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生所幸有东坡——读《苏东坡新传》有感
《苏东坡新传》,李一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68.00元苏轼,一个早已耳熟能详的名字。学诗词,我们背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也背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学过“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也学过“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加上“东坡肘子”等美食的流传,让东坡先生以一个洒脱、好......
-
〓 新书架:瞿同祖著《清代地方政府》
《清代地方政府》,瞿同祖著,新星出版社2022年2月第一版,78.00元本书是瞿同祖先生于学术巅峰时期用英文撰写的经典之作,对学界影响深远,至今仍是必不可少的征引参考书。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州县官和他的四个辅助群体,即书吏、衙役、长随、幕友的职能、地位、收入、贪赃形式和纪律控制等。此外还重点讨论了士绅阶层在地方......
-
〓 42种图书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史竞男、徐壮)在中宣部指导下,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1年度“中国好书”日前揭晓,共有42种图书入选。其中,年度荣誉图书2种,主题出版类9种,人文社科类8种,文学艺术类14种,科普生活类4种,少儿类5种。 年度荣誉图书为:《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简......
-
〓 《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全套六十册出齐
本报讯 近期,九州出版社《中国历代经典宝库》第六辑出版。至此,修订新版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六十册,历时四年全部出齐。第六辑包括《山海经:神话的故乡》《说苑:妙语的花园》《神仙传:造化的钥匙》《高僧传:袈裟里的故事》《文心雕龙:古典文学的奥秘》《敦煌变文:石窟里的老传说》《六祖坛经:佛学的革命》《明夷待访录:忠臣孝子的......
-
〓 中国仙话传统的生命力——读《诸仙纪》
《诸仙纪》 严优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起先秦诸子、《左传》和《山海经》,下至清人笔记与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在中国的古代典籍里记录了很多神仙的故事和修仙的传奇。学界为了把它们和神话区别开来,把这些“以记叙神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追求长生不死和自由为中心主题”的文本统称为仙话。仙话可谓最具“中国性”的文本,是古人对于人突......
-
〓 史传、考古二重证史的一次成功尝试——评李琳之《前中国时代》
《前中国时代——公元前4000~前2300年华夏大地场景》,李琳之著,商务印书馆2021年9月早些时候,听琳之兄说,在近几年拟著三书考证古史,时间从公元前4000年到前1046年。显然,这是一个大工程,所涉时间之长,空间跨度之大,存疑问题之多,文献辨识、梳理之浩繁,可谓难之又难。当今学界敢有如此动作者,罕有其匹。拟定......
-
〓 玉瓷山青:中国的青瓷艺术与文化——读《青瓷艺术史》
《青瓷艺术史》吴越滨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读书者说】 中国是陶瓷的母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江西万年县仙人洞、湖南道县玉蟾岩等原始初民的聚集地就出现了原始陶器的烧造和使用,其特征是粗厚、烧造温度低;其后在中国大地上渐次出现的灰陶、红陶、彩陶、黑陶、白陶等诸多的陶器,大多是原始初民们为生活、生产而制作的具有时代......
-
〓 打开中国诗史研究的新视界——读《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
《中国古代蒙古族汉诗研究》,米彦青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218.00元元代和清代,多族士人共慕中原文化,又把他们独有的特质带入中原文化,使中原文化持续获取新质,在共同的创造中涵融浑化,和合为一,推进中原文化的新变。揭示多族士人的国家、政权认同,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源远流长;揭示多族士人的中原文化......
-
〓 德国记者《1898年的夏日》中译本首度出版
本报讯(记者 舒晋瑜)一百三十四年前德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在读了保罗·戈德曼的《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忠文表示,德国记者对清末官场和社会的观察,总不免带有一些西方人的偏见,但换个角度看,他的观察和分析也多有独到之处,常常是中国人自己容易忽略和熟视无睹......
-
〓 上海古籍出版社:大家名作纷呈,艺术人文辉映
本报讯 上海古籍出版社今年参加上海书展的主题确定为“大家名作纷呈,艺术人文辉映”,着重展现专业出版特色和新产品看点。经典著作方面,上古社旧貌新颜兼顾,力推国学大家名作。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上古社完成《陈寅恪文集》的首次结集出版。作为几代学者和出版人的心血结晶,《陈寅恪文集》在中国当代学术史和出版史上,均是浓墨重彩之笔。......
