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离现代人很近,然而古书,距离不少人的现实生活则有些远。北京有家经营古书的书店,为此推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体验项目——摸古书,从而给读者带来崭新的文化体验。
古书,通常是指1911年之前出版的书籍。在多数人的思想观念里,此类书甚为珍贵,它们应该被严实地包裹起来,细心地置于玻璃罩下,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偏偏,北京这家书店的经营者反其道而行之,邀请对古书感兴趣的读者到书店里来,亲手触摸古书!
据悉,北京这家书店除了邀请读者实地摸一摸古书,而且,还围绕与古书相关的知识,向参与活动的读者详细予以讲解。试想一下,捧一捧、摸一摸,古人看这本书时做的批注还在、墨迹还在,在如此具体而细微的感触里,参与者对于古书的感性认识怎能不有所增强?继而,他们中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又怎能不被激发出来?
古书,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与此同时,它本身即为历史文化遗存。习近平总书记很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他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读者零距离接触古书,和古人同翻一本书,由此带来的,是对全民阅读内容的丰富,是以实际行动促使“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目前总体来看,涉及古书的文化阅读活动似乎并不太多。无论是在图书馆、博物馆还是实体书店,种种古书要么鲜有收集,要么就是藏之“深闺”,秘不示人;不仅如此,各种古书推介及与之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行动,供需皆显不足。凡此情形,使得古书在时光中蒙尘,无缘随时走近大众,这无疑不利于其社会文化价值的更好彰显。
此种形势下,北京那家书店适时开展摸古书活动,与其说是一种商业运作策略,毋宁说其经营者是在营造一种社会氛围,经营一种文化情怀,履行一份普及古书常识的职业责任。对此,正如该书店的经营者感叹的,“我干了这么多年,有责任为这个行业做点事。”
不可否认,让大众亲近古书,对于个体书店的经营者而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像北京那家书店,为了丰富店内古书类型,即便是采购相对便宜的残本古书,一个月也花了30多万元;每次摸古书活动之后,古书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碎屑掉落不少。即便付出不小的代价,许多人对此还不感兴趣,摸古书活动一期开放5个名额,已开展的11期中有两期居然无人报名。尽管情况不怎么乐观,但其经营者表示,还要坚持办下去!
事实上,在“古书”与“大众”之间搭建起适宜桥梁,仅靠一两家个体书店的努力显然不足。我们期待着,能有更多的实体书店,以及相关的图书馆、博物馆参与进来。而就具体的参与形式来说,除了以“摸一摸”古书来吸引读者之外,若能积极借助于数字信息化技术,让读者与古书顺畅实现“云”聚首;积极借力文化娱乐节目,尽可能为古书更多地“圈粉”;想方设法把古书知识融入游戏、文创产业,等等,多途径发力,相信更易于借势而为,以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推崇有益古书,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