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杀鸡儆猴
从前一个耍猴人对付一只不听话的猴子,就猴子身边杀了一只公鸡,猴子吓坏了,从此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古代的历史上,“杀鸡骇猴”式的故事非常多。比如:春秋时期,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又派宠臣庄贾作监军,命他们带兵攻打晋、燕联军。田穰苴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营门集合。第二天田......
-
〓 光明时评:给高校教学更多制度激励
为破除束缚高校教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活力,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引发高校教师的热烈讨论。考核评价政策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指挥棒,也是教育价值导向的体现。《指导意见》针对目前高校存在的对教育教学工作重视不......
-
〓 干部谈读书:英雄史诗当代代相传
要提倡重新阅读民族的英雄经典,继承中华民族尊崇英雄的优秀传统,并以传统经典为借鉴,创作出当代的英雄精品,提振起当代的英雄文化中华民族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也创造了自己的杰出人物。不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也不说大禹治水、神农尝草,单是一部《三国演义》,就足以展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英雄群像。即便在银河般灿烂的世界历......
-
〓 赵昌平:寒夜忆璇琮师
2016年1月23日,著名文史学家、中华书局原总编辑傅璇琮因病逝世。本报特约三位学者撰文,以寄哀思。今天——1月23日是上海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这寒冷之于我,不仅由于气温骤降到了十数年来沪上少见的零下六度,更因为彻骨的北风,同时吹送来一个钻心的噩耗——下午,傅璇琮先生在京仙逝!从1986年初识先生起,直至现今,我对先生......
-
〓 为中国思想插上艺术的翅膀——“中华经典系列咏诵”略论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伟大、最经典的文明形式之一。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就是一个可以比肩欧洲希腊、罗马时代的东方文明辉煌时期。几千年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一次次回望这个时代的思想,一次次呼唤回到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孙子的智慧里去,一次次在历史变革中注入和汲取先哲的教诲。 中国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
〓 重读《白鹿原》
《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也是当代一部既赢得评论界惊叹,又同时广受读者称赞的宏篇巨著。10多年前,我曾读过一次《白鹿原》,但目光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故事情节上。最近先生辞世后,我重读这部巨著,沉浸在他厚重、磅礴、深邃的才情里,对《白鹿原》不禁又有了新的认识。陈忠实的才情无疑令人惊叹。他以象征的手法,“通过一个初级......
-
〓 文化评析:对汉字的变化,不必杞人忧天
从甲骨文到当下的汉字,汉字形体的变化鲜活体现了汉字发展的与时俱进,只要顺应形势妥善处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近期,央视一档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获得了高收视率,激发了全民书写汉字的热情,还让大家对收录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汉字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同样赢得了不错......
-
〓 传统节日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
“二月二,龙抬头。”正月过去了,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没意思——这是很多人过年的感受。甚至有人评论说,中国传统节日只是存留于父辈记忆里的尤物,已经成为国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压岁钱水涨船高,变成了负担,失去了原来祈福去灾的本意;庙会办到商场里边,实际就是商品交易;群发短信拜年,平均给每个人的情感又有多少......
-
〓 兔年说说兔“宝贝”
兔儿爷 玉兔 商代晚期,长10厘米,高5.8厘米,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兔尊 西周,高13.8厘米,长20.4厘米,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M8出土。 中国圆明园兔首像 《蕉荫群兔》 谢海燕 《雪中游兔图》 清 沈铨 《兔》 德国 丢勒 《双喜图》 北宋 崔白 再过几日就是“兔年”了。我们可以通过兔......
-
〓 曹丽萍:认识阅读
阅读是什么? 怎么认识当前的阅读状况?如果我们对人类的阅读史做个大致的梳理,也许对这些问题能有新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到今天为止的阅读史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次变革,即从精英阅读到大众阅读,从传统阅读到电子阅读的发展历程,这两次变革的一个共同点都是由技术引起、发酵,最后深刻改变了社会的文化面貌。 读书曾经是身......
-
〓 光明谈:莫让科研变“打工”
据媒体报道,曾就读于河北保定某大学的一名硕士,由于被导师安排在自己的公司打工,不堪重负,提出了换导师。虽然最后更换了导师,却经历无数折腾,对就业和考博造成重大影响。这是一种扭曲的师生关系:导师变成“老板”,学生变成“学徒”,科研变成“打工”。根据报道的细节可知,2014年这名硕士开始反映情况,直至2016年9月学校才给......
