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烟火三十六味》发掘呈现中国饮食之美
本报讯(记者 丁杨)“这本书不仅写饮食,还给饮食以更多人文关怀,好就好在既有烟火气又有人情味。”文化学者赵珩于日前在京举行的《烟火三十六味:市集·餐桌·食物与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10月版)新书沙龙上,对这部讲述中国民间美食的饮食笔记有如此评价。曾供职于若干旅游、美食出版机构、媒体的三三是国内从事美食......
-
〓 《韦卓民全集》荣获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颁发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的决定》,授予25种图书、4种报纸、6种期刊和9位个人“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11卷本《韦卓民全集》荣获本届出版政府奖(图书类)。《韦卓民全集》系现代著名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华中大学校长韦卓民先生学术成就的集大成,囊括了其在哲学、逻辑学、教......
-
〓 以实证深描璀璨的古代文明——读《从考古看中国》
【光明书话】 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传入中国,100年后的今天,考古学在中国这般欣欣向荣,已经逐步全面介入中国历史的研究,甚至有学者发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拓展史料,而不断拓展史料的希望,在于考古学”的论断。可以说,上古史的重建已经基本上依赖于考古发现与研究,甚至于战国秦汉时期以降,对国家基层治理、家族关系等领域......
-
〓 秦汉与隋唐之间——《六朝文明》述评
【译书者说】 《六朝文明》书写的时间范围起自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的黄初元年,止于隋文帝杨坚入建康、灭陈朝的开皇九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但在西方学术语境中常被称作“六朝”,这与中文语境中的“六朝”单指以建康(今南京)为中心的六个南方朝代不同。因此,本书实际上是对魏晋......
-
〓 满族说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
《满族说部“天宫大战”系列神话作品研究》 杨春风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满族说部”是满族及其先民的民间口头叙事性长篇说唱文学,是文化工作者在满族聚居区通过田野调查发现的,2006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被誉为“北方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美不胜收的史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文艺学、历史学、民......
-
〓 《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从柴米油盐回到历史
生活,在人们的眼中是柴米油盐,是衣食住行,但王建军的《民国高校教师生活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生活》)运用众多教师当年的日记、书信、文集以及他们的亲友、学生的回忆录等材料,用营建高校教师共同体这一主线,串起了这些高校教师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让他们的生活回归历史现场,让他们的声音直接呈现。高校教师共同体是......
-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兰溪鱼鳞图册合集》出版
本报讯 日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成果《兰溪鱼鳞图册合集》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由胡铁球、李义敏、张涌泉主编的这部书,以兰溪市档案馆藏清同治时期兰溪县攒造的鱼鳞图册官册为主体,同时搜罗了部分散落民间的民册,共计752册,汇编成250册出版。这是......
-
〓 李菁、史航等对谈《走出历史的尘烟》
本报讯《走出历史的尘烟》圆桌对谈近日在北京美后肆时F1美剧场举办。《走出历史的尘烟》作者李菁,与著名编剧、策划人史航,《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吴琪,商业和艺术跨学科纪录片创始人郭旭锋,以圆桌对谈的形式进行了探讨。《走出历史的尘烟》是《三联生活周刊》品牌栏目“口述”结集,作者李菁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口述”栏目主笔。......
-
〓 追寻年谱中的生命桅杆——沿着《北望青山》中那一代学人的足迹
《北望青山》 王京州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年谱就像打捞一艘沉船,虽然不复昔日的荣光,但必定还包含众多的细节。一块块甲板,一个个生锈的铁钉,有时还散见有船主遗落舱底的饰物和珍玩。把它们一件件小心拣起,摆放在浮胀的甲板上,一时还闻不出生命的气息。直到发现悬旗的桅杆,将其重新竖立起来,生命才变得更加立体。这根桅杆,是孙楷......
-
〓 贯通文史哲之诗文——评《俞樾诗文集》
一部古籍整理著作,该如何评估其价值和质量?笔者以为可从重要度(整理对象的影响力)、创新度(以前有无整理或较之前整理有无重要突破)、难易度(是繁难整理还是简易整理)、规范度(是否符合古籍整理一般性规则)、可靠度(整理的差错率)五方面去考虑。前三者主要是价值评估,后两者主要是质量评估。依此标准,张燕婴编辑校点的《俞樾诗......
