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节说
谚曰:腊八,祭灶,新年到。夫新年者,春节之谓也。华夏一岁之节俗,当以此节为最重,天地交泰之枢机,万象更新之表征。思我先民,立国以农;天人合德,因时而动。乾坤运转,品物流行;阴极阳来,地气初萌。斯时也,虽百卉零落,千里冰封,然生机暗蕴,欣欣向荣。黄发垂髫,共商一年之计;衔觞举酒,喜迎浩荡春风。春节之俗,源于上古;祈年祭祀......
-
〓 祝晓风:沈公的幸福
2021年1月10日。清晨,一位爱书、爱美食的老人在睡梦中安然辞世。他曾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份儿温情,还有笑声和智慧之光。上午快11点,沈公昌文先生仙逝的消息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这个消息,是这天出版界、文化界的主题,相信也会成为2021年业界的重要话题之一。这篇小文既然是应《中华读书报》之邀而写的,还是从《中华读书报》......
-
〓 文化评析:加快建立国家级音乐博物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应用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文化遗产包括诸多方面,音乐文化遗产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音乐文明史源远流长,积淀的音乐文化遗产尤为丰富。然而截至目前,我国为数众多的博物馆中,尚未有一家国家级音乐博物馆来集中保藏这些文物,这与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
-
〓 陈平原:专业精神与人间情怀
十年前,北大中文系举行百年系庆大会,我作为中文系主任汇报工作,战战兢兢,完成若干规定动作,说了些冠冕堂皇、积极上进的好话。今天不一样,有幸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可以单刀直入,谈些自己想说、该说且能说的话。因为,业绩有系主任总结,祝贺的话交给外校嘉宾,深情怀旧属于老系友,表决心则后浪义不容辞。本系教师代表的位置有点尴尬,既不......
-
〓 古建保护中,经济效益究竟排在什么位置
近日,有两篇关于古代建筑的调查报道,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一篇是经济参考报的《倒卖古宅“改头换面” 跨省迁建“拆真造假”——古建筑倒卖灰色产业链调查》,说的是很多散在各地的古建或是古建部件被四处倒卖,有些当地的村干部甚至成为“卖家”,有造古城诉求的地方政府成为“买家”。于是不少古建被在异地重塑,文化传承断了,基本的面貌也没......
-
〓 保障科学家就是保护科研生产力
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要素。科研活动的主体是人,保障科学家就是保护科研生产力。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激发和释放科研队伍的创造力。对此,刚刚出台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准对焦、激励到人,可谓抓住了关键,在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激励机制上迈出了意义深远的一步。“千军易得,一将......
-
〓 光明论坛·温故: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求是》杂志2021年第7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文章强调:“‘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壹引其纲,万目皆张”,语出《吕氏春秋·离俗览·用民》。“纲”指的是网上的大绳,“目”......
-
〓 迷人的节气
在老家时,常听见父辈们将节气挂在嘴边:“春打六九头”“清明断雪不断雪”“秋后一伏晒死牛”“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真真是“百姓不念经,节气记得清”。节气为父辈们所运用,已融入生活,成为常识。在钢筋水泥丛林的城市,在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的今天,节气又有怎样的呈现?2018年,我追随节气“跑”了一年,是想跟着时令,体察一下身边风物......
-
〓 光明论坛·温故: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
2021年8月1日,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文中强调:“‘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政治工作实质上是党领导和掌握军队的工作。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要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听党的......
-
〓 一线讲述:主题书店,鲜活的文化现场
2019年,第一次来到码字人书店时,就因为“戏剧·诗歌·电影”的主题很符合我的爱好而印象颇深。2021年暑假,我来到码字人书店做兼职。 我的工作包括整理书架、结账、帮会员借书还书、制作一些简单的饮品,等等。第一天上班,准备闭店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竟然还有一个客人。那时已经过了关店时间近二十分钟。他眼睛红得像只兔子......
-
〓 光明论坛·温故: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引用“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力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句话出自苏轼的《思治论》,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在《思治论》中,苏轼痛陈了北宋政权面......
-
〓 “重建圆明园”这个话题该罢休了
有人大代表近期提出“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对此国家文物局答复称,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国家文物局......
-
〓 林徽因、宋步云笔下的北京城
北京是一座恢宏的城市,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人们关于首善之都的所有想象,它是“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很多时候,北京并不是一座世俗的城市,它的精神性甚至超越其物质性,它注定是一座不朽之城。20世纪中期,建筑学家、文学家林徽因和美术家宋步云,分别从审美的角度解读这座城,欣赏这座城,再现这座城,他们的文字和画作是那个时代北京城市古......
-
〓 关于编辑职业修养的一点思考
作为一名从业已经18年的老出版人,从刚刚入职开始至今,做的都是同样的编辑出版工作,以前觉得这仅仅是一项工作而已,但到十几年后的今天,才真正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些思考、感悟和敬畏。作为一名出版人,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职业修养呢?出版工作不仅仅是做出一本书、一份刊物这么简单,它也跟我们为人处世一样,要求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
-
〓 文化评析:让文物“说话”,借考古“通今”
《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寻味”“燃”“天下”“十年”等别出心裁的主题串联诗词,结合文物、绘画、工艺等不同文化元素,利用考古成果,发掘遗产价值,探察古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复原古代社会的千姿百态,再一次赢得了大众关注。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缩影。考古与文物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不应只停......
-
〓 文化评析:补齐公共图书馆发展短板
近日,有一项统计数据颇引人关注:2021年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量超1.03亿人。2012年,这一数据为2484.51万人。10年间,公共图书馆实际持证读者数增长超过315%。 不独读者,全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也在过去10年间飞速增长。据官方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乡镇(街......
-
〓 新闻随笔:春节广受关注,“中国风”带暖世界
中国农历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喜庆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从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刚刚过去的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加入欢庆中国农历新年的行列,享受春节文化,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中国农历新年之所以引起世界广泛关注,......
-
〓 无微不入,有美毕臻——温州中秋小摆设考
唐人欧阳詹在《玩月诗序》中说:“月可玩。玩月,古也。”一个“玩”字,见人见精神。文人雅士以诗词歌赋“玩月”,而民间“玩月”,“中秋小摆设”堪称极致。那几百件的小玩意,一溜地摆开,微观世界,见民间奇技。中秋小摆设是温州中秋节一项特殊风俗,是一套“文昌”和“关圣”宫殿微缩模型,有“文武双全”的寓意。前有台门,后有花园。容纳......
-
〓 酒事江湖3·肖鹰:醉忆今生
1,我已记不得我多大时开始喝酒的。我对于酒的初始记忆,是伴随着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朦胧开始的。我儿童时代生活在四川威远县的乡下,由爷爷、奶奶抚养成长。我半岁时被送到爷爷、奶奶家中,当时,他们已是年逾6旬的老人了。爷爷、奶奶儿孙满堂,在数以十计的孙子辈中,我是几个年龄最小中的一个。在故乡那个贫寒的山村老家,逢年过节、亲友往......
-
〓 品一品端午里的英雄气
说到端午节由来,人们就会想到屈原。他的气节品格得到百姓尊崇,激励着后人。中华民族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有的为了团聚,有的铭记别离,有的孕育新生,有的伤感年华。端午节则是纪念一种抉择,一种为了道义敢于牺牲的抉择。从“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到“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为了大我选择牺牲小我,为了国家选择牺牲自己,......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