-
〓 新书架:《甲骨文摹本大系》
《甲骨文摹本大系》黄天树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本书是第一部以摹本的形式按照新的理论和方法综合整理研究甲骨文资料的集大成之作,由“图版”“释文”和“索引”组成,全书共43册(含图版28册,释文10册、索引5册),采用“两系”新说代替“五期”旧说;精心为每版甲骨制作摹本;给每一版有字甲骨标注字体类别。另外,增补缀合新材料,......
-
〓 为文化自信和命运共同体提供支持——推荐“海外中国哲学研究译丛”
任洁:西北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参与策划并责编“精神译丛”等,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哲学“生”于对话,“死”于独白。哲学的对话,既体现为同一文化传统内部不同思想流派、人物之间的对辩机锋,也体现为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互摄互融。特别是在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互相理解与尊重、彼此交流与融合,显得......
-
〓 史家意识与问题意识——读《北宋三大文人集团》
《北宋三大文人集团》,王水照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7月第一版,128.00元202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水照先生的新作《北宋三大文人集团》,是他在四十年来发表的专题论文基础上整理、撰写而成的一部学术专著,其中的一些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早已为学术界了解并接受,现在经过系统整理,集为一书,集中地呈现其长期研治中国......
-
〓 “瓣香私自奉高邮”——写于《俞樾全集》出版之际
《俞樾全集》,汪少华、王华宝主编,凤凰出版社2020~2021年出版,4000.00元平生第一次接触到“俞樾”这名字,应该是五十多年前好不容易借到半本没有封面的《七侠五义》,懵懂少年被尚武意气驱使,沉浸在南侠、北侠和锦毛鼠任侠好义的行迹及高超的武艺格斗中,全然不会去理会“石玉昆述,俞樾重编”之题注。即使不经意扫一眼,也......
-
〓 社长总编荐书:《中西印哲学导论》
马建钧(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推荐《中西印哲学导论》张祥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128.00元 一个世纪以来,比较哲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中国哲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西印哲学导论》就是硕果之一。作者张祥龙教授作为国内和国际上多文明比较哲学的代表性学者,为深化哲学的理解、建构各文明哲学之间的对话,带来了......
-
〓 “抗日战争专题研究”百卷系列图书已累计出版24卷
本报讯 85年前,以日军炮轰宛平县城和进攻卢沟桥为标志,“七七事变”爆发,中国由此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抗日战争这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因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2015年7月30日,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习近......
-
〓 社长总编荐书:周汝昌著《岁华晴影》
路英勇(作家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推荐 《岁华晴影》周汝昌著作家出版社2022年5月55.00元 红学家周汝昌的随笔集《岁华晴影》,大致有读书治学、自我观照、讲“红”说“梦”、追忆故交、前尘往事、文化反思等几方面的内容,无处不体现出周汝昌先生治学注重“活”“悟性”“文、史、哲会通”的一贯宗旨。这是一本“满汉......
-
〓 文化自信的物质载体 文化精神的视觉传本
作为修艺术之典、传文化精神的规模浩大的国家级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卷帙浩繁的图像采集、择取与研究、梳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铸就了世纪精品,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了杰出的样本。下面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古今绘画研究谈三点感受: 第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具有百科全......
-
〓 “家集”之中见人生——读《嘈嘈切切错杂弹》
《嘈嘈切切错杂弹》,莫砺锋、陶友红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56.00元如果说老师莫砺锋的学术著作是对学问的“言传”,那么这本家集传达出的,则是关于人生的“身教”。《嘈嘈切切错杂弹》是老师莫砺锋和师母陶友红的合著文集,其中还间杂师姐莫杞的“少作”。此书出版时,适值我受业门下。一天下午,老师交与我一个大号牛皮纸信封,里......
-
〓 一代有一代的学术——初读《林继中文集》
《林继中文集》(第一册:《杜诗学论薮》《杜诗选评》;第二、三册:《杜诗菁华》;第四册:《文化建构文学史纲》《文学史新视野》;第五册:《唐诗:日丽中天》《唐诗与庄园文化》;第六册:《我园论丛》;第七册:《栖息在诗意中:王维小传》《中晚唐小品文选》;第八册:《我园杂著》《杨少衡新现实主义小说点评》),林继中著,上海古籍出版......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