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辕北辙:关于研究生培养的断想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有这样精辟的诗句:“我播下的是龙种,可收获的却是跳蚤。”用它来观照和衡量现在的国内研究生培养,你就不能不承认:海涅的诗句,真的是天才的预见。工业化对高等教育中研究生教育的最大影响,或许就是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上的批量化生产,程式化管理,具体地说,标准化、数字化,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独门神器,让学生和导师均磨......
-
〓 修复文物更要让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26日,故宫博物院与东城区人民政府“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合作项目启动。这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引入社会人才修复文物,也是在用人机制方面的全新探索。据悉,宫灯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景泰蓝制作技艺等国家级传承人参与该项目。(6月27日《人民日报》) 故宫博物院是中华文物集大成瑰丽宝库,集......
-
〓 人生有哪些分水岭——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大家不禁要问什么是“分水岭”?简言之,分水岭就是开始产生差距的地方,是发生重大变化的肇因,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转折点。人生有哪些分水岭?有人认为,家庭出身和个人禀赋可能就是人生的分水岭;高考或许是人生良好起步的分水岭;婚姻大致是人生幸福的分水岭;出国仿佛是高品质生活的分水岭;阅历兴许是个人成长快慢的分水岭;生活习......
-
〓 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我们纪念什么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8年前的今天,日本军国政府发动“七七事变”,对中国开始了全面入侵。也正是从这天开始,我国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长达8年的全面抗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当今,我们隆重纪念这场中国人民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的英雄壮举,是为了铭记历史,反思教训,总结经验......
-
〓 从清朝状元看古代科举制度
自隋至清,科举考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近人在审视这项制度时,多指责它对贫家子弟的排斥,揶揄八股时文耗士子精力于浮文,讥讽登科仕进之人不识兵刑钱谷为何事。对于从这套制度中艰难竞奔、脱颖而出的状元,往往持鄙夷的态度,认为他们有虚名而无实学。笔者考察了清代百余名廷试首冠之士,透过对他们家世、学历、政绩、才识的分析,......
-
〓 文化讲坛:莫高窟“搬”出来才能活起来
8月1日,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正式运行,这是数字敦煌的创新成果。它的背后,是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11年的努力和推动。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循着老一辈守护者的足迹,在荒凉的戈壁深处扎了根。50余年,她致力于文物事业的创新与实践,推动了敦煌数字化的发展。面对遗产保护与利用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如何在......
-
〓 新闻随笔·古籍出版:不喧哗自有声
专注于古籍出版,并非钻进故纸堆中不问世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开拓调整选题结构,体现新组合、新视角、新思维,也是古籍出版人需要思考的。近些年,国内多家专业古籍出版社纷纷转向,有的把出版重心放在了少儿图书、教材教辅,有的把原来社名中的“古籍”二字剔除。在“去古籍化”的风向下,当上海古籍出版社日前迎来成立60周年的......
-
〓 文化评析:清明节可以成为“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实现了哀与乐并存,敬与畏同在:享受美好生活时想到逝者,不至于轻浮放浪;追思故人时看到生活之清丽美好,不至于过度沉重。 清明临近,合肥市文明办提出将在全市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活动。此消息一出,有市民认为,不该把本属于逝者的清明节称作“我们的节日”,有网友则调侃该标语“穿越阴阳两界”,确实有些......
-
〓 故人情:梅葆玖、刘海粟和我的渊源
今年4月25日,听闻梅葆玖溘然长逝的消息,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不禁想起了与他的渊源。抗战胜利以后的1945年9月,梅兰芳先生特地拜访刘海粟大师,要让身边最小的儿子梅葆玖认刘海粟为寄父。原因是抗日战争期间,蓄须明志的梅兰芳清楚地看到他的知交刘海粟为支持抗战,冒着危险与好友郁达夫、胡愈之、刘抗等人赴南洋募集抗战经费,包括义卖......
