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类节目:迭代升级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破圈”传播
【热点观察】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持续迭代升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节目,在引进的节目模式基础上呈现原创内容,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1.0时代;《朗读者》《国家宝藏》等积极进行节目形态创新,开创了文化类节目的2.0时代;《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等,运用前沿科......
-
〓 宋韵女性服饰 让雅致步入日常
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宋代文化具有举足轻重之地位,是中国古典艺术之巅峰。宋人还开创了一个“诗意生活”的时代,让雅致步入日常,韵味藏于生活。 受程朱理学思想影响,宋代女性服饰不再如唐代那般艳丽奢华,而是追求自然质朴、恬静淡雅、婉约内敛的风格,彰显高雅之品味,细腻之品质。形韵:于曲线中求纤细之美 宋代女性含蓄婉约,审......
-
〓 广泛阅读助力青少年成长
【专家点评】 阅读,于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人生的知识结构奠基与价值观念体系形成,很大程度在此阶段完成。如果说吃营养餐是为了让青少年形成健康的体格,那么阅读则是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人格。 以往我们倡导青少年读书,多是强调阅读文学类经典著作。近年来,广泛全面阅读日益受到重视。不仅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全......
-
〓 教师专业成长三字诀:悟、通、新
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不同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有的快、有的慢,有的顺利、有的坎坷,其中固然有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教师的主观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自身专业成长的效能?2014年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
〓 把好毕业论文出口关,关涉育人“含金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支撑点,人才培养的含金量决定了中国科研创新的高度,也决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速度。而论文,是本科毕业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
-
〓 富含网络趣味 发掘文化之美——评系列微纪录片《重生技》
运用“人造皮肤”丝素蛋白修复丝绸,从大蒜中提取大蒜素给象牙除霉,采用金属配合物为青铜器治疗“癌症”……这些帮助尘封千百年文物焕发新生的现代科技,通过系列微纪录片《重生技》,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进入大众视野。《重生技》是每集约15分钟的文物修复类微纪录片,近期同时登陆央视和网络视频平台,主要讲述了8类文物8种不同修复......
-
〓 自然笔记:旅人徐霞客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21个省区市,“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经过30年游历考察,撰成60万字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梁启超称赞其“以科学精神研治地理,一切皆以真实为基础”。《徐霞客游记》以文学兼容地理,为时人及后人,提供了一部在大地山川自然领域,至今不可复得的审美杰作。游......
-
〓 光明时评: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
近日,“2022年度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大看点”评选结果发布。在短短两周的评选期间,网络点击关注量超过了700万人次。 北京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2023年还迎来了建都870周年。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首都工作更关乎“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护好北京历史文化遗产这张金名片作出......
-
〓 年味依旧故乡浓
远方,被赋予了诗的想象。但一生牵绊游子的,却永远是乡愁。 今年春节非同寻常,跨越几年的思恋,我回到了安徽六安,回到小时候站在门口眺望远方的地方。本以为,走得远,飞得远,是我人生的理想。但是,经历了远方,发现自己隔山隔水牵挂的,原来是故乡。 回到故乡,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我梦中的模样:灯笼的光晕、爆竹的脆响,门楹......
-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时代新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也是铸魂育人......
-
〓 推进乡村振兴 文艺如何赋能
【热点观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一起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起点上,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文化艺术应当发挥其应有作用。文艺为乡村全面振兴铸魂 日前,2022“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正式向社会公布,共有30种......
-
〓 新闻随笔:重视聊天机器人背后的语言知识与伦理
最近一段时间,人工智能和互联网领域最火的话题莫过于智能对话系统“生成式预训练模型聊天机器人”(ChatGPT,暂译,以下简称“聊天系统”)。该系统不仅支持包括中文在内的多语聊天,而且还能够扮演角色,甚至执行编程。对于或诙谐或严肃的提问,它的表现令人感到惊艳:相当多的知识内容正确,语言表达更是流畅,并且还支持多轮连续......
-
〓 光明论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提炼”智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近年来,视听传媒艺术领域在“提炼”中华文明的“标识”和“精髓”方面不断着力,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表现突出。当前正热播热议的《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第二季、《诗画中国》《一馔千年》等文化类节目,在推动中华优秀传......
-
〓 光明论坛·温故: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
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资本的积极功能,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在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要求“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这为辩证把握资本性质、抓好资本治理提供了根本遵......
-
〓 孔子这样建立“诗教”
《左传》记载,城濮之战前夕,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预感此战意义重大,因此,在出征前他与群臣慎重讨论三军元帅人选。 这时,老臣赵衰推荐了郤縠,他的理由是,此人“说礼乐而敦诗书”,即“喜爱礼乐,笃好诗书”。这是因为,礼乐是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喜欢礼乐的人道德就好;诗书是政治经验的宝库,熟读诗书就有学问、有智慧。则诗书礼乐......
-
〓 光明论坛·温故:养之贵素,使之贵器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今年出版的第9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总书记引用“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号召广大院士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养之贵素,使之贵器”出自明代著名改革家和......
-
〓 光明论坛·温故: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
2022年5月《求是》杂志第10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在谈到“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问题时,引用古语“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强调我们“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防止两极分化,切实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
-
〓 光明论坛·温故:祸几始作,当杜其萌 疾证方形,当绝其根
2022年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谈到“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时,文章引用了“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这个典故出自南宋提刑何坦的《西畴常言》(又称《西畴老人常言》):“故祸几始作,当杜其萌;疾证方形,当绝其根。讳......
-
〓 一线讲述:地名,让我人生更精彩
大约是30年前,在一次调研中,我得知了关于大岠山(今名西岠岛)小、小岠山(今名东岠岛)大的“大小颠倒”的地名来历传说,从此对神奇的海岛地名文化入了迷。30多年来,我参与过基层地名管理、地名公共服务、地名文化建设,也参加过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国家重大地名调查与审定、地名法规修订等许多工作,回顾这个历程,可以用“累并快......
-
〓 光明论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浑厚的历史温度,镌刻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炽热的现实热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着鲜明的未来刻度,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而更强、始终奔向伟大复兴的底气所在和不竭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