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探寻苏州古城保护的秘密——读报告文学《家在古城》
《家在古城》(刊于《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第9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是小说家范小青的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由小说而非虚构写作,是一次值得期待的转型。《家在古城》是一部关于苏州古城保护治理的纪实之作,告诉读者古城保护的苏州经验与苏州智慧。 城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产物,也是民族社群多样性文化发生的......
-
〓 探寻古代巴蜀与南亚的融通——读《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
《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 汤 洪 著 中华书局巴蜀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长期以来,学界关于巴蜀文化的研究,多集中于考察巴蜀文化的形成、特征及发展演变的历史,或是关于巴蜀地区考古器物与巴蜀文化某一阶段的研究,或是巴蜀地区的某一作家及其作品,或是从整体上对巴蜀历史文化名人作大致勾勒。尽管有学者已关注了巴蜀文化吸......
-
〓 社长总编荐书:“中华经典通识”丛书
周绚隆(中华书局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推荐“中华经典通识”(第一辑)陈引驰主编,张国刚、郭永秉等著中华书局2022年7月245.00元(每册49.00元) “中华经典通识”是一套专家学者引导大众了解传统经典的原创全彩图文“大家小书”。丛书第一辑含五种:《〈资治通鉴〉通识》《〈老子〉通识》《〈庄子〉通识》《〈西游记......
-
〓 京沪等地专家线上研讨修订版《中学与西学》
本报讯(记者 王洪波)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和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重思中学与西学路径问题”学术研讨会暨《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新书发布会日前在线上举行。中央编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郗卫东代表出版方致辞。他说,中央编译出版社以“做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为出版追求,《中学与西学》一书讨......
-
〓 蒋寅:我的中国诗学之路
蒙商务印书馆垂青,在“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丛书中收入我的论文自选集。斟酌再三,将书名定为《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中国诗学之路”概括了我迄今为止治学用力所在,“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则交代了我对中国诗学研究的基本认识,意味着我的学术路径所在。既然是自选集,总不免带有一点总结的意味,回顾自己的问学......
-
〓 阅读,让生命保持成长——读《纸页上的足印》有感
《纸页上的足印》 彭程 著 人民出版社 【读书者说】 丁酉年仲春,光明日报社高级编辑彭程先生送我他的新书《纸页上的足印》,当时就通读了一遍,颇有所获。近来开设“滴石斋书话”专栏,头脑里冒出的当代作家谈读书的著作中,首先就有这一本。 之所以选择这本,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有自己藏书、读书、写书的丰富经历,关于阅读有许多......
-
〓 新书架:《中国绘画史导论》
《中国绘画史导论》,[英]赫尔伯特·翟理斯著,赵成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0年12月第一版,68.00元 赫尔伯特·翟里斯(1845—1935)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著名汉学家。他这本有关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作品钩沉史实,写作视角独特,既涉及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又特别介绍了女性和少数民族画家群体,还对......
-
〓 再现宋代政治忧患的鸿篇巨著——评《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
编者按反映国外中国史研究最高水准和最新动向的丛书“剑桥中国史”中译本“上新”了。近期,《剑桥中国清代前中期史》《剑桥中国宋代史上卷》相继出版,至此,中文版共出版十三卷。剑桥中国史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翻译引进到中国,影响了一代史学家,被公认为是代表西方中国史研究新水平、新动向的学术著作。四十余年来,积累了大批读者,据......
-
〓 小切口大关怀的朱熹诠释研究—评《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研究》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学的重要命题。朱熹对这一命题多有措意,进行了创造性诠释,“克己复礼为仁”诠释在朱熹学术中居于重要地位。到清代,朱熹的“克己复礼为仁”诠释成为汉宋之争的焦点,彰显了儒学的分化和发展。由于朱熹“克己复礼为仁”诠释中的“仁”“礼”“克己”牵涉面广,对此加以研究,能窥一斑而知全豹,实现小切口大关怀,呈现......
-
〓 科学考古领路人——纪念中国考古诞生一百年及《李济传》读后
《李济传》 岱峻 著 商务印书馆1.走过百年的中国现代考古学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走过了整整百年曲折而辉煌的历程。从1921年安特生等在河南渑池仰韶村挖下第一铲,发现和磨光石器共存的彩陶,并命名仰韶文化算起,经过山西夏县西阴村、北京西郊周口店、河南安阳殷墟、山东历城城子崖、黑龙江齐齐哈尔昂昂溪、陕西宝鸡斗鸡台、河北易县燕下......
