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家看两会:在文化发展中寄托“中国梦”
资料照片 人们对今年两会寄予厚望,因为这是在10年发展积累的高度之上的新起步,也是对中国社会新蓝图的勾画。如何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实际上,在“中国梦”展开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觑,而且越来越凸显自身的价值。 今天,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的意义,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关注。 首先,提升民众的......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个性和特色取决于良好学风
个人小传李忠云,汉族,1955年3月生,湖北孝感人,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与管理,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大学是一个因学而聚、因才而兴的神圣殿堂。一批追求学术梦想的学人积聚在一起,探寻真理,发展学术,服务社会,培育新人。显然,大学的要义不在“大”而在“学”。学生......
-
〓 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微讲坛】 编者按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儒释道三大思想体系尽管在具体观念上有差异,但都将“天人合一”看作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与至高境界。《论语》提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有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积极肯定自然万物存在的价值,要求珍爱万物。今日起,本报开设《......
-
〓 人民时评:捍卫真实就是捍卫科学的生命
科学研究是揭示真相、发现真理的神圣事业,真实诚信是其基本准则近日,学术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一次性撤销了涉嫌造假的107篇文章,论文作者均来自中国。涉及的单位不乏全国知名的三甲医院和重点高校。此次撤稿事件让学术界深感震惊,也在社会上引发广泛关注。撤稿消息发布前,中国科协立即与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进行了接触。据了......
-
〓 人才史话:“引凤之巢”需内外兼修
有家公司招人的待遇比同行高,可应者寥寥。于是该公司老总感慨说,不是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筑巢”就能“引凤”吗,现如今怎么就不灵了呢?其实,有些账仅靠钱数是算不清楚的。“引凤之巢”,需要内外兼修,甚至内部的匹配,比外在的华美还要重要。类似的事,古已有之。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刘表雄踞荆州七郡,领地沃野千里,坐拥十万......
-
〓 新闻随笔:露从今夜白
入秋的节气里,笔者最喜“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以阴阳五行配之四时,带了些玄妙的意蕴,笔者却独爱这两个字的清净。白之洁,露之澈,比雪多了些透亮,比雨多了份神秘,真是循了《诗经·蒹葭》梦幻般的意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
〓 说古论今:丝路飞马考
在国家博物馆刚刚落下帷幕的“丝绸之路”文物展中,一些精美文物上的有翼马形象引起了我的注意。比如,1991年在西安灞桥出土、现收藏于西安博物院的西汉陶翼马。这匹陶翼马属于泥质灰陶,通体呈白色。马昂首前视,四腿弯曲跪伏于地。马头很大,张口露齿,鼻翼张开,双眼凸出,耳朵向后收着,仿佛是短暂飞奔之后正在喘息的生动状态。但最特别......
-
〓 陈平原:“五四”,永远的精神标杆
历史上很难见到像“五四”这样的“幸运儿”——时间不长、牺牲很小,但影响却极为深远。事件发生的当月,按理说,尘埃尚未落定,可已经有北大教务长顾孟余、学生领袖罗家伦以及著名政论家张东荪分别在《晨报》《每周评论》与《时事新报》上撰文,命名此“运动”,且表彰其“精神”。而从第二年起,北大学生就开始了关于五四运动的纪念、追怀与阐......
-
〓 搭建诗与远方的津梁——《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启示之二
修习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固守心灵家园,有助于我们站到古人的肩头,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运用好新的传播方式,可以有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诵得更远,跨越时空,传诵得更深,直指心灵。继成语大会、汉字大会之后,近期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年新春再度刷新了收视率。这项激烈而又不失温婉的全国性赛事,......
-
〓 沈兴耕:让春节“符号”更加丰富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辛卯兔年春节,渐渐向我们走来!一场热热闹闹、欢乐祥和的全民族的文化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过春节,民间也叫过年,对于华夏各族儿女来说,是一件隆重而神圣的大事、盛事、喜事。可是,现在不满意的声音,抱怨的声音,似乎也在增多,最典型的就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
-
〓 光明论坛·温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016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讲话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去年的大会上,我提出了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坚持以人类共同福祉为根本,坚持网络主权理念,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
-
〓 必也正名乎:从经济法角度思考姓名使用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姓名书写习惯往往就不甚明白,而中国人其实对于自己的行为习惯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评审意见、申报材料、邮件单据等等各种法律文书上签名已经是习以为常的惯例了,没有人对此凝神思索。对于眼前习惯的事情,缺乏敏感是人的本性,不足为怪。 1 中国古人的名字极为复杂,基本上包括姓......
