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历史的历史学家——怀念张传玺先生
2月27日临近正午时分,汝富师从上海发来短信,告知张先生走了。随后又接冠梓老师电话,获知先生临终前思维一直清晰,并未受到多少苦痛。同时得知,当天恰是老人94岁生日。虽然人固有一死,张先生作为历史学家,早已把生死看得通透,且以年近期颐离开人世,并不能算作十分悲伤之事,但由于疫情影响,一年多来始终未能登门拜谒,竟于久久悬系......
-
〓 光明论坛:加强多层次文明对话 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历史,塑造了独具神韵的中华文明。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时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中蕴含了理解中国方案、中国价值、中国理念的密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
-
〓 光明论坛:确立人文学科评价的基础和层级
“破五唯(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对高校学术评价有巨大的作用和影响,这一点尤其适用于人文学科的评价。当今国际学界一般认为,任何一门学科,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都需要经过评价才能展示出其存在价值和发展潜力。也只有通过同行专家的评价,才有可能将其评价结果作为向国家或国际有关部门申请资金投入和......
-
〓 阅读就是点亮一盏灯
所有的生命,在种子阶段的时候,已经为未来做好一切准备。它们需要的就是阳光、雨露、肥料。孩子们的成长也是这样。作为教师,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就是给他们阳光、雨露和肥料。广义上来讲,对孩子的教育,就是一种点燃——点燃他们身上的火种;也是一种唤醒——唤醒他们沉睡的灵感。阅读就是阳光、雨露,阅读就是点燃一把火,点亮一盏灯。孩子......
-
〓 让博物馆进入生活场景
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博物馆面临着多重挑战。其功能定位和未来发展,都引发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就是“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去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决定暂停开放,这是世界范围内博物馆普遍处境的一个缩影。当然,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在疫情......
-
〓 散忆舒乙先生:大作家的创意基因和理工男的动手能力
鸟枪换炮,忙得不亦乐乎1999年底,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业务副馆长和现代文学研究界的权威专家吴福辉老师的力荐,我从北京理工大学调入文学馆,并有幸成为时任常务副馆长舒乙先生的助手,协助舒、吴两位当家的度过、见证、参与了文学馆历史上最繁忙、辛苦也是最丰富、辉煌的时期。那时,文学馆的主要任务是两项:搬家和准备新馆开馆。一个带有......
-
〓 知味斋:香椿头
在我的家乡,许多人家都有香椿树,栽植它不望成材,只是为了享用其春天的嫩芽。当地常见的香椿树有两种,一是红叶椿,一是绿叶椿,人们以红叶椿为上等。清明时节到,头茬香椿芽长出约十厘米的样子,就可以把新生的茎枝顶部掰下,这就是常说的香椿头了。香椿树经过冬季长时间的休眠储备,春天醒来,破枝突发,长势迅猛,扑棱棱、齐刷刷,叶肥梗胖......
-
〓 让珍贵古籍“馨”香沁万家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四川博物院、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甘孜藏族自治州图书馆等4家单位的9部古籍入选。9部新晋“国宝”,既有年代久远的唐代写本《妙法莲华经》,也有“药王”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宋代理学家程颐著作《程氏易传》等明代刻本,最晚的古籍,也在清代以上。(3月12日《......
-
〓 一位民俗学者记忆中北京的春节
北京市特级教师何大齐先生1940年生于北京,在绘画、书法、民俗学、文字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北京的春节》一书由何大齐携子孙共同完成,从做花灯、吃糖瓜、抖空竹、放花炮、撒灯花、摇元宵……一一串起许多中国传统民俗与生活记忆,还原了一个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抛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书香世家一门三代集体创作,这份饱含沉沉古意与乡......
