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研究生教育需要一场“地震式”改革
近来一段时间,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话题始终热度不减。先是月初,中国传媒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公布了研究生教育改革举措,几乎囊括了研究生教育的各个主要环节和构成要素,被媒体叹为“地震式”改革。就在最近,清华大学宣布新闻与传播学科率先启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提高中国国际传播全球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有效路径。改......
-
〓 大学与人生
【思想汇】 每年九月,都有大批的青年人进入大学,开始一段新的人生历程。尤其是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之后,大部分青年的人生都要与大学发生密切的关联。然而,可能很多人未曾认真地思考过:大学与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到底有何种关联?大学又是如何因这种关联而保持基业长青的?作为人生目标的大学 事实上,在很多人的人生之路刚......
-
〓 乡村美育:艺润童心,美启童趣
日前,“乡村儿童美育公益交流会”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8家公益组织齐聚连南,聚焦乡村儿童美育,分享美育实践,助推乡村教育振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美育已成为国家重要文化国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大力发展美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近年来,......
-
〓 文化评析·屏幕里的博物馆:文博也能超越时空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央博”数字平台建设正式启动。该平台将利用VR/AR虚拟技术、裸眼3D等手段构建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体系,让国家级文化资源鲜活地呈现于亿万受众的指尖、眼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迭代,叠加疫情冲击下的闭馆与限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成为很多博物馆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
〓 传世古画缘何成为传统文化的“超链接”
继舞蹈诗句《只此青绿》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近日启动了《听此青绿――乐咏千里江山音乐会》的创排,这是对《千里江山图》这一超级IP的又一次开发利用。近年来,“高冷”的传世古画,开始成为热门IP,从《富春山居图》到《千里江山图》,从《清明上河图》到《冰嬉图》,它们为不同类型的文艺创作,既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又贡献了流量和“......
-
〓 古镇保护要多些纯粹的烟火气
春节前,网络上也有一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北方很少有古镇?”而翁丁村老寨的火灾,再次引起了公众对传统村落保护的关注。结合这两个话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为传统村镇的保护和发展把脉支招。(2月19日《光明日报》)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而言,长河上下、大江南北,史前遗址、万里长城、明清城墙、古代“大院”、文化古镇、山水园林等文......
-
〓 文献里的敦煌
敦煌,应该说是一个寄托着为它命名者良好祝福和希望的名字:敦,大也;煌,盛也,这是古人对它的解释,命名者的初心,是希望它能盛大辉煌,繁荣昌盛。汉武帝元鼎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11年,我们应该把它称之为敦煌元年,因为从这一年开始,敦煌这个名字才开始进入到中国正史的纪录当中。敦煌之名的出现以及之所以被称为敦煌,应该跟武威、张掖、......
-
〓 光明论坛·温故: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
近日,《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我反复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今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粮食和重要农副......
-
〓 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传统体育的“种子”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体育不断受到重视。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
-
〓 淡淡菊韵
山寺,一段古意素朴的赭红墙脊上,芃芃秋菊形成几道瀑布,垂帘而下,伽蓝一角,瞬间平添几许生趣。深山藏古寺,佛门禅院,往往建在幽静偏僻的山林,供僧人潜心清修。淡泊的菊与僻静古刹,有一脉相承的气质,素淡,是它们与生俱来的基因密码。两者气息相通,互增清韵,让人想到秋水与长天的清旷,闲亭与鹤影的悠然,雨笠与烟蓑的质朴,以及舟横野......
-
〓 光明时评:破传承人“终身制”也是对非遗的呵护
媒体报道,9月1日起施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的,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也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用智慧浇筑的生活,是值得我们代代保护传承的民族文......
-
〓 新闻随笔:方言助力应急救援,中不中?
近期,网络上发布了一则志愿者招募信息:“急需有田野经验、会说河南话的线上志愿者开展救援工作。”信息发布者表示,当前急需约200位河南在地志愿者提供方言支持,协助大规模的抗洪救灾“村村排”工作。救援工作对方言志愿者的需求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方言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它能发挥什么作用?我国已经识别并在使用的......
-
〓 光明时评:尽快补齐乡村教育师资短板
乡村教师的培养与发展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获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要“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乡村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下好振兴乡村教育“先手棋”,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在国家投入的不断增加下,乡村办学......
-
〓 光明论坛·温故: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2022年第14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文中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党历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中华民族历史,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再一次凸显了我们党对历史的态度:敬畏历史,尊崇历史,善用历史......
-
〓 一孔之源:回忆我的学生孔源
谁知道生命多么长久?一半是醒着,一半是梦。我们活着是死,死着是生,呵,没有谁过得更为聪明。——选自穆旦《神魔之争》一诗孔,是什么? 光,能够从孔中透过来;水,能够从孔中流出来。孔源,虽然平时比较严肃,但他自带光源;孔源,虽然通常言语不多,但他的大脑、他的笔端就是水源,总有活水从那里源源流出。孔源在立冬后的第一个周末突然......
-
〓 新闻随笔:就地过年带来“新民俗” 未来的年还可以怎么过
刚刚过去的牛年春节,很多人都响应“就地过年”倡议,没有返回老家。在新闻报道里,机场、火车站和汽车站略显冷清,旅客人数完全无法与往年春运相提并论。统计数据也显示,2021年2月1日至7日,全国迁徙规模相比2020年和2019年农历同期均大幅下降,春运的客流量也比前几年大幅下降。春运冷清的另一面,是大中城市里的新年异常热闹......
-
〓 陈平原:学科升降与人才盛衰——文学教育的当代命运
中文系领导告知,人文学部推选我所在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申报北京市优秀研究生指导团队,材料由同事集体谋划且仔细打磨,我的任务是在学校的会议上现场汇报。本来就是义不容辞的事,领导的嘱托让我摸不着头脑:“中文系是弱势群体,只好请老将出马了。”我当过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一直以为中文系意气风发的,什么时候成了弱势群体?全校13个单......
-
〓 犹忆桂子山上花开时
每年秋天,桂子山上的桂花芳香四溢,每一个走在桂子山上的人都会感受到桂花送来的一缕缕温馨与关爱,每一个到过桂子山的人都会长久地思念那桂花的温馨和关爱所留下的不泯的记忆。可是,今年的武汉还没有等到秋天,没有桂花开放,只有阴雨绵绵。5月28日早上,章开沅师逝世的消息传来,我和妻子刘青很是震惊和悲伤。近一年多来,从师友们分享的......
-
〓 文化评析:数字化引领语言文字生活新形态
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数字化”也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近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提出,围绕建设数字中国,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以语言文字数字化建设推动教育和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推进语言文字数字化建设,将引领社会语言文字......
-
〓 论诗未觉国风远——当“冷澈之美”遇上“温柔之美”
《诗经》很古老。《诗经》最初称作《诗》,因有三百零五篇,省称“三百篇”,春秋战国常称之曰“诗三百”。孔子的儒家学派以《诗》为教本,与《书》《礼》《乐》《易》《春秋》一起通称“六经”。时至汉代,儒家学者始加“经”字,称《诗经》,以示此典籍的重要,且有神圣的价值和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西周至东周的春秋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