-
〓 新书访谈录:曹雪芹笔下的人物对话艺术——访语言学学者杜永道
《〈红楼梦〉人物的说话艺术》杜永道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红楼梦》第三回中,有一个发人思考的情节:黛玉刚到贾府,一次与贾母进餐后闲聊,贾母问及念何书,黛玉答:“刚念了‘四书’”。然而片刻之后,黛玉与宝玉叙谈中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短短几分钟,黛玉就忘记了刚刚说过的话?内有什么隐情?《红......
-
〓 书写一位智者的精神力量——读《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
初秋的清晨,一缕阳光从窗外洒入室内。我端坐在书桌前,捧读老同事于青赠我的散文随笔新作《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思绪回到20年前。 1992年,原新闻出版署启动国家图书奖的评奖工作。当时的评委会大家云集,季羡林、王朝闻、任继愈、叶至善、邢贲思、路甬祥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
-
〓 国乐大师刘德海遗作《琴海游思》出版
本报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国乐大师、著名琵琶艺术家刘德海遗作《琴海游思》,最近在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刘德海音乐艺术研讨会”上正式亮相,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赵易山向主办方赠书。《琴海游思》收录了刘德海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19年近四十年间所写的重要音乐论文和随笔,其中许多文章是他近几年完成而且未发表的。由刘......
-
〓 美是看得到的竞争力——《聪明豆·艺术馆:给孩子的名画启蒙》丛书
聪明豆绘本系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是文明唯一从未中断的国家。“左图右史”一直是我们学习并传承文明的方式,“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将特定的图与书相互印证,从而拓展了我们的认知。在各种屏幕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当下,我们是否该回望没有智能设备和网络游戏的时代,人们是如何度过闲暇时光,又是如何......
-
〓 张伯江谈跟吕叔湘先生学语言学
本报讯张伯江“跟吕叔湘先生学点语言学——我编《语文漫话》”讲座日前在北京言几又(中关村店)举行。张伯江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长期担任吕叔湘先生的学术秘书。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漫话》是张伯江从吕叔湘先生海量的语言学普及著作以及语文教育文字中,按照语言—文学的内在理路,遴选最生动活......
-
〓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二辑)发布
本报讯(记者 陈菁霞)迎接党的二十大,推动新时代国家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论坛近日在京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常勃出席并讲话。中宣部出版局负责同志出席论坛。论坛发布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中国语言文化典藏》(第二辑)20册和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成果《疫情......
-
〓 大学者改写的小故事——读《元明清杂剧故事》
《元代杂剧故事》 《明代杂剧故事》 《清代杂剧故事》 陈美林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从古至今,以杂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文化都享有世界级名望。昔日,它与古希腊戏剧和古印度梵剧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如今,基于杂剧的昆曲、京剧等纷纷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全人类的关注与珍惜。 就文化优势而言,文本、唱腔、演艺、舞......
-
〓 《诗国里永生——屠岸纪念文集》出版
本报讯 《诗国里永生——屠岸纪念文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40多万字,共收入纪念、记叙、评论屠岸先生的各类文章、诗歌、悼念挽联等百余篇,珍贵照片50余幅。全书分为“永远的怀念”“生命的侧影”“诗国里永生”“故乡的深情”“诗的咏叹”等五辑,是研究屠岸先生生平与创作的集成史料。...
-
〓 新书架:《精彩诗图话中药》
《精彩诗图话中药》,周超凡、王崇焕著,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78.00元 本书运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中药。作者选择了60多种常见中药,以诗歌的形式描述中药的功能、主治等,达到了既有诗情抒中药,又有彩图展药貌的效果,并严格依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所述中药标注了拼音,以便于广大读者参考。...
-
〓 寻真以求善 观澜以溯源——冯天瑜《中华文明五千年》读后
《中华文明五千年》冯天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读书者说】 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中,中华文明无疑是最耀眼的那一朵。冯天瑜教授新著《中华文明五千年》近日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著作为一本国民通识之书,以时间向度的中华民族发展轨迹为研究主线,以空间向度的“事件”为轴,对中华五千年文明演变过程作了系统性介绍,提供了人们了解......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