-
〓 人民日报:教书治学不宜“龙虾三吃”
现在新出的各类学者讲义书中,往往是精益结成者少、仓促而成者多,前沿成果者少、陈词滥调者多,修订完善者少、照搬照挪者多每逛书店,总能看到讲堂录、讲稿、名师讲义之类的书,华丽地躺在推荐位置。有些确为学者讲稿,有些附以现场答问记录,还有些把学生作业收录在内。甚至,有些把发表过的文章或个人网文掐头去尾,汇编成册并冠以讲义之名出......
-
〓 人才史话:爱才容易护才难
孙嘉淦像 资料图片 爱才之心虽人皆有之,可护才之胆却不是人人都具备的。爱才,只是一种单向、内在、情绪化的心理感受,而护才则必须有胆有识,付诸行动。所以说,爱才容易护才难。 在我国古代人才史上,“爱才护才”的佳话不乏先例。如,鲍叔牙将跟错了人、站错了队、打入囚车待处决的管仲推荐给齐桓公,让这个差点要了桓公性命......
-
〓 孔子情与义的纠葛——思颜渊之死,感先师之道
颜渊的谢世,之于孔门不失为一个晴天霹雳,之于孔子不啻为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古人注重丧葬的办理,亦师亦友的孔子又会怎样处理?当呆板繁琐的礼节道气与朴实真挚的师徒情意对立时,一向严苛坚定的孔夫子该如何抉择?昔日子路僭越礼制为其成立治丧办得到他的怒喝;而今,在礼制上,他是否还会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又是丧葬时,死者是颜回……——......
-
〓 专家学者评论·刘海峰专栏:高考改革不能脱离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向我们走来,今年直接参加高考的考生有900万人左右。因为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事关许多中学的办学成效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事关教育公平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所以高考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 高考是高竞争、高利害、高风险的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小考场连着大社会,一到高考时节,社会各界为高考服务、让路......
-
〓 快人快语:莫把“灵光”变“贼光”
艺术家韩美林给央视春晚节目组画了一只猴,没想惹出了一场争论。争论的第一个焦点,是韩氏之猴美不美。画史上从北宋易元吉以降,经释法常、朱瞻基到张大千,形成一路风雅之猴。倘若看惯了这些,再瞧那只据说创作灵感来源于民间艺术的韩氏之猴,难免觉得不美。可喜爱民间艺术的朋友不难发现,韩猴脱胎于河南淮阳民间工艺泥泥狗中的“人祖猴”,无......
-
〓 名著与旅游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果留心,我们会发现文学作品里一些原型的点点滴滴就在我们周围,点缀在历史和旅途中。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哪一部没有生活中的影子?《红楼梦》就被“索隐派”的红楼专家断为“真事隐”“假语存”、“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用隐语的笔法记录了和曹雪芹家相关的一段康乾时期不为人知的历史。而《水浒传》根本就......
-
〓 提升学术期刊办刊质量
国家社科基金对一批学术刊物的大力资助,为我国打造国际一流学术刊物、提升中国学术影响力、赢得国际话语权,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改善了学术刊物办刊条件,对于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大有裨益。 学术期刊的水平取决于所刊登文章的水平。要办好学术刊物,提高学术刊物的学术水准,关键在于发挥编辑部的主观能动性......
-
〓 评论员随笔:感谢那些心怀文学的人
文学是有限向着无限的眺望,保留对文学的热爱,也就保留了人文精神时代转译的可能“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一篇题为《我是范雨素》的文章,以这样的句子开头。谁是范雨素?一个大城市中的育儿嫂,一个城中村里的文学爱好者,一个尝过命运的苦酒与甘霖的女人。近日,她的一篇自述,以质朴的表达、真挚的情感,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