于他的影视作品不胜枚举。要把这个中国传统故事人物讲出新意、讲出新情趣、讲出新时代的气息,殊为不易。但《济公之降龙降世》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电影人的用心和诚意。......
-
〓 新闻随笔:大学老师执教中学何以引来热议
一位发表过20余篇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类索引)论文、曾主持过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硕士生导师、大学副教授执教中学,此事经由媒体报道引起热议。无独有偶,同样因“跳槽”到中学而引发关注的还有深圳中学的一位助理教授。这名曾经留学美国多年的助理教授于2......
-
〓 让建筑在文化的根上长出新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文件,要求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严禁建设“丑陋建筑”。消息一出,“丑陋建筑”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不少人看过各地一些“丑陋建筑”的照片后直呼“无法直视”“辣眼睛”。吐槽过后,亦有疑虑和追问。其实,审美是非常主观和因人而异的,有的被评选出的“丑陋建筑”也颇具争议,很多人认为......
-
〓 汪曾祺与“游于艺”
“上帝”死后,西方社会陷入了精神危机。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替代之物,其中一个方案就是用艺术代替上帝,用审美代替信仰。随着机械复制时代和影像时代的到来,这个愿望似乎已经实现了:一页说明书的背景,一本书的封面,一件商品的包装,一块面料上设计,大街上的设施,商场里的装饰……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被艺术品充塞,这个审美世界在为大众......
-
〓 《三国演义》中的园林
四大名著中写园林最高妙的当属《红楼梦》,这似乎没有异议。其实,在以写权谋、战争为主的《三国演义》中,也有关于园林的描写,虽极其简略、非常隐晦,但不少的著名情节都发生在园林之中,比如刘关张结义于张飞的桃园,吕布与貂蝉幽会于董卓丞相府后花园的凤仪亭,曹刘煮酒论英雄发生在曹操相府的后园。此外还有刘备韬光养晦的后园,诸葛亮隐居......
-
〓 弘扬“新乡贤”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日前表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培育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既是历史传承,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光明日报2021年3月3日)所谓的“新乡贤”,即中国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