-
〓 宋明昌:中国出版传承中华文明
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活字印刷”表演。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重大技术创造,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依赖于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的中国出版,对记录、传播、发扬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字记录和创造了人类文明 中国文......
-
〓 文化评析:故宫的活力在于开放
“此零仃孤苦、幸得大众赞助、未致漏产之故宫博物院,居然在万头攒动之中,脱颖而出。”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最早的创建者之一、学者吴祖光之父吴瀛先生,在当天日记中记下了故宫博物院在艰难竭蹶中开幕的感想。彼时,北京万人空巷,“都要在这天,一窥此数千年神秘的蕴藏”,外交家王正廷亦在发言中断言,此举意味着“真正收回民......
-
〓 点点滴滴:写作应是终生课
前不久有机会参加作家梁晓声与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的高端对话会,主题是“能力与未来:中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又到一年高考时,今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一出,迅速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可见,无论是专家还是民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于作文的关注度还是蛮高的。古人对于文章历来有“言之有物”、“文以载道”的要求,可现在的中小学作文训练中,......
-
〓 读书比什么都重要—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名著阅读现场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 是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还是把课本当作世界?日前,“走近文学经典名著,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北京市名著阅读现场会在人大附中举行。本文是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在会议上的发言,它让人们重新思考: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应该说,我们语文老师一直勤勤恳恳,努力......
-
〓 警惕字母词侵蚀汉语
近年来,英语缩略词(字母词)呈迅速扩张之势。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为例,第四版收录字母词39个,第六版猛增到239个。特别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的不该使用英语的地方,字母词也屡见不鲜。我们中国人生产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产品,流行“洋名”或汉英混合的名称。高耸在大都市的一些公共建筑、楼盘,经常见到英文......
-
〓 陈应松:阅读,丢失了什么
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然而,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我们丢失了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虚荣心”。读书人......
-
〓 “口碑教授”需要尊重认可
三十二年如一日,长期耕耘在教学一线;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退休前仍只是一介讲师……不久前,有“口碑教授”之称的河南大学教师常萍被学校返聘的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让更多人反思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可否认,搞研究、写论文、出专著,的确是大学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写论文、出书、申报职称这样的“三部曲”也自有其合理性......
-
〓 红袖添香大观园
著名香学研究专家贾天明先生说,香文化是以“香”作为媒介和载体来进行的文化活动。民间用香往往体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自我愉悦心灵的智慧,表达了人们谛听纯净心灵之音的禅意与简朴。 《红楼梦》有130多处写到了香,其中写诗填词提到的“香”就有很多。从袅袅茶香到馥郁的薰香,虽然没有看到香烟缭绕,没有闻到香气......
-
〓 品智生活·汉字:人间茶话
有则民间故事说,苏东坡在杭州任上时,与灵隐寺一位老僧交情很深,时常带书童去他那里品茗聊天。一天半晌下起了小雨,书童来到庙里说,师父,我家先生向你讨点东西,至于什么东西,他说你见到小人就明白了。老僧见书童头戴草帽,脚穿木屐,起身拿起一包茶叶递了过去。书童十分诧异,师父怎知讨的是茶叶呢?老僧笑着说,你家先生这是借你......
-
〓 光明时评·我看大学争名:大学争名潮折射“怕吃亏”心态
继四川大学向教育部发函表态“不同意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之后,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围绕“南大”简称的争议再次进入舆论视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政府主导、高校参与的名为“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实为“调整、合并”的高等教育改革浪潮中,不少高校纷纷把建校历史提前,尽管舆论和校友不满之声不断,但怎......
-
〓 人才史话:“萧规曹随”实为“不折腾”
资料图片 据史书记载,萧何病重之际,汉惠帝刘盈亲往探慰时问他,您百年之后,谁可接替您呢?萧何答,知臣莫如主。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萧何答,皇上得到贤才了,我死而无憾! 这段君臣对话,看似平淡无奇,其实饶有深意。首先,萧何既然认定曹参是贤才,且与惠帝意见一致,为何不直接说破,还要先打一番太极呢?这是因为,萧何......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