-
〓 “半肖”的意义——《王水照文集》出版感言
“半肖居”,按照王水照先生自己的说法,这是为出版其随笔文字时“随便”起的一个室名斋号,“意在像与不像之间”,是“自讽与自警”(《像与不像之间——〈半肖居笔记〉自序》,《王水照文集》第九卷)。但在我的理解中,“半肖居”之名寓有莫大意义,貌似随意的命名很可能泄露出某种学术精神旨趣上的秘密。无论中外,科学的大厅里总是挤满了各......
-
〓 社长总编荐书:郭齐勇主编《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
谢山青(江苏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推荐 《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郭齐勇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1712.00元《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是一套最新的全面阐述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学术巨著。全书共10卷,上起先秦,下迄现代。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吸收近年来的学术成果,依据大量新见材料,对中国哲学史做了系统梳理。作......
-
〓 《冬奥中文100句》在京发布
本报讯 1月14日,冬奥语言服务手册《冬奥中文100句》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冬奥村举行。这本书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并出版。据语合中心主任马箭飞介绍,在北京冬奥会筹备期间,语合中心开展了“语你同行,燃梦冬奥”系列活动,其中就有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开发面向冬奥运动员、教......
-
〓 “换手”写武侠 邱华栋短篇集彰显侠义精神
本报讯“我不喜欢被认作一成不变的作家。写小说,应该具有创造性而不应服膺于定论。为了保持写作兴趣,我经常换换手,左手写了当代的,右手就写历史的,也许以后还会尝试科幻小说。”十五岁就曾写过武侠小说的邱华栋,如今推出武侠小说《十侠》(人民文学出版社)。11月28日,《十侠》分享会在京举行。“一组十篇小说,梳理出一条绵延两千多......
-
〓 中国民间故事学的垦荒者 《刘守华故事学文集》出版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近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1-5卷。业内专家表示,《刘守华故事学文集》的出版,是对刘守华故事学研究学术成果的全面梳理,是新时期中国故事学和民间文艺学成就的具体展示,也有助于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刘守华,1935年出生于湖北仙桃。华中师范大学文学......
-
〓 社长总编荐书:《给孩子讲〈论语〉》
梁光玉(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推荐 《给孩子讲〈论语〉》陈小云著团结出版社2019年5月120.00元 相较市面上常见的《论语》读本,这本书更侧重亲子阅读的便捷性,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一起重新打开中华文化的经典之门。 全书将《论语》全部注音、逐句讲解,适合孩子朗读;对全文进行了逐句讲解,让孩子......
-
〓 秦史与秦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
秦王朝立国虽短,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却实深至远,不同时代的“中国”或“天下”的概念与实际或伸或缩,而实现政治和思想统一成为历代政治精英的终极追求,中央集权、君主独裁、思想专制的传统同样深入骨髓。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不仅是一个断代史课题,更是一个“通古今之变”的通史课题。“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涉及秦史与秦文化的诸多重要领域......
-
〓 《故宫日历》上新,新在哪儿
本报北京9月6日电(记者李韵)被读者誉为“中国最美日历”的《故宫日历》,在连续出版12年、畅销达400万册后,以一种全新的面貌示人——2022年《故宫日历》6日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发布。它究竟新在何处?记者抢先尝鲜。首先是新在形式。拿到《故宫日历》,记者第一印象便是面目一新。封面不再是宫墙红布镶“故宫日历”四个金字,而是......
-
〓 与共和国共成长,为中华学术文脉续华章——我看《文史哲》的办刊之路
编者按:学术名刊《文史哲》迎来了创办70周年的日子。日前,该刊70周年纪念会暨“共和国人文学术历程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本报谨此刊发陈来、龙协涛两位学者在纪念会上的致辞,以表祝贺。今年是《文史哲》创刊70周年,又欣逢建党100周年。如何看待《文史哲》取得的成就?如何看待《文史哲》在学术界的地位和产生的......
-
〓 《八闽文库》第一辑初编200册首发
本报福州12月2日电(记者高建进)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古籍整理出版项目——《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八闽文库》第一辑《福建文献集成》初编200册2日在福州首发。《八闽文库》全媒体出版工程是福建省“十三五”规划文化建设重大工程,2019年3月正式启动,将历时10年,对福建省历代文献典籍进行史上......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