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交流催生“俄历马年”
2014年也是俄罗斯的马年,但不同于中国的农历,“俄历马年”从公历1月1日开始。有俄罗斯朋友跟笔者打趣说:“虽然马年的叫法是中国先有,可俄罗斯马年开始要比中国早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十二生肖的故事在俄罗斯广为流传,每个生肖经过了俄罗斯的本地化又增添了新的色彩。俄罗斯有红马年、蓝马年等根据不同年份......
-
〓 智海观澜: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诗中有画。诗歌虽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描写唤起联想,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卷。 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就是铺彩着色的好例子。连用两组色彩,绿中含黄,青中带白,色彩分明,色调柔和,展现出春天的明媚景色,表现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南宋诗人杨万里《......
-
〓 纪念草婴,也是在呼唤一个时代
或许你不知道这个人的名字,但你一定知道他翻译的作品。内行读书人,选书是挑版本的,如果是读托尔斯泰,一定会选他的译本。24日,这位93岁的老人驾鹤西去。他叫草婴。文字翻译,本身就是幕后英雄,而草婴又如此低调,由名字就可见一斑。看他的经历,更让人肃然起敬:他拒绝当领导,只为一心一意搞翻译,举一人之力翻译了托尔斯泰全集;几十......
-
〓 大家手笔:为了未来保护过去
近年来,一些与文物有关的事件吸引着公众眼球,如南昌汉代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工作通过电视进行现场直播,图文并茂的图书《发现海昏侯》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些都说明,无论是国家还是公众,对考古与文物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感兴趣了。这也说明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越来......
-
〓 家风家教大家谈: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家风
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相当重要。父母说一句话,孩子记一辈子,会影响终生。 从小,我父母就对我讲,“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句话,我一辈子都受益,也一直在努力这样去做。从1956年考入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开始,我就将对无线电的兴趣变成了我一生的事业。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
-
〓 闲话春分
春分,昼夜平分之意,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时间相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民间也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均”的谚语。 春分时节,杨柳吐绿,莺飞草长,春风和畅,是一年中春光最好的一段日子。欧阳修曾有一段对春分的描述:“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
-
〓 陈桥兵变——改变国家民族性格的军事政变
一次看似普通的军事政变,一次看似寻常的改朝换代,一个没有流血的朝代更迭,其中却蕴含着改变了中国国家民族性格的因素,历史就是这样,在无形中、在人们不经意间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转变。以至于这样的转变影响了以后的时代发展和民族进步。(一)还原历史“陈桥兵变”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历史事件了,它的经过是这样的: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
-
〓 好书一页:宋代的休闲服
图为着直领对襟窄袖背子的宋代女性。各朝各代都有休闲服,可是翻遍中国服装史,最优雅最舒适而又最具中国文化特质的,要数宋代的背子。最常见的宋代背子款式,是以直领对襟为主,衣长不等,前襟不施袢纽,袖子可宽可窄;衣服两侧开衩,或从衣襟下摆至腰部,或从腋下一直开到底,还有根本不开衩的款式。在同一个时代,背子被男女老少不分尊卑贵贱......
-
〓 光明时评:“劝退”不应是唯一淘汰机制
在以儆效尤的基础上,假如能给“犯错误”的年轻人留有一条“后路”,是不是更佳的选择? 山东大学的“劝退令”引发了舆论关注。97名被劝退的学生中有的已经毕业在即,却再也拿不到毕业证,四年的大学教育化为乌有,想来着实让人遗憾。 随着这些年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宽进严出”也成为众多高......
-
〓 两会观:让传统在时代土壤里绽放
“元宵节、重阳节应该放假,引导年轻人常回家看看”“不能让老艺术家人走艺也走了”“寻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方式”……随着今年两会拉开大幕,有关传统文化的议题,热度不减。两会年年开,文化是熟脸,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总是难以缺席的常客。不过关于这个话题,今年有一个小变化:代表委员们谈重要性的少了、讲实效性的多了,谈怎么看......