-
〓 冬天的味道
不同的人,对冬天的感觉截然不同。梁实秋感叹“冬天实在是很可怕”,钱歌川却大声呼喊“我爱冬天”。茅盾虽然“对于一年四季无所偏憎”,但在他看来,“冬天的味儿好像特别耐咀嚼”。如果用一个字来描述北方的冬天,那当然非“冷”莫属。萧红在小说《呼兰河传》里所写的呼兰河的冬天那才真叫冷,“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
〓 画中话节气:大雪纷飞落古今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伴随着近日气温的持续走低,我们即将迎来冬天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明人王象晋在其《群芳谱》中对此有着十分详细且通俗的解释:“大雪,十一月节,言积寒凛冽,雪至此而大也”。有趣的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以及地理环境的复杂,使得各地在大雪节气期间,通常出现不同的天气景观,如湘鄂等地的冻雨;西北、东北地区的雾......
-
〓 百岁哲人最后的生命光彩——纪念张世英先生
2020年8月13日下午,老友张晓崧发来微信说:“今天老父的精神状态不错,正好出版社送来再版的新书,抓紧给忠明兄题了字。老父半个多月拿不了笔了,写了两本就写不动了。”没隔几日,我即取来《我的思想家园》一书,很感动,但从张老题签的字迹中似可辨识出力有不逮,未及同年6月赠我《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时题字之苍劲、规整。......
-
〓 叶兆言:对得起古人,对得起学生
在电影院看了《掬水月在手》,上座率并不高,看了以后很有感慨。首先要感谢导演、制片人,感谢这个很好的团队,把叶嘉莹先生的事迹记录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一定会意识到,虽然这是一部没有什么票房的小众纪录片,但拍摄这样的片子是很有意义的。正是这部纪录片,勾起了我儿时学习古典诗词的回忆。我生于1957年,我上小学和中学时的学......
-
〓 知味斋:关中泡馍
“他要了五分钱的一碗汤面,喝了两碗面汤,吃了他妈给他烙的馍。……尽管饭铺的堂倌和管账先生一直嘲笑地盯他,他毫不局促地用不花钱的面汤,把风干的馍送进肚里去了。”这是柳青在小说《创业史》中写梁生宝去渭河上游太白山下买稻种时在小店吃饭的情形。在陕西关中,如何把干馍送进肚里去,梁生宝面汤就馍的方式,是那个艰苦岁月最简单朴素的了......
-
〓 迈好大学第一步·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走好人生新征程
金秋九月,又到了一年开学时节。随着你们,新一批“00后”大一新生的到来,沉寂了半年有余的校园,终于迸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作为一个在高校学习工作了近40年的人,我目睹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祖国栋梁的生命历程。然而,对于你们这届大一新生,我心中始终涌动着一种别样的情愫,因为你们成功经受住了疫情防控和高考的双......
-
〓 你不知道的紫禁城:紫禁城里怎么避暑
编者按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明代第三代皇帝明成祖(朱棣),刚登基,便于永乐四年(1406年)派出朝中大员,分赴全国各地采集建材,调集工匠10万、超过百万民夫,在元代宫殿的旧址上,依据南京宫城,以更大的规模修建北京紫禁城。永乐十八年,即1420年,宫城落成。朱埭随即将京师从南京迁回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自始跃升为全国......
-
〓 文化评析:别让生僻字成为美好生活的羁绊
姓名是陪伴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名片,部分人带有生僻字的姓名,常常给生活带来意外的烦恼。因为姓名中有生僻字,学生被拦在升学门槛前;因姓名中有生僻字,客户难以取出银行存款;因姓名中有生僻字,孩子上不了户口……每年新生入学季,入学新生各种生僻字姓名的“梗”,也会引发社会热议。俗话说,名如其人。从古至今,家长给孩子取名字都极其讲究......
-
〓 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
当前,许多90后、00后青年热衷于经典名著、古典音乐、传统戏曲,并将其视为时尚。如根据《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频频创下票房新高;《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声入人心》《一本好书》《局部》《国风美少年》《青春京剧社》《瑜你台上见》等一大批传播、传承经典的综艺......
-
〓 光明时评:“四有”好老师怎样练成
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专门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这一精辟凝练的表述,丰富了“四有”好老师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为“四有”......
-
〓 如何让科研人员坐住坐稳“冷板凳”
【人才是第一资源·笔谈】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同时,基础研究作为闯入科研“无人区”的艰辛探索,不仅风险大、周期长,而且成果具有公共属性,是名副其实的“冷板凳”。 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引导科研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培养造就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