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庭重构方法与历史人口学研究
作者简介:赵中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人口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员。历史人口学一般被定义为使用常规与非常规人口技术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历史上详细的人口信息,如人口规模、性别与年龄结构、出生、死亡、婚姻、人口迁移,并对包括以上人口特征及事件在内的人口变化进行测量与分析。在历史人口学的发展中,家庭重构......
-
〓 封建城市问题——《封建经济政治概论》第六章
封建时代的城市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西方史学的传统就是把西方社会的进步及发展和城市紧密联系起来,而认为东方的不发展,或者说没有西方那样的发展,就是因为缺乏西方那样的城市。我已经几次试图说明这是一个伪命题,但主要是就西方城市说的,即说明封建时代西方的城市也是封建性的,不是外在于封建的,没有和东方的城市对比。鉴于对立东西......
-
〓 传统史学正统观念的发展变化(专题讨论)
经学与两汉史学的正统观念汪高鑫【关键词】传统史学;两汉;魏晋南北朝;两宋;王夫之;正统观念【作者简介】汪高鑫(1961—),男,安徽休宁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北京100875);马小能(1982—),女,河南永城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所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史......
-
〓 谈高师院校中国古代史课的专题式讲授——以唐宋历史为例
中国古代史作为高师院校历史专业的基础课,一直采用“断代”方式讲授;高年级开设选修课的时候才打通朝代界限,分“专题”讲授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问题。现在,有两个因素要求我们向“专题”式讲授方式做总体调整:一是中学的“新课标”历史课本已经打通朝代界限,全部设计为“专题”了。我们高师院校应该先行一步,尽快与中学的历史教学接轨,改......
-
〓 略论历史归纳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简介:张耕华(1952-),男,浙江鄞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上海200062)归纳方法的功能之一,是从“特殊事实”中提取“普通事实”,进而推导历史一般状况或一般常态,是史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也是“满地荆棘”、极易失真的一环。其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历史的个别缺乏天然的齐一......
-
〓 刘大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创新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注意思考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史学创新的问题。他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史学创新;在继承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实现史学创新;主张充分挖掘利用新史料,密切联系实际开辟新的史学学术领域;建议中央领导同志关注开创马克思主义史学新局面的问题;鼓励青年学予以创新......
-
〓 世界史和世界史体系
世界史体系刍议何芳川(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世界史体系问题的提出,乃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一个标识,也是一种文明自觉、文化自觉。具体而言,这是人类对自己作为人类、特别是进入文明以来所经历过的客观进程,进行全面、深入和总体性回顾与反思,从而在主观上对这一进程错综复杂的运行,做出规律性和阶段性的判断。一人类对世界史体系构......
-
〓 让历史更加好看
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关系到历史究竟该如何书写。对科学化的极端追求导致了民众对专业史学的望而却步众所周知,近代史学的科学化是以兰克史学为标志的。作为“科学史学之父”,兰克发展出一套科学的史料考订方法。鉴于其在历史学成长为一门学科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基因突变”作用,这一方法被称为史学发展史上的“哥白尼式革命”。从此,世界史学走......
-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一辑)》目录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一辑),于沛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1月目录陈奎元序言………………………………………………………………………………………………………………(1)朱佳木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代前言)…………………………………………………(1)金冲及历史研究要有正确的理......
-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序言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不定期出版的学术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研究、中外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方法论研究,以及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等。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视修史的传统,特别崇尚以公认的伦理道德评价历史、臧否人物。辽代政治家耶律孟简有感于史学家的经验教训,说:“史......
-
〓 历史比较:现代化研究不可或缺的视野
摘要:历史比较的视野对现代化研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历史比较视野下的现代化研究包含两层含义:首先,现代化理论本身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研究现代化理论不能忽视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现代化本身是一系列具有因果关联的历史进程,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对后发国家按照与其相同的方式实现现代化构成了制约因素。现代化发展史不仅......
-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
按:本文系《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丛》第一辑的代前言,《论丛》第一辑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现将本文发表,以飨各界读者。【作者简介】朱佳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邮编:l00009一、关于建设史学研究的创新体系2005年5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
-
〓 关于传统左翼历史观(外一篇)
编者按: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经济所和《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封建’名实问题与马列主义封建观”学术研讨会10月11—12日在京召开,除引起史学界的关注外,思想界也有所反应。10月24日,“乌有之乡”网站转载了会议的有关报道,在编者按中指出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也是乌有之乡网站曾经关注和讨论过的主题,并推荐了该网站的......
-
〓 当代史学功能和热点的转向
【摘要】本文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史学在中国一度是最辉煌的学问,遭受破坏也最严重,信誉的丧失使史学失去公信力,娱乐化又冲淡了史学的严肃性,当代史学已从学术中心走向边缘化;二、史学从神谕性、资政性向教育性转型,是史学主题、宗旨和功能的变化,由此相应的是写作者和阅读者的身份也相应地有所改变,这种变化在中国不是第一次,却......
-
〓 学术环境与学术发展——再谈中国问题与西方经验
学术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我在《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谈谈中国问题与西方经验》(《开放时代》2001年12号)一文中指出:“西方的学术发展是由一整套制度来保证的,实际上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单独存在。这种体制大概包括:公认的学术准则和规范,完善的学术批评风气,严格的学术训练,......
-
〓 田野调查与文献结合是学术研究的康庄大道
——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路遥先生
【核心提示】历史学是一门讲求“实证”的学科,要靠证据说话,我在研究中一直坚持田野调查与文献相结合,在西方称之为“历史人类学”。我觉得称之为“历史社会学”更符合历史学者的研究转型。路遥(原名吴松龄),1927年生,山东大学首批终身教授之一,国内外公认的义和团史与民间宗教史著名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率领研究团队在义......
-
〓 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
过去10年间,中国和美国的史学家都在关注中国近代史中的范式问题。在1990年代,《近代中国》(Modern China)曾用了好几期版面来讨论范式问题。这股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新取向的热潮所产生的后果之一,是一个新刊物即《立场》(Positions)的出现,该刊鼓励人们运用一种源于所谓后殖民主义批评(并且暗含着后现代主义......
-
〓 线性文明理论与文明多样性思想的形成
人类从原始状态过渡到文明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大约从公元前4000-前3000年开始,人类从原始状态逐渐向文明过渡。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后,在世界各地出现的主要文明有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多种。这些古代文明主要是自身发展起来的,因而各自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但是也有共同点。“文明理论”是文明过程在人们......
-
〓 “欧洲中心论”与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构建问题初探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世界近现代史学科体系的重构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而有关欧洲中心论问题似乎仍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鉴此,需要对欧洲中心主义及其在历史理论与撰述中的具体表现做大致的分析清理,以此为前提和参照系,进而着力辨明欧洲中心论与欧洲中心二者之间的差异,旨在为世界近现代史的欧洲中心体系构建思路提供合理性证明。【关......
-
〓 困境与反思:“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
内容提要:二战后出现了众多的世界史编撰体系。由于对世界历史的较成熟的认知体系还未产生,这些世界史著述在开创之初都面临如何克服欧洲中心论的问题。许多学者批评欧洲中心论,致力于建立新的世界史,可是仍未获得显著成绩。因为我们的世界史体系是由西方学者建立的,是根据欧洲经验得出的,其中有客观的一面,也有欧洲中心论的一面。非西方国......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