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脱贫必须摆脱思想意识上的贫困。我们注重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动能,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既富口袋也富脑袋,引导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摆脱贫困、改变命运。”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语出《韩非子·喻老》,原为记述孔子学生子夏和曾子的一段对话:“子夏见曾子。曾子曰:‘何肥也?’对曰:‘战胜,故肥也。’曾子曰:‘何谓也?’子夏曰:‘吾入见先王之义则荣之,出见富贵之乐又荣之,两者战于胸中,未知胜负,故癯。今先王之义胜,故肥。’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自胜之谓强”本是老子的观点,所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是说,战胜别人叫作有力,战胜自己才算刚强,但和老子略有不同的是,韩非子把“志”作为了实现“自胜”的根本,并且在“志”和“自胜”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证明性质的建立式逻辑关系,如在本段话中,子夏的“志”是起点,“自胜”是通道,“肥”是结果,从而证明了“自胜”的价值。
“志”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名词,其哲理内涵及实现路径,在韩非子之前论述得并不清晰,韩非子的这句话实际上阐明了二者之间的逻辑,“自胜”是“志”得以实现的基础,“志”的精神根本是“自胜”,这一逻辑论述就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隋朝学者王通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北宋时期的张载则告诫人们有志才是“富有”、志久才能“日新”,所谓“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清朝官员曾国藩在家书中对“自胜”做出了解释,“古语云:自胜之谓强,曰强制,曰强恕,曰强为善,皆自胜之义也”。对如何“立志”取得“自胜”,曾国藩又举例说:“如不惯早起,而强之未明即起;不惯庄敬,而强之坐尸立斋;不惯劳苦,而强之与士卒同甘苦,强之勤劳不倦。是即强也。”可见“自胜”是需要“志”的支撑,即便自己不习惯不情愿,也应强制自己去尝试和突破,只有这样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为何立“自胜”之“志”难,关键在于其需要战胜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朝大儒王阳明说的“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不立“志”,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曾国藩也把“志”作为了成功的第一要素,“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有“志”才有实现“自胜”的可能,“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但在实际生活中,立战胜自我之“志”并不容易,因为人们认识并克服自身的局限和弱点,实际上就是实现自己内心的一次真正突破乃至“涅槃”,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意识到现实和目标的差距,才能激发出自身更多智慧和活力。战胜自我是强、勇于实践是行,两者结合才算有志,所以对每个人来说,只有勇于面对所处的环境,敢于负重前行,并确立战胜自我之“志”,才能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志”,就是要通过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内生动力来摆脱贫困,扶志实际上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自胜”之信心。我国之所以能创造摆脱绝对贫困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根本在于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贫困地区的人民有了自胜之“志”这一驱动力,就能取得完全的“自胜”。
(作者:王伟凯,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