-
〓 艺术创作为何贴上学术标签
在当前的美术界,“学术”是最为时髦的流行词,有人明确地提出:艺术创作是“一种很讲品质的学术研究”,这样,绘画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学术成果”。于是,举办一次质量较好的美术作品展览,就成了打造“学术品牌”,各种所谓的“学术作品展”、“学术提名展”、“学术邀请展”、“学术精品展”接踵而至;两地联合办一次展览,被誉......
-
〓 中秋文化的“源头”与“活水”
中秋文化的源头深潜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中,其“活水”一直流淌至今,伴随民众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从中秋的起源,可窥见中华民族的刚健厚德、隆情重义。相传,后羿射日后,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包成仙药,交给妻子嫦娥保管。不料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见,趁后羿外出狩猎,逼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情急之下吞......
-
〓 在一起——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毕业季,学生在拍摄毕业照。CFP 开栏的话 又到一年毕业季,梦想伴随着离别的忧伤启程。校园,老师,小伙伴们……此时,变得如此难舍。 分别的时刻,毕业典礼上校长的“唠叨”,同学的誓言都将化做刻骨铭心的暖流,抚慰未来的漫漫长路。 这一季,校长们叮嘱了什么?青春的心又如何做答?让我们与他们一同感受毕业......
-
〓 张立美:不要盲信畅销书排行榜
很多人买书都会参照电商网站的图书销量排行榜。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员不久前指出,这些榜单有可能失实,是出版机构花钱买来的。而部分出版商也坦承,由于竞争激烈,而读者主要靠排行榜作为买书依据,不“买榜”出版社就没法活。年产几十万种图书,虽然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好书机会,但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选择难度。这使得各类畅销书排行......
-
〓 伟男子与楚霸王之间
吾读《史记·项羽本纪第七》并《史记·高祖本纪第八》三余次,胸中常有兴奋与惋惜之意,更有钦羡、崇敬与庆幸之情。难抑心中冲动,遂有笔墨涂于此,借以直抒胸臆耳。项羽乃自古及今为人所称羡之英雄、伟男子,何也?概因其见游会稽之始皇之威仪而曰“彼可取而代也”,因其“力拔山兮气盖世”也。项羽初起时二十四岁,戎马八年,“身七十余战,所......
-
〓 文物“归来”渠道可多样
6月28日,国宝级青铜器皿天全方罍器身和器盖在湖南长沙“合体”,并由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引来了多方瞩目。皿方罍的“身首合一”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不但是因为长期流落海外的商周青铜器器身回归祖国,还是因为此次国宝回归采用了洽购的方式。湖南省博物馆正式致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相关的领导和专家、热心收藏家和企业家等组团前往纽约......
-
〓 中西歧异:再审终极问题
一霍金在《时间简史》中说了些什么,他说:终极问题可以解决,而且,“解决”是人类理智的最终胜利。那时候的霍金热情洋溢,陶醉在奥秘的掌握里。很多年过去了,与霍金一同兴奋的人们却得到这样的消息,他放弃对终极理论的寻求。“我们不是能从宇宙之外观察宇宙的天使”,理由也简单,听起来却刺耳。霍金和相信他的人何时成了“天使”,他们把自......
-
〓 文史遗痕·王鼎钧:想起那些抗战戏剧
纪念抗战胜利70年,我想起那鼎盛一时的话剧。话剧有娱乐作用,有宣传作用,有组织作用,用今天的新词来说,它是抗敌制胜的软实力。今天纪念抗战,不能不强调它的贡献。 谈到抗战时期的戏剧运动,史家重视大都会大剧院演出的大剧团的多幕大戏,像曹禺的《雷雨》,郭沫若的《屈原》,都是代表。抗战时期我没到过大都市,没有机会......
-
〓 说古论今:丝路飞马考
在国家博物馆刚刚落下帷幕的“丝绸之路”文物展中,一些精美文物上的有翼马形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1991年在西安灞桥出土、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的西汉陶翼马。这匹陶翼马属于泥质灰陶,通体呈白色。马昂首前视,四腿弯曲跪伏于地。马头很大,张口露齿,鼻翼张开,双眼凸出,耳朵向后收着,仿佛是短暂飞奔之后正在喘息的生动状态。但最特别......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