-
〓 鲍勃·迪伦获诺奖是文学的自我开拓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颁奖词说:“鲍勃·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值得深思的是,瑞典文学院给鲍勃·迪伦获奖的理由,并不是音乐层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是因为他给“歌曲带来诗意的表达方式”。鲍勃·迪伦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他的作品对世界文化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他“诗......
-
〓 我当代表委员这两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沟通
这两年,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平时和全国两会期间,除了提交相关提案,为社会公众关心的放生、文明敬香、生态文明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外,“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佛教自身建设、文化“走出去”等都是我调研和关注的重点。今年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到友谊宾馆,与宗教界委员一起共商国是......
-
〓 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垃圾”
刘振天先生的《我们怎么看待所谓的“垃圾学术”》一文,对“低水平重复性学术研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读后虽然颇受启发,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和思考。笔者认为,“重复性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确是必要的,是在为科研创新做必要的准备,是科研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学术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重复性学术研究”的阶......
-
〓 门神
在北方这个镇子上走,渐渐就走到幽静处,见到一个小村落。村子沉浸在早春的清寒中,人们在院子里坐着,披着初升的阳光。门或大开或半启,只有那些合起来的,展示着一尊尊颜色鲜艳的——这是我在北方的眼睛里最为饱满壮硕的形象。如果碰巧遇上大门徐徐打开,我会随着这个逐渐张开的动作,看到门神活起来了一般。而在夜间,从每一家紧闭的门前经过......
-
〓 光明论坛:让“大不自多”成为大学的精神气质
浙大120周年校庆之际,校歌、校训、校史被一再提起,而对学校而言,最好的礼物就是继承发扬,把校歌、校训、校史中的精神,化作当今大学的精神气质,形成可以感知的校园氛围,成为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力量。何谓大学,朱熹有言:“小学是直理会那事;大学是穷究那理。”梅贻琦则曰:“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浙......
-
〓 承续文统浴古风——旧体诗词创作点滴心得
杜甫(局部) 戴培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诗者,文学桂冠之顶上明珠也;而词乃诗余,二者相依互补,各有千秋;一花两朵,殊难分离。吾一向认为,诗词乃文章之凝练与升华,至臻至妙,至精至美,最能体现作者之才情与悟性。翰林院素有词林之誉,翰林亦称“词臣”,诸先贤因馆课所必修,故得以雄踞诗坛......
-
〓 民间端阳
秭归民间,没有“端午节”的说法。老人孩子都知道五月初五是头端阳,五月十五是大端阳,五月二十五是末端阳,“头端阳”是仅次于过大年的节日。民间端阳最为郑重的习俗呈现、祭祀礼仪、吟诗唱和、迎来送往等等重要的事件,都集中在五月初五头端阳。秭归的端阳粽子,不花哨,很纯粹。宽宽的箬竹叶,把粽子包得有棱有角,糯米中间会放颗红枣。老人......
-
〓 文化评析:传承文化,莫让资源捆住手脚
“我不干,你也别想干”的思维模式,不占有就摧毁的非文化心态,把资源极度利益化、庸俗化的倾向,是文化衰减的重要推力。 68岁的票友叶肇鑫拿出自己的500万元积蓄,将29位分属全国7家昆曲剧团、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昆曲艺术家“说戏”的过程,录制成光盘和文字资料,并积极准备出版。这套名为“昆曲百种 大师说戏”的......
-
〓 王丹:留住节日文化的根与魂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端午节又来到。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等早已是“通用版”,而喝黄酒、早餐吃“五子”则是极具特色的“地方版”,而且这些习俗背后都串着不少讲究和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被“简化”,甚至被“节日经济”绑架。不少人一边吐槽传统节日文化......
-
〓 解决高校课堂手机顽疾应对症下药
如何让学生不在课堂上玩手机,是今天高校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据《中国青年报》11月6日报道,在各种与手机斗智斗勇的课堂故事不断上演的同时,南京大学却有一门课程反其道而行之:学生上课前应把手机充足电。这门用“微信点名”的课需要学生使用微信平台,通过规定时间内回答问题的方式来签到。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微信平台随堂交作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